有人還記得,以前的華為是什么樣子嗎?
意氣風發(fā)、昂然向上,我能想到最貼切的形容詞就是6個字,旺盛的生命力。
但自從華為被美制裁后,華為就陷入了“至暗時刻”,從智能終端到操作系統(tǒng),從芯片到5G通訊,再從AI到云計算等業(yè)務,均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重創(chuàng)。

巔峰時期的華為,其年營收已經接近9000億元,即將邁入“萬億元俱樂部”,但從2019年被美“卡脖”的那一刻起,華為就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還是斷崖式暴跌。接下來的幾年,華為的年營收直接跌到了“6”字開頭,從接近9000億元到6000億元,華為有多難,從數(shù)據上就能知道了,除了智能手機,麒麟、鯤鵬、昇騰以及云計算等等業(yè)務均遭遇了巨大沖擊。

但“輕舟已過萬重山”,如余承東所言,短短幾年時間,華為就從低谷爬了起來,再次向全世界證明了,誰才是東方霸主,其地位是不可動搖的。根據華為發(fā)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華為全球銷售收入達到了8621億元,距離巔峰時期的年營收相差無幾,這也從側面證明了,華為經營已經恢復正常,開始進入正軌了。

不止年營收創(chuàng)造近五年新高,其凈利潤也達到了626億元,而研發(fā)投入更是達到了1791億元,占據全年營收的20.8%。這就是華為厲害的地方,再難的時候,也不會苛刻研發(fā)投入。根據過去十年的數(shù)據統(tǒng)計,十年間華為研發(fā)費用的總投入超過了12490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可能有些公司十年的營收都沒這么多。

華為,不僅僅是中國企業(yè)的驕傲,更顛覆了很多西方企業(yè)的想象和認知。像諾基亞、愛立信、三星、臺積電等世界巨頭企業(yè),在遭遇美打壓時,都很難挺過來。所以很多企業(yè)在面對美施壓時,第一時間就選擇了妥協(xié)和投誠。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華為硬氣地選擇了對抗到底,且結果也是令人驚喜的,究竟華為是怎么做到的呢?孟晚舟給出了答案,不焦慮、不迷失、不冒進。這就是華為過去五六年的心歷路程。在低谷期,往往會有焦慮、迷失的情緒,但華為沒有被情緒所影響,扎扎實實搞技術,腳踏實地搞科研。

即使取得了一點小成績,華為也沒有沾沾自喜,能夠不被短期泡沫驅動,不冒進!聚焦“根”技術,多元化發(fā)展,從鴻蒙到昇騰,從麒麟到鯤鵬,每一步華為都走得穩(wěn)當。正是因為如此,華為才能在美多輪打壓之下,依然堅挺,依然硬核,依然有骨氣。

就在今年年初,雷蒙多也終于承認了,美打壓對華為沒有起到半點作用。反而應了比爾蓋茨和馬斯克的預言,美制裁反而刺激了華為等中企的崛起,加快了中國半導體產業(yè)以及其他前沿科技領域的發(fā)展,得不償失!

相信這一次華為2024年的“成績單”將會再次震驚世界,但除了震驚,美西方也只能震驚了?,F(xiàn)在的華為不再是以前的華為,被美“卡脖”的短板都逐漸被補齊,甚至已經成為華為的長板,更難對付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