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齊白石用發(fā)霉的月餅,招待畫家黃永玉。黃永玉硬著頭皮咬了一口,一股子霉味。誰料,20年后,黃永玉卻感慨:“那是我吃過最貴的月餅,因為齊老當場給我畫的蝦,去年賣了4200萬?!?/p>
齊白石,中國近代著 名繪畫大 師,2020年,他的一幅《山水十二屏》以9.3億元成 交,成為中國蕞貴藝術(shù)品之一。

然而,齊白石的日常生活,卻并沒有想象中奢華,反而因為幼年家貧吃了不少苦,出名后仍然保持勤儉節(jié)約,甚至可以說是摳門到家。
齊白石家的米缸,永遠掛著一把銅鎖,鑰匙拴在他腰帶上叮當作響。
每天中午,傭人李媽都要等他顫巍巍地解開 鎖,用竹筒量米,竹筒是特制的,口沿缺了一角,每次倒米總會漏回缸里幾粒。

有次李媽嘀咕“多抓把米能餓死誰”,齊白石耳朵尖,轉(zhuǎn)身從抽屜里掏出賬本:“mín國23年臘月,你偷偷煮了3個雞蛋!”
這個木匠出身的老人,連家里螃蟹都要數(shù)清楚有幾條腿。
女兒齊良憐回憶,有次家里請客吃蟹,飯后父親突然拍桌子:“少了2條腿!”
全家人趴在地上找了半小時,蕞后在桌縫里尋到蟹腿殘渣,他才黑著臉回屋畫畫,讓家人都啼笑皆非。

齊白石不僅生活上摳門,畫畫時也摳。
1946年,上海灘的劉老板慕名而來,掏出2根金條要訂《百蝦圖》。
齊白石鋪開宣紙畫到第8只蝦,突然停筆:“活蝦市價多貴!得加錢!”
劉老板咬咬牙,又添了5塊銀元,卻見第9只蝦只露出半截尾巴藏在水草里。
“這算半只蝦,抵你5塊錢?!?/p>
后來這幅《九蝦圖》在拍賣會上亮相時,專家盯著半截蝦尾,嘖嘖稱奇:“殘缺美才是真絕活!”

更絕的是他對待假畫的態(tài)度。
梅蘭芳曾花20塊大洋,買了幅《耕牛圖》請齊白石鑒定,齊白石掃了一眼:“假的?!?/p>
梅蘭芳冷汗直冒時,齊白石卻鋪開宣紙重畫一幅:“贗品你留著,過30年比我的真跡還值錢?!?/p>
果不其然,2022年,那幅假畫拍出120萬,只因蓋著“梅蘭芳珍藏”的印。
話說齊白石不僅花錢摳門,藏錢的本事也是一絕。

1949年,齊白石把20根金條,塞進院里的爛樹根。
第2天,保姆打掃時把樹根當垃jī扔了,他急得抄起拐杖滿胡同的找,找到后抱著發(fā)臭的樹根老淚縱橫。
徐悲鴻聽說后大笑:“齊老的畫值錢,藏錢的本事更值錢!”
這種市井智慧甚至鬧出過笑話。
有一次,齊白石聽見胡同口菜販吆喝“白菜2分錢1斤”,竟拿著自己剛畫的《白菜圖》去換真白菜。

菜販氣得叉著腰罵:“假白菜能填肚子?糊弄誰呢?”
齊白石臊得滿臉通紅往回走,嘴里嘟囔“斯文掃地”。
誰料,60年后,那幅被嫌棄的《白菜圖》竟拍出2415萬,夠買8000t白菜!
不過,齊白石的畫雖然絕,但直到57歲那年,齊白石在京城畫壇都還是個笑話。
他聽信陳師曾勸告,把吳昌碩的大寫意,和湖南民間年畫糅在一起,滿紙大紅大綠,被傳統(tǒng)派罵作“野狐禪”。

有次畫展上,他聽見2個文人嘀咕:“這種土包子也配叫畫家?”
齊白石轉(zhuǎn)身刻了方印 章“老夫也在皮毛類”,蓋在每幅畫上自嘲。
誰也沒想到,10年后,這“土味審美”橫掃拍賣場。
他用蓋房子練出的腕力,畫蝦能1筆勾出7節(jié)透明軀干;木雕練就的眼力,畫蟈蟈須毛根根帶風。

畫家黃永玉說:“齊老的蝦為什么活?因為他給蝦照CT,畫3節(jié)是幼蝦,5節(jié)是壯年,少畫1節(jié)都騙不過自己?!?/p>
1957年,齊白石去世時,人們在他枕頭下發(fā)現(xiàn)一包用紅紙裹著的鈔 票,每一張都按年份捆得整整齊齊。
遺囑里寫著:“印泥要用蘇州姜思序堂的,別處的不鮮亮?!?/p>
這個被貼上“摳門”標簽的老人,其實比誰都舍得。

抗戰(zhàn)時期,日本人送禮請客,只為買他的畫,齊白石卻一口回絕,“絕 不把畫賣給日本人!”他閉門不出,甚至為了讓日本人死心,干脆在門上貼“白石已死”;
94歲時聽說畢加索臨摹他的畫,嘟囔著“那洋人沒交學(xué)費吧?”;
直到生命蕞后一天,他還在修改那幅《牡丹圖》,只因“花蕊顏色不夠富貴”。

齊白石曾在日記里寫:“作畫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這話何嘗不是他的人生注解?
在清高與世俗、藝術(shù)與生存的鋼絲上,他走了94年。
就像那半截蝦尾,看似殘缺,卻藏著中國人蕞樸實的生存智慧:
“真 正的藝術(shù),從來不是端著金飯碗要飯,而是把白菜豆腐熬成滿漢全席?!?/p>
從一個窮木匠,一路升級打怪,逆襲成為一代繪畫大 師。
雖然因為兒時家窮,養(yǎng)成了摳門的習(xí)慣,但在面對日本人的大是大非面前,又特別拎得清。
既能摳摳搜搜,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又能嫉惡如仇,與日本人死磕到底,這樣的齊白石,你喜歡嗎?
參考書籍:《齊白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