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譯文
度量衡是以黍米為基礎(chǔ)設(shè)定的。一個黍米的長度是一分,十分是一寸,十寸是一尺,十尺是一丈。
十六顆黍米是一豆,六豆是一銖,二十四銖是一兩,十六兩是一斤,三十斤是一鈞,四鈞是一石。
一千二百顆黍米是一龠,十龠是一合,十合石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是一石。
02
原文
度量權(quán)衡以黍生之為一分,十分為一寸,十寸為一尺,十尺為一丈。
十六黍為一豆,六豆為一銖,二十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重一石。
千二百黍為一龠,十龠為一合,十合為一升,十升為一斗,十斗為一石。
03
豆:古代盛放糧食的器皿,有點像盤子。
石(shi,二聲,十):計量單位。作為重量單位的話,在漢代一石大概約等于30kg。作為容量單位的話,一石大概約等于20l。
龠(yue,四聲,越):古時候最小的體積單位。
合(ge,三聲,葛):主要是注釋這個發(fā)音。
04
這一篇最大的意義就在于那幾個生僻的單位,像是石、龠、合。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石這個字的發(fā)音,這個發(fā)音是shi。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