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簡介

德基金第64期藝術支教活動四川省平昌縣巖口鎮(zhèn)思麥方山小學站“德先生”胡苑莉

她說:“教育是一門藝術,它注重心靈溝通,它需要快樂的心和智慧的愛。而教學是發(fā)現(xiàn),是分享,是成長,是愛?!?/p>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支教小札

這是我的第一次支教,出發(fā)前總覺得我是在做很有意義的事情,我把此次支教定義在“寓教于樂”的教學理念上,十分期待。

本次支教我主要給五年級的學生上科學實驗課,從第一堂課開始,我就發(fā)現(xiàn)學生們的素質優(yōu)良,大家都很有禮貌,但對于每個實驗背后的運用原理,基本都是處于“知所以,而不知所以然”的狀態(tài)...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余下的每一節(jié)課,我都以同學們的實驗感受作為主要的教學內容,而且在最后的課堂總結時我都會默默觀察學生的表情狀況,令我欣喜的是的確有個別學生會專注地去思考。

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在吹泡泡的實驗課堂中,我看到同學們都在進行天馬行空的創(chuàng)作,有的吹出了里外三層泡泡,有的吹出了不同造型的動物與花朵,有的吹出了半人身高的泡泡串。

在我的實驗課堂上,我就是希望他們可以自由發(fā)揮,學會觀察,自由創(chuàng)作,在玩樂中發(fā)現(xiàn)有趣,培養(yǎng)每一位同學的好奇心,讓學生在感興趣的自主活動中進行自主學習。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教育是一門藝術,它注重心靈溝通,它需要快樂的心和智慧的愛。而教學是發(fā)現(xiàn),是分享,是成長,是愛。

我知道短期支教并不能改變什么,但我還是收獲了很多,這些收獲是來源于同學們每一封感謝信中的文字帶出的情感。

其實在參與支教以前,我并沒有想要得到任何的感謝,但最后收到全班同學的感謝信,他們通過書信告訴我:“這周學習感到很開心”,這真的讓我非常滿足...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滿含愛意的信件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