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

老話說:人生不過三萬天,成功失敗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樂最值錢!

的確如此,大廈千間,夜眠不過八尺;良田萬頃,無非日食三餐。

年紀越大越通透:人活著,無病無災(zāi),就是最大的幸福。

若要健康,就要做情緒的主人,讓心成為我們的快樂之源。

后半生,牢記下面三個字,修心養(yǎng)心,讓你活得幸福美滿,舒心自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閑也過一日,勞也過一日。

不見閑人精力長,但見勞人筋骨實

——清·徐榮《勸民》

俗話說:“閑人愁多,懶人病多,忙人快活?!?/p>

人,閑一點是福氣,但是太閑,或許就是災(zāi)難了。

人一旦閑下來,無所事事,就容易胡思亂想,雜念叢生,庸人自擾。

只有忙碌起來,生活充實,精神豐盈,才能夠真正過上一種滾燙的人生,獲得滿滿的成就感。

人生真正的幸福,不過就是燈火闌珊的溫柔和柴米油鹽的充實。

蔡瀾一生閱歷豐富,遍嘗世間美味,活得瀟灑自在,琴棋書畫、文學(xué)電影,什么都懂。

每天早上6點,他就開始忙活起來,讀報紙、寫專欄、搬弄花草,自己買菜做飯。

即便白發(fā)蒼蒼,精神依舊矍鑠。

他曾在《明報》上刊登雜文,寫了200多本,自嘲是“洗手間文學(xué)”,也不說自己是作家,而是“寫作的人”。

他說,寫出的稿子能過關(guān),內(nèi)心會有一種充實感,感覺自己更年輕了。

俗話說:人閑情緒多,百忙解千愁。

很多人哪怕退休了,也不愿意閑下來,為的就是在忙碌中找尋生活的充實與意義,避免空虛帶來的過多的妄想和雜念。

靜中無妄念,忙里有歡喜。度四季,也度自己。

當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人的精神狀態(tài)煥發(fā)活力,人生才會滿載碩果。

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愿你每一天都有事可做、有人可愛、充實且滿足,不負生命,亦不負自己。

喜歡種花就種花,喜歡養(yǎng)鳥就養(yǎng)鳥,不會書法就去公園看人下棋,豈不快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一壺濁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明·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作家張小嫻曾說:“小時候,假使記性不好,是會挨罵的,然而,當你長大之后,才會發(fā)現(xiàn),有些事情能夠忘記,是幸福的。”

年齡越大,經(jīng)歷的越多,可心卻只有三寸,若是盛滿了不愉快,為是非煩擾,那么幸福便無處安放。

人生漫漫且苦短,活得輕松樂得自在才是最重要。

若能忘記那些無謂的紛擾,心中便會如清風拂過,輕松自在,鮮花盛開。

忘,是古人一直以來推崇的智慧。

孔子有三忘:“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p>

莊子有三忘:“忘足,履之適也;忘腰,帶之適也;知忘是非,心之適也。”

范仲淹《岳陽樓記》中感慨:“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陶淵明《飲酒》中寄懷:“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國學(xué)大師季羨林也說:“年紀越來越老,對忘的評價卻越來越高?!?/p>

世間萬般紛擾,千般煩心,明明滅滅都是沿途的風景,如果你為失去太陽而哭泣,你也將失去星星。

忘記年齡,我們才會活得自在從容;忘記灰暗的往事,才能步履輕盈的前行;忘記他人的眼光,才能活出自己的精彩。

縱使歲月不饒人,唯有善忘是高人。

善忘,是人生最高級的智慧,任秋去春來花謝花開,而坦然處之。

無論身在何方,不論時光幾何,當下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而心中,亦是天山共色,風煙俱凈。

03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

人生何處似尊前!

——宋·歐陽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老話說得好:“惱一惱,老一老;笑一笑,少一少。”

笑聲,是這個世界上最動聽的語言,微笑,是天空中最絢麗的云彩。

生活總是一地雞毛,有時繁瑣,有時喧囂,與其成天唉聲嘆氣,不如一笑而過,時間自會給你答案!

就像《搜神傳》里好彩妹說的:“笑口常開,好彩自然來”。

白居易,字樂天。他這一生,想要“居易”卻總是不易,但是“樂天”卻始終樂天。

他自幼體弱多病,年少經(jīng)歷藩鎮(zhèn)戰(zhàn)亂,顛沛流離。

中年仕途坎坷,遭逢巨變,被貶江州司馬,正值隆冬,屋外冷風呼嘯,冰天雪地。

白居易的小屋里,“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卻有了別樣的暖意。

他臥病在床時笑著說:“枕上愁煩多發(fā)病,床上歡笑勝尋醫(yī)?!?/p>

年老中風后,他依舊笑著說:“頭風若見詩應(yīng)愈,齒折仍談笑不妨?!?/p>

白居易在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舊不改樂觀本色,再艱難的處境,都會帶上笑臉相迎;再失意的時刻,他也能發(fā)現(xiàn)細碎的美好。

也正因為他這顆樂觀的心,走出了人生的荒蕪,活到了75歲的高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代孫思邈說:“長樂壽自高”。

修煉好自己的內(nèi)心,時時笑對人生,就是對身體最大的善待。

笑對逆境,身處困境時的樂觀一笑,是一種豁達。相信所有曾經(jīng)遇過的難、吃過的苦,都會成為你不斷向上的墊腳石。

笑對順境,知道眼下的收獲其實是對曾經(jīng)付出的犒賞,坦然接受生活的饋贈。人生海海,順其自然就是對生命的尊重。

笑對平淡,感恩歲月在不疾不徐中留下的美好,感恩生活在不慌不忙里帶來的感動。

凡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你笑,看花便喜春,葉落便愛秋,雪飄便戀冬,世間美好都與你環(huán)環(huán)相扣。

《小窗幽記》中說:“身上無病,心上無事,春鳥便是笙歌?!?/p>

身康體健無病痛,鳥鳴聲聲似仙樂;心境平和無憂慮,平凡生活亦如仙。

天大地大,健康最大,從今天開始:要忙,要忘,要笑。

心平能愈三千疾,余生不愁只歡喜。

關(guān)注詩詞天地,往后余生愿你,忙碌有時,心中無事,臉上帶笑,歲月靜好!

*本文首發(fā)詩詞天地,如需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開白。作者:三月,編輯:霄風。

更多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