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農(nóng)歷三月初六,是一個充滿神秘的日子,北方俗稱“發(fā)財日”。據(jù)老話說,農(nóng)歷三月初六是天地交合之際,陰陽合而為一,是發(fā)財興旺的一天,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有講究,如四川廟頂祭山節(jié)、山東聊城武當(dāng)爺生日慶典、南京祥云寺眼光會。明天三月初六,別忘“吃三樣,做一事,忌一樣”習(xí)俗,福王財旺運道旺。

一、吃三樣
每年三月初六這天, 濟公故鄉(xiāng)天臺,人們會吃一種叫“餃餅筒”的食品,主要是為了紀(jì)念濟公,將寺院吃剩的菜、卷成餅筒,分給窮苦百姓的義舉善行。

食材:面粉、五花肉、老豆腐、鴨蛋、黑木耳、粉絲、胡蘿卜、萵筍、茭白

做法:1、提前準(zhǔn)備面糊,邊倒水,邊用筷子慢慢順一個方向攪拌,倒些油繼續(xù)攪,這個面糊比較稀的,不用上勁,放冰箱冷藏過夜。2、攤餅時,順時針攪拌面糊,使其上勁。3、鏊子加熱,中小火,刷一點點油,用手抓一把面糊,放鏊子上,用手快速攤一個薄如紙的餅。4、差不多半分鐘,餅子每個角落熟而不焦,確保餅皮軟而不硬。5、蔬菜切絲,五花肉煮熟切片,肉湯煮粉絲調(diào)味,鴨蛋攤薄餅,切長方形,豆腐也切片,兩面煎黃。6、蔬菜炒好放涼,五花肉放最外面,蔬菜順序隨意,包起來,餃餅筒就包好了。7、鏊子上刷油,把餃餅筒四面煎黃,即可開吃。

2、修緣蒸糕
三月初六這天,有一些地方吃修緣蒸糕,就是用糯米粉自然發(fā)酵后蒸出來的糕餅,口感細(xì)膩松軟、甘甜若飴,有糯米的清新,還夾雜著蛋香,甚是好吃,吃修緣蒸糕,還有蒸蒸日上、步步高升的美好寓意。

食材:糯米粉、鮮雞蛋、白砂糖

做法:1、雞蛋打碎,加糖打發(fā),這一步非常重要,打的時間不夠,做出的不松,味道肯定也不如打足的,大約打發(fā)15分鐘。2、蛋糖打發(fā)后,快速拌入糯米粉,一定要攪拌均勻成糊狀。3、蒸鍋加水,鋪屜布,大火燒開。倒入屜布中蒸半小時,趁熱吃最好。4、做多了,吃不完,可以放涼后,烤成蒸糕烤片。5、嘴中咀嚼的口感嘎嘣脆,濃郁的蛋香和糯香,伴隨著沙沙的顆粒感,超滿足。

3、吃餃子
三月初六是“發(fā)財日”,這一日按照傳統(tǒng)習(xí)俗要吃餃子,餃子的造型圓潤,寓意著一年的財運圓滿,吉祥如意!麥蒿是一種很不錯的野菜,麥蒿在野地里比薺菜更多,營養(yǎng)也不錯,嘗鮮別錯過。

食材:面粉500克,肉餡適量,麥蒿少許,蔥末,姜末,鹽少許,生抽醬油,老抽醬油少許,花生油少許。

做法:1、先和面,把面粉和清水和成軟硬適中的面團,和好的面團放到盆里蓋上蓋子,靜置一會兒。2、麥蒿選擇鮮嫩的,摘取雜葉,清洗干凈,放到開水中焯水,撈出放入冷水中過涼。3、焯水的麥蒿捏干水分,用刀剁成餡。4、肉餡中加入生抽醬油和老抽醬油、鹽、蔥末、姜末、花生油拌勻,入味。5、最后放入剁成碎末的麥蒿,充分的攪拌均勻,餃子餡就調(diào)好了。6、面團醒好了,拿出揉勻,搓成長條,分割成大小一致的小劑子,按扁,搟成餃子皮。7、拿一個餃子皮,放上適量的餡料,兩手捏緊,餃子就包好了,把餃子全部包好以后,放到蓋簾上,就可以準(zhǔn)備煮餃子了。8、鍋里放入清水,大火燒開,煮上餃子用勺子輕輕的推動,蓋上蓋子煮開,繼續(xù)加入少許清水,不讓鍋大開,蓋上蓋子繼續(xù)煮,餃子充分煮熟撈出餃子,即可開吃。

二、做一事:祈求平安
每逢三月初六,除了舉行大型的廟會,唱大戲外,人們都要到武當(dāng)廟上香祭拜,祈求平安。

三、忌一事:忌吃蓮藕
俗話說:“荷蓮一身寶”,蓮藕脆嫩好吃,不管做湯,還是涼拌都非常養(yǎng)人,但是三月初六的發(fā)財日卻不能吃蓮藕。按照傳統(tǒng)的說法就是蓮藕孔洞很多,代表著“漏財”,所以發(fā)財日不吃蓮藕。

看風(fēng)花雪月,品人間美味!感謝閱讀峰兒廚房的美食分享,喜歡我的文章,請給予點贊、分享、收藏、關(guān)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動力!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