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平臺:冷眼奢華觀察站
時尚媒體訊:你有沒有想過,一件珠寶可以承載多少故事?當你凝視一枚鑲嵌玉髓浮雕的手鏈,上面刻著“MLP”與一個古老的日期時,仿佛能聽見一個新生兒呱呱墜地的喜悅,以及一位丈夫對妻子的深情告白。這件手鏈,正是蒂芙尼古董珍藏中的一件瑰寶,而它的故事,只是蒂芙尼在成都太古里旗艦店“溯時尋珍:蒂芙尼古董珍藏”限時賞鑒中眾多傳奇篇章的開端。這場賞鑒不僅是一場視覺盛宴,更是一場穿越時光的旅程,帶你走進蒂芙尼跨越近兩個世紀的璀璨歷史。
故事的起點,源于一件手鏈背后的情感。這套黃金打造的手鏈與胸針,鑲嵌著精致的玉髓浮雕,記錄了一位父親為慶祝兒子降生而贈予妻子的禮物。隨附的便箋,仿佛一封穿越時空的情書,讓人感受到珠寶不僅是裝飾,更是愛的化身。而這場賞鑒,正是以這樣的情感為核心,分為“珍藝源起”、“傳奇鉆藝”和“讓·史隆伯杰”三大篇章,串聯(lián)起蒂芙尼從19世紀到20世紀的風格傳承與創(chuàng)新精神。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顆時間膠囊,封存著那個時代的風華與夢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走進“珍藝源起”篇章,你會發(fā)現(xiàn)蒂芙尼對卓越的追求從未止步。展廳中,一枚1864年的胸針吸引了無數(shù)目光,這件作品曾屬于法蘭西皇后歐仁妮·德·蒙地霍,并在法國政府拍賣會上被蒂芙尼購得。胸針以黃金、純銀和鉆石打造,鑲嵌著祖母綠與珍珠,展現(xiàn)了蒂芙尼在鉆石與寶石領域的權威地位。而另一件鑲嵌紫鋰輝石的項鏈,則是品牌對珍稀寶石探索的見證。這種被命名為“Kunzite”的寶石,以蒂芙尼首席寶石學家喬治·弗雷德里克·坤斯博士的名字命名,象征著品牌在寶石學領域的開創(chuàng)性貢獻。這些展品不僅展示了蒂芙尼的技術實力,更揭示了品牌如何通過對自然與文化的敏銳洞察,將珠寶設計推向藝術的高度。
如果說“珍藝源起”篇章講述了蒂芙尼的根基,那么“傳奇鉆藝”篇章則展現(xiàn)了品牌如何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進化。展廳中,一條1900年的項鏈以鉑金打造的花環(huán)與花朵圖案,承托著璀璨鉆石,仿佛在訴說一段浪漫的愛情故事。這件作品曾是一位金融家贈予妻子的禮物,堪稱蒂芙尼“花環(huán)風格”的典范。而到了20世紀,裝飾藝術風格的興起讓蒂芙尼的設計煥發(fā)出新的活力。一款1920年代的手鐲,以幾何鏤空設計展現(xiàn)了裝飾藝術的精髓;而一條1930年代的項鏈,則以階梯式設計呼應了紐約摩天大樓的線條美學。這些作品不僅體現(xiàn)了蒂芙尼對時代潮流的精準把握,也讓人感受到珠寶如何成為歷史與文化的縮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當你步入“讓·史隆伯杰”篇章時,仿佛走進了一個充滿奇幻與想象的世界。作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珠寶設計師之一,讓·史隆伯杰以他對自然的熱愛和超現(xiàn)實主義的手法,為蒂芙尼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展廳中,一件羽翼造型胸針以35克拉的橙黃色藍寶石為主石,四片鑲嵌黃鉆的羽翼環(huán)繞周圍,宛如一只振翅欲飛的飛鳥;而一條羽毛造型項鏈,則以紅寶石與藍寶石的搭配,展現(xiàn)了羽毛拂動的生機之美。這些作品不僅體現(xiàn)了史隆伯杰對自然元素的深刻理解,也讓人感受到珠寶設計如何超越實用性,成為真正的藝術品。更令人驚嘆的是,一款大麗花造型粉盒以黃金勾勒出花瓣的紋理,既是實用的化妝盒,又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完美詮釋了蒂芙尼對細節(jié)的極致追求。
深入思考這場賞鑒的意義,你會發(fā)現(xiàn)它不僅僅是關于珠寶的展覽,更是關于時間、情感與傳承的對話。蒂芙尼的每一件作品,都承載著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工匠的技藝,以及佩戴者的故事。從19世紀的浪漫主義到20世紀的裝飾藝術,再到讓·史隆伯杰的奇幻想象,蒂芙尼用珠寶記錄了人類對美的追求,也見證了無數(shù)動人的瞬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當你下次面對一件珠寶時,你會選擇用它來記錄怎樣的故事?不妨走進蒂芙尼的世界,去發(fā)現(xiàn)屬于你的那份璀璨與傳承。而如果你也被這場賞鑒的故事所打動,不妨與更多朋友分享,讓這份美的感動傳遞下去——畢竟,珠寶的意義,不正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嗎?
撰文/時尚媒體 實習編輯 蘇曉瑩
校對/時尚媒體 實習編輯 彭晴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冷眼奢華觀察站 | iLuxureport
唯物質主義精神家園,中國第一個用谷歌眼鏡采訪的自媒體
在微信上搜索 iLuxureport, 與主頁君一起冷眼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