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3歲的馬先生,在農村承包了一大片地種植紅薯、小米、梨子等,雖然操心比較多,但好在收益還算不錯。

他平常比較喜歡吃咸菜,尤其在冬天咸菜可以說是他家餐桌上的常客,除此之外他還有吸煙喝酒的習慣。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出現(xiàn)了胃部不適癥狀,起初并不嚴重,他也就沒放在心上。后來盡管癥狀不斷加重,出現(xiàn)了反復腹脹腹痛等癥狀,但他想著自己還年輕,也沒當回事兒。

直到后來嚴重影響了胃口,腹痛嚴重到影響了睡眠,他只好到了醫(yī)院就診,結果被確診晚期胃癌,且已經出現(xiàn)肝轉移

經過多學科聯(lián)合會診,醫(yī)生為他制定了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先是進行了胃癌根治術,之后為他安排了化療。

胃癌是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的一大高發(fā)癌癥,這是為什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胃癌為什么偏愛東亞人,尤其是中國人?

胃癌在全球范圍內都是屬于一個相對高發(fā)的癌癥,但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發(fā)病率卻十分不均衡,胃癌在歐美國家的發(fā)病率較低,但在東亞國家的發(fā)病率卻極高,尤其是中、日、韓三國。

根據國際癌癥機構發(fā)布的最新癌癥數(shù)據顯示,2022年全球胃癌新發(fā)人數(shù)和死亡人數(shù)分別是96.8萬人和66萬人,其中我國胃癌的新發(fā)和死亡人數(shù)分別是35.9萬人和26萬人,分別占全球的37和39%。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什么東亞國家尤其是我國患胃癌的人數(shù)這么多呢?

1、愛吃腌制食品

高鹽和腌制食品是胃癌的重要誘因。長期攝入高鹽食物會損傷胃黏膜,而腌制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可能轉化為強致癌物亞硝胺。中國、日本、韓國等胃癌高發(fā)地區(qū)都有食用咸魚、來面、泡菜等高鹽食品的傳統(tǒng)。中式咸魚更是被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一級致癌物”名單中。

2、新鮮的蔬果吃太少

我國有不少居民新鮮蔬果吃得太少,但新鮮蔬果中有很多維生素C,維生素C等營養(yǎng)物質有助于降低胃癌的發(fā)病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共餐制

中、日、韓等東亞國家用餐時基本上是共餐制,就餐時都是幾個人共用一桌菜,容易導致幽門螺桿菌的相互傳染。幽門螺桿菌會破壞胃黏膜,引發(fā)胃炎、胃潰瘍,增加胃癌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為什么日本胃癌高發(fā),死人人數(shù)卻很少呢?

日本雖然胃癌高發(fā),但日本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卻高達60%—80%,遠超美國和中國,日本在治療胃癌方面到底有哪些方法是值得學習呢?

首先是全民參與胃鏡“早篩”。早在1983年時,日本政府就明確立法要求40歲以上的公民每年去接受上消化道鋇餐造影篩查;1994年胃鏡檢查就成為了企業(yè)員工體檢的必選項目;如今,日本平均每五人中就有一人接受過胃鏡篩查,因此胃癌檢出率很高。

其次,根治幽門螺桿菌。2008年,研究證實根除幽門螺桿菌能將胃癌風險降低65%;2013年,日本將幽門螺桿菌治療納入醫(yī)保中,只用了四年時間就將胃癌死亡率下降了9.2%。到目前為止,日本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已從50%下降到了20%,但我國卻依然在40%—50%。

最后,推行全民“減鹽”運動。日本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開展減鹽運動,將原本每人每天食鹽攝入量超17克,降到了現(xiàn)在的12—13克,很好地降低了腦中風和高血壓的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美國作為曾經的胃癌高發(fā)大國,后來卻成為胃癌發(fā)病率最低的國家之一,其使用的兩個方法同樣經常被拿出來學習借鑒。

一方面是美國公共衛(wèi)生工作降低了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分餐制的進食習慣,避免了幽門螺桿菌的交叉感染;

另外一方面是工業(yè)化的發(fā)展讓冰箱得到了普及,可以更好地保鮮食物,加上人們多吃新鮮蔬果,少吃腌制食物,進而降低了胃癌風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身體出現(xiàn)5種表現(xiàn),或是胃癌到來的“信號”

早期胃癌癥狀不典型,很容易被誤診為胃炎、胃潰瘍等普通胃病,導致患者錯過最佳治療時機,一確診便是中晚期。

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有65%的胃癌患者在發(fā)病前都有超過四年的胃病史,建議胃病患者出現(xiàn)下面幾個癥狀,要引起重視,小心胃病癌變!

1、沒有規(guī)律的胃痛

普通的胃炎、胃潰瘍等胃病,發(fā)作時腹痛一般是有規(guī)律的,但如果出現(xiàn)沒有規(guī)律的腹痛癥狀,就要警惕胃癌作祟。

2、反復反酸、燒心

胃部會分泌胃酸,而食管是堿性的,一旦出現(xiàn)反復的反酸、燒心等癥狀,要警惕是胃內容物反流所致,小心胃癌作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3、上腹部有腫塊

上腹部如果摸到質地堅硬、擠壓起來疼痛的腫塊,要警惕是胃癌。

4、體重突然下降

短期內不明原因的體重突然下降,人明顯消瘦,可能是體內癌腫的信號。

5、不明原因的黑便

排除了藥物、食物等導致的黑便,不明原因的黑便要小心是消化道出血,警惕癌癥作祟!

如果經常有胃部不適癥狀,建議每一到兩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健康人群建議40歲后,每三到四年進行一次胃鏡檢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國胃癌高發(fā)可能與遺傳、經常吃腌制食物、新鮮蔬果吃得少、共餐制等原因有關。胃癌的預防大于治療,如果出現(xiàn)以上幾種癥狀,要警惕是胃癌作祟,一定要引起重視,盡早排查。

參考資料:
[1] 《世界上一半胃癌都在中國?原因竟然是……》.中國醫(yī)學論壇報今日腫瘤.2022年4月25日
[2] 《日本胃癌發(fā)病率全球第二,為何死亡率卻遠低于其他國家?答案藏在這三個細節(jié)里》.大連友誼胃腸外科.2025年3月18日
[3] 《胃癌曾是美國第一大癌,只用兩招就讓胃癌大幅下降!怎么做到的?》.健康時報.2020年9月17日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