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項立剛發(fā)文“美國有高技術賣給外國是中了何老師的毒”。之所以這么說,項立剛指出,是因為有人在評論區(qū)說美國之所以出現貿易逆差,是因為美國的高科技不愿意賣給外國。項立剛指出,這些人的認知是受了何老師的毒,事實上,科學和技術是緊密相連的,技術不行,科學也不行。美國沒有高科技可以賣給外國,說明其就沒有什么技術。否則,能賣的話,美國早賣了。就拿芯片來說,項立剛指出,美國只是芯片設計很厲害,芯片制造還不是要找別人代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次,項立剛指出,就拿對現代工業(yè)非常重要的能源、材料、交通、信息等基礎產品來說,美國也只有進口的份。因此,項立剛指出,美國沒有生產制造能力,談什么技術和科學。科學如果變不成技術,不能推動產業(yè)發(fā)展,不能生產出產品來造福社會,這樣的科學有什么用。因此,項立剛認為,一個國家的科學和技術行不行,還是要看其產品能力強不強,做不出好產品就是科學水平不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相信大部分網友都會認可美國的科研水平很高,尤其是很多科學理念和技術都來自于美國。而推動美國科研發(fā)展的一個動力其實就是大量的投資基金。這些投資基金投資企業(yè)進行科研,其實是要賺錢的,投資基金除了推動企業(yè)直接通過科研成果變現來賺錢之外,投資基金的主要目的是推動投資企業(yè)在資本市場上市,從而通過在資本市場上賣出股份而變現。

因此,美國的科研很強,肯定需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然后賣給全世界去賺錢。但是,美國雖然科研很強,制造能力卻很差,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一般都需要尋找其他國家進行代工。

因此,無論從哪一方面來分析,美國都不存在有高技術而不愿意賣給其他國家的道理。因為支撐其研發(fā)高技術的投資基金是需要將高技術變?yōu)楫a品來賺錢的。對于資本市場來說,如果一個企業(yè)只有高技術概念而沒有轉化出產品的話,雖然剛開始也能夠把股價炒高,但靠炒概念卻無法支撐其高股價,長期來看其股價還是要回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