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新博弈

文丨林一白

近日,京東外賣宣布,4月22日晚8點19分,平臺外賣當日訂單量突破1000萬單。

值得注意的是,這距京東外賣單日訂單量破500萬僅過去了一周左右的時間,而從3月1日京東正式入局外賣行業(yè)算起,也不過兩個月的時間。

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京東外賣突飛猛進,最大的殺手锏是什么?

可能有人會說,是京東與美團硬剛,雙方打起“口水戰(zhàn)”帶來了潑天的流量。

是,但不完全是。

真正的武器,還得是京東從財務報表里掏出來的真金白銀。

按照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商戰(zhàn)最常見的打法,虧錢入場換注意力是基本操作。根據(jù)自媒體卓哥調研,京東每單外賣要虧10元,按目前每天400-500萬的訂單量,每天的虧損可能都在幾千萬的規(guī)模,一年下來的補貼更不是一筆小數(shù)。

事實也確實如此。

4月11日,京東正式上線百億補貼活動,平臺宣布將通過“全民補貼+爆品直降”的雙重機制,一年內投入超百億元,用以讓消費者享受優(yōu)惠,扶持商家。

然而,在這一活動推進的過程中,市場上開始出現(xiàn)另一種聲音。

4月25日,據(jù)重慶法治報報道,京東外賣再次調整“百億補貼”政策,所有補貼活動均要求商家分攤50%的成本,這已是該活動上線12天來的第三次調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據(jù)悉,從4月18日開始,便有商家陸陸續(xù)續(xù)收到京東總部的通知:原有平臺通用券(平臺全承擔)下架。新的百億補貼券,滿8減7,商家需要分擔補貼。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后,活動規(guī)則經(jīng)過調整,商家承擔的比例有所提升。據(jù)部分商家反饋,滿8-7的券中,商家承擔的部分從最早2元提升至3.5元。而在滿11-10的券中,商家則承擔5元,分攤比例都達到50%。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也就是說,在無形中,商家已經(jīng)被卷入這場規(guī)模龐大的消耗戰(zhàn)中。

但站在商家的立場上來看,通過巨額補貼帶動訂單量的增長,這樣的打法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商家。誠然,對于一些大的連鎖品牌來說,因為補貼造成的短暫成本上漲,或許能帶來長線的市場回報,但對于只將外賣平臺視為區(qū)域引流渠道的中小商戶、夫妻店來說,短時間的跟風補貼反而是一種負擔,后者很難長時間跟進。

可問題是,平臺間的競爭走向白熱化,已然不是商家可以左右的了。甚至從一些商戶的聊天記錄來看,已經(jīng)報名百億補貼的商家,很難自行退出。商家后臺似乎被鎖定,無法自行改價,按此發(fā)展,補貼之下,部分商家可能很快迎來盈虧轉折,其支出或將持續(xù)大于收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另外,一些參與其中的商家也開始有疑慮,當前低價引流、高補貼營銷,能否換來有長期價值的穩(wěn)定客流,還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眼下,有些商家已經(jīng)回過神來,甚至直呼:“馬上和美團扣點差不多了?!?/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若商家持續(xù)“出血”,最終還是可能會通過售價上漲的方式,將增高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出現(xiàn)這樣的局面,也是“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商家似乎只要不參加百億補貼,就可以避免一系列的問題。

但事情或許也沒有這么簡單。有商戶疑似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強行參與活動,以致出現(xiàn)“負收入訂單”的情況,商家結算界面的預計收入為-3.14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當然是一個極端案例,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主要是商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補貼,并出現(xiàn)了超遠距離配送,從而產(chǎn)生高額的配送費用,入不敷出。

但同樣需要反思,在當下更復雜的市場局面下,不合理事件的出現(xiàn),到底是平臺工作人員的操作失誤,還是外包合作商為了私利,坑害商家?目前不得而知。

只是從商戶提供的聊天記錄里看到,疑似“客服”和“商家入駐”的工作人員以“免費入駐”為由與商家接洽,他們是否從中謀利,同樣不得而知。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有一點似乎越來越明晰,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之下,被推向前線的商家,已然接下了大部分的“炮火”。

新博弈(ID:newgametheory)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來源、作者署名,違者必究

━━ 已入駐平臺 ━━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視頻號 已入駐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