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025年4月1日,德國著名交流機構科爾伯基金會主席托馬斯·鮑爾森(Thomas Paulsen)、前主席克勞斯·韋邁爾(Klaus Wehmeier)和國際交流主管諾拉·穆勒(Nora Müller)一行三人訪問了新落成的全球化智庫(CCG)北京書院,并與CCG理事長王輝耀、CCG秘書長苗綠進行座談交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王輝耀理事長和苗綠秘書長熱情接待了代表團,并陪同來賓參觀了CCG北京書院的各個功能區(qū)域,深入了解CCG近年來的研究成果以及館藏豐富的圖書資源。在參訪過程中,科爾伯基金會來訪成員對CCG近年來的快速發(fā)展、規(guī)模的擴大以及在全球化、國際關系和公共政策研究領域的卓越貢獻給予了高度評價。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后,雙方圍繞中歐關系、智庫合作及人文交流等議題進行了深入討論。座談氣氛友好坦誠,雙方均表示愿進一步推動中德乃至中歐之間的學術及政策交流,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

德國科爾伯基金會是歐洲知名交流機構,由德國企業(yè)家、慈善家?guī)鞝柼亍た茽柌↘urt A.K?rber)于1959年創(chuàng)建,其宗旨是致力于服務公眾,促進國際對話與交流?;饡诖龠M中歐相互理解方面持續(xù)做出努力和貢獻,中國領導人曾于2014年3月訪德期間曾受其邀請發(fā)表重要演講?;饡€與中方長期合作,連續(xù)舉辦多屆中歐“山村對話”論壇?;饡?chuàng)辦的“柏林外交政策論壇”每年邀請數百位重要人士出席,在德國及歐洲具有廣泛影響。

CCG是科爾伯基金會的重要合作伙伴,雙方長期保持著緊密而友好的交流合作。2024年9月24日,CCG理事長王輝耀參加了由科爾伯基金會主辦的第186屆“山村對話”國際研討會。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出席并發(fā)表演講;2024年4月17日,托馬斯·鮑爾森和諾拉·穆勒一行曾訪問CCG北京總部;2022年11月,CCG理事長王輝耀與諾拉·穆勒以及印太研究專家朱利亞·甘特開展線上交流會,就中歐關系、中德合作等領域開展了深入對話;2019年6月,王輝耀理事長出席科爾伯基金會建立60周年紀念活動,對基金會為推動國際對話做出的貢獻表示贊賞;2018年11月,CCG理事長王輝耀應邀參加科爾伯基金會主辦的“2018柏林外交政策論壇”并發(fā)表演講。

-相關活動-

CCG 圖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21世紀的中國與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變遷與理論發(fā)展,從技術與人本等新的視角觀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總結了后疫情時代新型全球化具備的特征,然后對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史與現實進行了全面總結,用數據與事實說明,中國正在從全球化的受益者發(fā)展為反哺者,正在通過自身發(fā)展推動全球化進程,并嘗試承擔起更多國際責任,為全球治理創(chuàng)新貢獻方案。作者對全球化發(fā)展的理論和文獻做了梳理,回顧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國的發(fā)展歷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本書從第四章開始,兩位作者對中國推動全球化實現包容性和公平性發(fā)展的路徑進行了探索,通過發(fā)揮中國的優(yōu)勢和特點,讓中國為全球化發(fā)展注入新動力。作者基于長期的研究以及與國內國際、官產學各界有影響力重要人士的對話交流等,對中國的全球化發(fā)展路徑及全球治理創(chuàng)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國推動全球化發(fā)展的三大支柱與七大路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作者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本書深度剖析了中國在全球化浪潮中的角色演變與抉擇,及其對全球未來的影響。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回顧了中國融入全球化的歷程,展示了中國從一個封閉的農業(yè)國家逐步轉型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書中詳細探討了中國在貿易、投資、跨國企業(yè)崛起等方面的角色變遷,以及教育、人才和文化紐帶在這一進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二部分探討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崛起及其對全球治理的影響。作者分析了中國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地位變化,風云激蕩中的中國外交,中美關系的復雜性,以及中國在崛起的、更加一體化的亞洲中的角色。同時,還討論了中歐關系的發(fā)展與挑戰(zhàn)。第三部分審視了多邊主義面臨的挑戰(zhàn)和改革。書中探討了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性挑戰(zhàn),尋找自由貿易的發(fā)展方向,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發(fā)展。通過這些討論,展示出中國在全球治理中的積極參與和貢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出版 | 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 編著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對話世界:理解新時代的全球化》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全球化發(fā)展史”回顧了全球化的歷程,從古代貿易到現代經濟轉型,探討了全球化的起源與演變。通過與耶魯大學教授瓦萊麗·韓森、《金融時報》首席經濟評論員馬丁·沃爾夫和《世界是平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的對話,揭示了全球化的多層次發(fā)展。第二部分“彌合全球不平等與赤字”探討了全球化帶來的不平等和治理赤字問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安格斯·迪頓、巴黎和平論壇主席帕斯卡爾·拉米、亞洲協(xié)會副所長溫迪·卡特勒等嘉賓,分享了他們對全球經濟不平等、貿易體系和制度改革的看法。第三部分《權力轉移與大國關系》分析了21世紀的權力轉移和大國關系,特別是中美關系的復雜性。通過與哈佛大學教授格雷厄姆·艾利森、“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布魯金斯學會主席約翰·桑頓等專家的對話,討論了大國競爭、合作以及全球治理的未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編著 | 王輝耀

圖書介紹

作為海內外決策層和廣大公眾理解中美關系時廣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將成為未來幾十年對全球秩序有決定性影響的問題。在與全球化智庫(CCG)理事長王輝耀的對話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關系和中美地緣政治競爭、中國崛起、美國外交政策、美蘇關系、全球地緣政治、核武器、朝鮮問題、新冠疫情及影響等議題進行了深入闡述;全面、系統(tǒng)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對“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經濟、金融、科技、軍事、外交等多個方面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和競爭的看法;深入而透徹地分析了中美雙方實力的變化,以及發(fā)生戰(zhàn)爭的風險;坦誠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團

● 作者 | 王輝耀,苗綠

圖書介紹

《我向世界說中國》是由全球化智庫(CCG)主任王輝耀和秘書長苗綠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國對外敘事及話語權重塑”問題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團出版。據悉,該書講述了全球化智庫近年來立足芒克辯論會、慕尼黑安全會議、巴黎和平論壇、達沃斯論壇等知名國際舞臺,與各國政商學界知名人士暢談國際時局與未來趨勢,回應各方對于中國的關切和質疑,詮釋中國的發(fā)展模式,降低外界對中國的誤解,通過多層次、多主體、多元化、多渠道國際交流及傳播,以全球視野講述時代中國,積極塑造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的生動故事。同時,本書立足國際形勢變化和全球傳播新格局,針對中國應當如何開展對外交流和傳播工作、如何創(chuàng)新外宣方式講好中國故事等問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