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商經濟蓬勃發(fā)展的當下,淘寶平臺低價亂價問題日益凸顯。據相關行業(yè)調研顯示,超 65% 的品牌商曾遭遇過線上價格亂象,這不僅擾亂市場秩序,更嚴重威脅品牌發(fā)展。深入探究其成因、影響并尋求有效解決路徑,已成為品牌方亟待解決的重要課題。

一、淘寶低價亂價商品形成的深層原因
首先,淘寶平臺的開放性是關鍵因素。其面向全國數億消費者,打破了傳統(tǒng)零售的地域限制,為經銷商提供了廣闊市場。某知名快消品牌調研數據顯示,線上經銷商平均銷售覆蓋區(qū)域是線下的 15 倍。為搶占更大市場份額,經銷商傾向于采用低價策略吸引消費者,導致價格競爭愈發(fā)激烈。
其次,低成本高回報的商業(yè)模式加劇了亂價現(xiàn)象。在淘寶開店,相比實體店鋪省去了租金、裝修等高額成本,經銷商即便以略高于采購價銷售,也能快速獲利。某電商研究機構數據表明,淘寶商家通過低價促銷,月銷售額提升幅度可達 30%-50%。部分經銷商為追求銷售額及廠家返點,利用不同地區(qū)、渠道的供貨價格差異,頻繁進行低價銷售。
二、品牌方在淘寶面臨的低價亂價困境
一方面,未經授權店鋪大量涌現(xiàn)。這些店鋪不受品牌方價格體系約束,肆意定價,拉低品牌整體價格水平。以某美妝品牌為例,其在淘寶上未經授權店鋪占比超 40%,嚴重沖擊正規(guī)經銷商利益。
另一方面,部分經銷商違規(guī)手段隱蔽。不僅低價銷售,還撕毀商品防偽追溯碼,切斷貨源追溯渠道。即便品牌方與經銷商溝通改價,部分商家仍通過主圖標注促銷價、客服咨詢報低價等方式變相亂價,管控難度極大。
三、有效治理淘寶低價亂價的實踐路徑
從經銷商管理層面,品牌方需構建完善的價格管控體系。制定科學合理的價格體制,明確各級經銷商價格區(qū)間,并建立嚴格的監(jiān)督機制。通過簽訂保證金協(xié)議,對違規(guī)經銷商處以扣除保證金、取消返利等處罰。同時,建立價格動態(tài)調整通知機制,確保價格變動信息及時傳遞給經銷商。
在平臺投訴層面,品牌方應善用規(guī)則。針對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可從商標權、版權等角度發(fā)起投訴,通常 3 - 5 個工作日完成審核,成功后違規(guī)商品下架、店鋪扣分。對于采用自拍圖規(guī)避投訴的店鋪,可通過真假貨對比、線下鑒定等方式發(fā)起疑似假貨投訴,審核周期 5 - 7 個工作日,一旦成功,店鋪將面臨嚴重處罰,有效遏制亂價行為。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