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財富縮水:從“砍預算”到“砍身家”?

埃隆·馬斯克在2025年初高調進軍美國政壇,誓言削減政府2萬億美元財政支出,但百日未至,其個人財富已從4500億美元暴跌至約3000億美元,縮水幅度達三分之一。諷刺的是,他主導的“政府效率改革”僅實際削減1600億美元預算,其中超半數被曝為“幽靈節(jié)約”,而裁撤關鍵崗位(如禽流感防控、核安全維護)反而引發(fā)連鎖危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政治挫敗:官僚系統(tǒng)的“反噬”?

馬斯克的華盛頓之旅堪稱“查哪哪暴雷”:

  • ?農業(yè)領域?:裁員導致禽流感防控真空,加劇“雞蛋荒”;

  • ?國防領域?:軍費不降反升,被指“觸碰軍工復合體利益”后遭遇工廠爆炸等轉移視線事件;

  • ?社保系統(tǒng)?:審計遭遇“數字魔術”,節(jié)省金額真實性存疑。
    美媒稱,官僚體系通過“精密的反改革防護網”使其舉步維艱,甚至與財長耶倫在白宮爆發(fā)臟話沖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轉身離場:重返企業(yè)舞臺?

4月22日,馬斯克在特斯拉財報會上宣布,5月起將重心轉回企業(yè)管理。分析認為,這場政治實驗暴露了美國體制的頑固性——企業(yè)家式的“顛覆邏輯”在政府運作中屢屢碰壁。盡管馬斯克團隊宣稱“節(jié)省了1600億”,但《紐約時報》調查顯示,其中920億無法核實,余下多為裁崗引發(fā)的隱性損失。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輿論評價:一堂“血淋淋的課”?

  • ?支持者?:贊揚其敢于挑戰(zhàn)既得利益集團;

  • ?批評者?:指責改革“魯莽”,裁員“裁到大動脈”。
    這場風波被視作“硅谷狂人”與華盛頓規(guī)則的碰撞,最終以名利雙失告終。

注:本文綜合自多篇權威報道,事件背景截至2025年4月26日。

#馬斯克財富縮水至298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