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卡市場突然炸開了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撼與科技在B站的回復被迅速刪除。

24GB顯存的消息像野火般蔓延。

英特爾官網(wǎng)的暗示耐人尋味。

"新一代大顯存版本"的表述充滿想象空間。

這絕不是空穴來風。 2000元價位的B580已經(jīng)讓對手難堪。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2GB顯存碾壓同價位競品的8GB配置。 性能領先幅度達到驚人的10%。 但24GB版本完全是另一個維度。

即便是萬元級的RTX 5080也相形見絀。 顯存容量直接提升100%。 AI本地部署需要海量顯存支持。

大語言模型在消費級硬件運行成為可能。

這將是革命性的突破。 價格可能上漲至3000元區(qū)間。

但性價比依然吊打所有競爭對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個人認為這個定價策略相當聰明。 臺北電腦展或成最佳發(fā)布時機。

各大廠商都在憋著大招。 英特爾需要先發(fā)制人。 保密協(xié)議讓合作伙伴三緘其口。

撼與科技的澄清聲明充滿戲劇性。 這種欲蓋彌彰反而坐實了傳聞。

Xe2架構的潛力被嚴重低估。

20個Xe核心配合大顯存如虎添翼。 游戲與生產力雙重優(yōu)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顯存帶寬達到608GB/s。 輕松應對4K分辨率下的復雜場景。

紋理細節(jié)和光影效果更加真實。 AMD和NVIDIA該如何應對? 8GB顯存配置突然顯得如此寒酸。

市場格局或將重新洗牌。 散熱設計面臨全新挑戰(zhàn)。 24顆顯存芯片的發(fā)熱不容小覷。

非公版方案可能百花齊放。 驅動優(yōu)化仍是最大變數(shù)。 英特爾需要證明其軟件實力。

穩(wěn)定性決定最終用戶體驗。 消費者該持幣觀望嗎? 這個決定突然變得異常艱難。

等等黨可能迎來最大勝利。 顯存容量競賽進入白熱化。 24GB只是開始而非終點。

這場戰(zhàn)爭才剛剛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