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下)冊語文期中考前作文范文
第一單元:那一刻,我長大了
范文一:
打工記
看著手里的三十元錢,我感慨萬分。這三十元錢,來得可真不容易!
媽媽一直說我不知道節(jié)儉,不懂掙錢的辛苦。于是,今年一放暑假,她就聯系了開服裝廠的楊阿姨,讓我去服裝廠打工,體驗一下掙錢的不容易。
來到楊阿姨的服裝廠,她給我安排了最簡單的穿標牌的工作。楊阿姨先給我做了示范,她告訴我,要先用塑料繩子把兩張不一樣的標牌穿起來扣住,然后將穿好的標牌一層層堆放在箱子里??赐陾畎⒁痰氖痉叮矣X得這個工作一點兒也不難,對我來說簡直小菜一碟!楊阿姨交代好之后就去忙別的事了。我開始認真地穿起標牌來,一個,兩個,三個……當穿到第五十個時,我的手就酸脹起來,眼睛也花了。我只好站起來松松筋骨,眨巴眨巴眼睛,再接著穿。
唉,看似簡單的穿標牌其實一點兒也不簡單?。∥铱纯磁赃叴伺频娜?,他們的速度比我快多了,而且也沒聽他們喊累。難道是我的體力太差了?我一邊穿,一邊想著楊阿姨給我定的穿 300 個標牌的目標,這得到什么時候才能完成啊!
就這樣,我穿幾個標牌就站起來歇一歇,再穿幾個標牌,再歇一歇……四個小時過去了,我終于完成了任務。這時,我的雙手已經累得抬不起來了。“穿標牌實在太累了!”我不禁感嘆。
最后,楊阿姨給了我三十元錢,說這是給我的工資。攥著這來之不易的三十元錢,我想到了爸爸,他每天早出晚歸,臉上卻看不出疲憊的神色;我想到了媽媽,她每天忙完工作,還要給我們洗衣、做飯,也從沒有怨言。而我呢,只知道今天要吃牛排,明天要買最新的玩具,完全沒有考慮到他們掙錢的辛苦。
這一次的打工經歷讓我感覺自己長大了,因為我終于知道爸爸媽媽掙錢是多么辛苦。今后我一定要做一個節(jié)儉、懂事的好孩子!
名師點評:習作寫“我”在一段打工的經歷中,感悟到了掙錢的不易、爸爸媽媽工作的辛苦,“我”下決心做一個節(jié)儉、懂事的孩子,“我”是真的長大了。
習作將“我”打工的經過寫得很清楚,特別是對“我”當時的心理描寫得很細致、很生動。
范文二:
第一次演講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上臺表演,第一次做飯,第一次購物……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自己第一次在班里演講,因為那一次演講讓我感覺自己長大了。
上個星期,我們班舉行了一次演講比賽,要求每位同學都要參加。聽到這個消息,我心里一直很忐忑。要知道我在課堂上都很少當眾發(fā)言,更別說當眾演講了,我感覺自己肯定講不好?;丶液螅艺J認真真地寫好了演講稿,在家里反反復復地練習。媽媽看出了我的緊張,便鼓勵我:“不要害怕,凡事都有第一次?!甭犃藡寢尩脑?,我決心要好好表現。
到了正式演講那天,我還是打起了退堂鼓??吹酵瑢W們在講臺上妙語連珠、神采飛揚的樣子,我覺得自己比不上他們。眼看就要輪到我了,我的手心里急出了汗,臉也在發(fā)燙。“下一個,李曉明?!苯K于,老師叫了我的名字。我慢吞吞地走上講臺,雙手拿著演講稿,不敢與同學們對視?!袄顣悦鳎佑?!”我聽到我的同桌張軍軍率先喊了一句,并帶頭鼓起了掌。接著,其他同學也不約而同地鼓起掌來。聽著同學們給我的掌聲,我鼓起勇氣抬起了頭,看到同學們鼓勵的眼神,我忽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袄顣悦鳎竽懸稽c!同學們都能做到,你也一定可以做到的!”我在心里為自己鼓勁。
最后,我像在家里練習那樣,非常順利地完成了我的演講。臺下又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我看著同學們贊許的目光,心里十分激動。
這一次演講,我戰(zhàn)勝了自己,取得了進步,也體會到了成長的快樂。同時,我知道身邊的人都在默默地幫助我,給我鼓勵,而我也該學著更勇敢一點了。
名師點評:小作者通過寫自己第一次在班里演講的經歷,體現了自己的成長。習作中“我”發(fā)言前的忐忑不安、發(fā)言時的緊張及同學們的鼓勵等細節(jié),都刻畫得非常生動。結尾總結全文,點明中心。
范文三:
那一刻,我長大了
拿到數學老師發(fā)下來的單元測試卷,看到上面醒目的、鮮紅的 62 分,我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
回到家,我正想著如何向爸爸交代,卻聽見爸爸說:“小平,聽說你們上次數學單元測試的成績出來了,拿來讓我看看!”我慢騰騰地將試卷遞給爸爸,不敢正視他嚴肅的面容。“62 分?一個單元測試你才考 62 分?平時讓你努力學習,你就是聽不進去。沒有知識,你將來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別說了!”我大吼了一聲。爸爸一下子愣住了,他有些吃驚地看著我,時間好像在此時靜止了。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淚水,哭著跑進自己的房間,“砰”的一聲關上門,伏在床上大哭了起來。這是我第一次對爸爸發(fā)脾氣。我越想越覺得委屈:我又不是故意不考好的,他為什么那么說我?我將來怎么就不能在社會上立足呢?
不知過了多久,我感到有些餓了,只好去廚房找吃的。我走進廚房,揭開鍋蓋一看,飯菜在里面熱著,里面還有我最愛吃的荷包蛋。頓時,我后悔極了。
媽媽在外地教書,爸爸平時工作很忙,還要照顧我,為我做飯、洗衣,一個人又當爹又當媽,他是多么不容易啊!可我卻這么任性,還沖他發(fā)脾氣。
我決定向爸爸認錯。我鼓起勇氣,走到客廳,發(fā)現爸爸躺在沙發(fā)上睡著了,茶幾上放著那張試卷。我輕輕走過去,拿起試卷一看,錯誤的地方已經全部被爸爸改正了。我想:爸爸也是為我好,我真不該對他發(fā)脾氣。我拿了一條毛毯輕輕地蓋在爸爸身上,在他旁邊的沙發(fā)上坐了下來。我仔細地看著爸爸,發(fā)現他雙鬢竟然添了一些白發(fā),他才剛到 40 歲,看起來卻顯得這么蒼老。突然,我看到爸爸的眼角有一顆晶瑩的淚花。爸爸是一個性格堅強的人,工作雖苦,卻從未叫過一聲累。我想,一定是我剛才的行為傷了他的心。想到這里,我的心里泛起一陣酸楚,淚水又流了下來。
那一刻,我長大了。親愛的爸爸,我以后再也不會這么任性,我一定好好學習,再也不惹您傷心了。因為您的付出、您的白發(fā)、您的淚水告訴我,我必須成長了。
名師點評:小作者寫的是自己沒考好被爸爸責問,忍不住沖爸爸發(fā)脾氣后又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的事情。事情的經過寫得很清楚,“我”的心理描寫很生動,“我”受到觸動的瞬間也寫得很具體。
第二單元:讀后感
范文一:
樂觀地面對生活——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19 世紀有兩個奇人,一個是拿破侖,一個是海倫·凱勒?!边@是馬克·吐溫說的一句話。當看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后,我才真正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主要寫了海倫變成盲聾人后的生活和她的求學生涯。她以一個身殘志堅的柔弱女子的視角,告誡我們要熱愛生活,珍惜自己擁有的一切。她——海倫·凱勒,是一個度過了 88 個春秋,卻熬過了 87 年無光、無聲的孤獨歲月的柔弱女子。然而,正是這么一位幽閉在盲聾世界里的人,竟然畢業(yè)于哈佛大學。
海倫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身體上的不自由終究是一種缺憾,我不敢說從沒有怨天尤人或沮喪的時候,但我更明白這樣根本于事無補。因此,我總是極力控制自己,使自己的腦子不要去鉆這種牛角尖?!笨?,海倫這樣一個身體極度不自由的人,還能這樣樂觀地面對生活,向命運發(fā)起挑戰(zhàn),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埋怨生活是多么苦,命運是多么不公平呢?
可在現實生活中,我是怎樣做的呢?記得在我十歲的時候,我和小伙伴賽跑時突然被石頭絆倒了,摔了一跤,胳膊骨折了。骨折的那些日子里,我每天都哭喪著臉,心里不停地埋怨:老天爺真不公平,為什么偏偏讓我受傷?現在想起來,真是覺得不應該。我就受了一點傷就這樣悲觀,長大后一定是一個不能吃苦的人。以后,我一定不能輕易落淚,要勇敢面對生活中的挫折與困難。
在我心中,海倫就像一位英雄,時時刻刻鼓舞我、激勵我、啟發(fā)我,讓我樂觀地面對生活。
名師點評:這是一篇教人樂觀的習作,小作者先簡潔地概括《假如給我三天光明》的主要內容,然后從主人公海倫·凱勒的話入手來談感想,表達了要樂觀地面對生活這一觀點,并舉自己生活中的例子來反省,邊敘事邊議論,使習作更充實,有理有據。
范文二:
讀《木偶奇遇記》有感一儒語文
我讀完了《木偶奇遇記》這本書,感觸良多,受益匪淺。
書中主要講的是匹諾曹在經歷很多磨難后,從一個懶惰、愛撒謊、不愛學習、經不住誘惑的木偶變成了一個勇敢、善良、有主見的真正的孩子。
當我讀到匹諾曹為了看木偶大劇場而把識字課本賣掉時,我很氣憤。要知道, 那可是他的爸爸用自己的外套換來的,可憐的爸爸現在還在家里凍得發(fā)抖呢!匹諾曹,你真是不懂事,你怎么可以把書賣掉呢?沒有書你怎么學習知識呢?沒有知識,你肯定要上當受騙。可是當我想到他畢竟還是個孩子,犯了錯誤還可以改時,我又原諒了他。
當我讀到他被狐貍和貓騙去種金幣時,我又覺得匹諾曹很可笑?!耙环指? 一分收獲。”匹諾曹,難道你不懂得這個道理嗎?你不學習,沒有知識,一點點誘惑都經受不住,光想著不勞而獲,真是個傻瓜。這樣的匹諾曹以后可怎么辦呀?我不禁又替他擔心。
終于,匹諾曹意識到:“我要改變我的習慣,做一個善良的、聽話的孩子。我已經覺悟到凡是不聽話的孩子是不會有好結果的?!焙髞?匹諾曹真的變得勇敢了。為了救爸爸,他勇敢地和鯨搏斗。鯨是那么的龐大,匹諾曹是那么的渺小,可他毫不畏懼,救出了爸爸。讀到這里我很敬佩他。匹諾曹最終真的成為一個勇敢、善良、好學、有主見的小男子漢。我真為他感到高興!
想想匹諾曹,再看看我自己。在生活上,有時我有依賴性;在與人交往上,有時我很被動;在一些活動上,有時我不夠大膽……匹諾曹像一面鏡子,讓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要改正這些不足,成為一個勇敢、善良、有主見的孩子。
名師點評:小作者在讀懂、讀透《木偶奇遇記》的基礎上,抓住印象深刻的關鍵情節(jié)來談感想,有理有據。小作者通過概述匹諾曹的思想轉變過程,啟迪自己和更多的孩子,要以匹諾曹為鏡子,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努力改正缺點,成為一個勇敢、善良、有主見的孩子,這是多么深刻的感悟??!
范文三:
生活中多動腦——讀《湯姆·索亞歷險記》有感
說到讀書,那可是我最大的興趣愛好。我讀過許多書,但我覺得最有趣的要數美國著名文學大師馬克·吐溫的《湯姆·索亞歷險記》了!這本書講述的是主人公湯姆少年時代的趣事,體現了湯姆的淘氣、勇敢與聰明。
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湯姆被姨媽趕去刷墻的故事。有一天,姨媽讓湯姆去刷墻,湯姆十分不樂意,但也只能忍氣吞聲地去干活。這時,湯姆的好朋友班恩手上拿著一個蘋果走過來。湯姆動了動腦筋,想出了一個好點子:他假裝一副快樂的樣子,一邊刷墻,一邊手舞足蹈地哼著小曲。班恩看了,覺得刷墻一定很好玩,就用一個蘋果和湯姆換得了刷墻的機會,湯姆則在大樹底下吃起了蘋果。湯姆用這個辦法吸引了更多的朋友,而他自己也獲得了許多“戰(zhàn)利品”。淘氣的湯姆愛動腦筋,總能把“壞事”變成好事。
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多動腦。記得有一次,我畫畫時用畫筆蘸好了紅色的顏料,剛準備下筆,畫筆就像一個頑皮的孩子,從我的手指縫中滑了下去,掉在了畫紙上,原本和諧的畫面上多了一抹刺眼的紅色。這下可慘了,一上午的工夫白費了,我急得差點哭了。突然,我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好辦法:我在“臟”的地方畫了一朵大紅花,又畫上了綠綠的葉子襯托著。畫完后,我仔細地看了看,這幅畫不是變“臟”了,而是變得更有生機了!我又驚又喜,原來愛動腦筋可以使許多“壞事”變成好事啊!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痹谏钪?只要我們多動腦,什么困難都能迎刃而解!
名師點評:小作者選擇的書是《湯姆·索亞歷險記》,而在談感想時,主要抓住了印象深刻的情節(jié)——湯姆被姨媽趕去刷墻。習作開篇簡單概括了書的內容,接著重點介紹了其中令自己印象最深的片段,并能夠結合自己生活中的事例談感受。感想真實、具體,是一篇不錯的讀后感。
第三單元:我愛你,漢字
范文一:
關于街頭錯別字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的同學發(fā)現街頭有很多錯別字,所以大家想搜集街頭的錯別字,交流感受,并思考街頭出現錯別字的原因,最后向有關部門提出改進意見。于是,我們在學校附近的街頭展開了一次關于錯別字的調查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
將全班同學分成三個小組,在學校附近的街頭進行實地調查,了解街頭易錯的錯別字及總體情況。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我們行走在街頭,可以看見城市廣告、宣傳畫、招牌、標語中存在各種各樣的錯別字。有的故意使用別字,有的用諧音亂改成語,有的誤用繁體字等。
一些街邊店面廣告上出現的錯別字,如,將“新形象”寫成“新形像”,“一見鐘情”寫成“衣見鐘情”,“三國演義”寫成“衫國演衣”,“挑三揀四”寫成“挑衫撿飾”,“家具”寫成“家俱”……濫用簡體字的情況還經常存在于各種手寫的告示上,有的錯別字如果不仔細琢磨,還真有點難以辨認呢。
在調查的 102 張街頭廣告中,有 48 張街頭廣告出現了錯別字,錯誤率達到47.1%。錯別字的樣式也是五花八門,如,將“打折”寫成“打拆”,“尋人啟事”寫成“尋人啟示”,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四、研究結論
(一)原因
通過本次調查,我們認為街頭錯別字出現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1.寫字人沒有查證就隨意使用漢字。
2.商家故意寫錯漢字,以此來吸引顧客的眼球。
3.寫字人文化水平較低,沒有掌握一些同音字、形近字的字形區(qū)別。
(二)建議
針對上述現象,我們認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正:
1.成立一個“凈化街頭語言文字小衛(wèi)士”志愿者活動小組,定期走上街頭,宣傳街頭錯別字的危害,提高人們規(guī)范使用漢字的意識。
2.倡議商家制作標準、規(guī)范的廣告牌。
名師點評:小作者圍繞街頭錯別字撰寫了一份研究性報告,報告的格式正確。
針對街頭錯別字的總體情況,小作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議,是一份有意義的研究性報告。
范文二:
關于漢字演變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每天都在學習和使用漢字,但我對漢字發(fā)展演變知之甚少。漢字到底是怎么來的?漢字的演變過程又是怎樣的?我對此十分好奇,所以我對漢字的演變作了一次調查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漢字演變過程的書籍,了解漢字的起源及漢字字體的演變。
2.閱讀報刊,上網瀏覽,了解漢字的自然流變。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書籍、報刊漢字起源及演變漢字最早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漢字的演變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五種字體最為典型。
2.網絡漢字的自然流變包括結構、讀音、字義、數量等方面的變化。
四、研究結論
1.中國漢字歷史悠久,關于漢字的起源,中國古代文獻上有種種說法,如“結繩”“八卦”“圖畫”等,歷史上還流傳著倉頡造字的說法。實際上,文字是為了滿足人類日益復雜的交際的需要,在原始的畫畫記事的基礎上,人們共同創(chuàng)造出來的。文字一般起源于圖畫。
2.在漫長的發(fā)展演變過程中,漢字字體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以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五種字體最為典型。甲骨文是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金文是鑄刻在青銅器上的文字,兩者都主要在商周時期使用。小篆是從戰(zhàn)國時期的秦國文字發(fā)展而來,秦朝統一六國后得到推行,成為我國最早的統一的文字。隸書形成于戰(zhàn)國晚期,通行于兩漢。魏晉以后有了楷書,南北朝之后,楷書成為占統治地位的字體,一直通行至今。
3.漢字在演變過程中,也發(fā)生了自然流變。漢字的自然流變有時間上的因素,也有地理上的因素,它使得漢字的字形、字音、字義多樣化,造成異體字越來越多、字音讀法不同和字義發(fā)生變化。因此,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應以《簡化字總表》《現代漢語通用字表》等字表為標準,規(guī)范使用漢字。
名師點評:這份研究報告格式十分規(guī)范,調查方法切實可行,結論明確。小作者圍繞漢字的演變作了一次研究,選題對我們在平常生活中使用漢字很有幫助。
范文三:
關于“陳”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班有好幾個同學姓陳,我也是其中的一個。今天,我從課本上看到了《關于“李”姓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覺得這份研究報告很有意思,所以我也對“陳”姓的歷史和現狀作了一次調查與研究。
二、研究方法
1.查閱有關姓氏的書籍、報刊,了解“陳”姓的起源和“陳”姓歷史名人。
2.上網瀏覽,了解“陳”姓人口數量和分布情況。
3.通過多種途徑,了解“陳”姓名人的歷史故事。
三、調查研究情況和資料整理
1.書籍、報刊來源,據說“陳”姓出自陳胡公的后裔,帝王賜姓也是來源之一。
2.老師的講述名人陳勝、陳叔寶、陳獨秀……
3.網絡人口數量,據統計,目前全國“陳”姓人口數量大約有 7000 萬。
四、研究結論
1.我國的“陳”姓歷史源遠流長,據說周武王滅商后,追封前代圣主的后裔,找到了舜的后裔媯滿,武王封他為陳侯,奉守舜的宗祠。媯滿死后,謚號“陳胡公”,他的后代就姓“陳”。從資料中還發(fā)現,隋朝及明朝的部分將領,因立功被帝王賜予“陳”姓,還有部分少數民族改為“陳”姓,這些都是“陳”姓的起源。
2.“陳”姓歷史名人有很多。秦朝農民起義將領陳勝、西晉史學家陳壽、南朝陳后主陳叔寶、唐代文學家陳子昂、近現代偉大的革命家陳獨秀……“陳”姓在歷史上真可謂是人才輩出。
3.“陳”姓是當代中國的第五大姓,也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據統計,全國“陳”姓人口總數約有 7000 萬。
名師點評:這份研究性報告格式很規(guī)范,提出的問題與小作者自身密切相關。調查方法切實可行,運用表格的形式整理資料,一目了然,結論明確。
我是專注語文研究的一儒老師。學習群分享本文,即可聯系我領取電子版。我也有語文全套課程,感興趣同學可以加我微信交流。文章底部有二維碼。
文章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上圖是我個人二維碼,語文疑問可私信交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