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有書君

大多數(shù)醫(yī)生的培訓重點是治療疾病,但是如果換一種思路:

盡量預防癌癥,可以減少支出,避免藥物攝入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

營養(yǎng)與癌癥研究領域的先驅科學家瓦爾特·隆哥教授,同時也是《斷食抗癌法》的作者,向我們展示了30多年的研究成果。

介紹斷食作為一種營養(yǎng)學方法,如何助力于癌癥的預防和治療。

作者提出,眾多功能障礙和疾病,特別是癌癥的最大風險因素是衰老。

基于營養(yǎng)學原理,可以采取斷食、模擬斷食飲食和長壽飲食的方法,合理攝入營養(yǎng)物質。

他建議醫(yī)學研究者們把預防癌癥的注意力放在 “干預衰老”,或者更進一步,聚焦于延長人體的年輕期和健康期。

本書以真實的患者故事和權威的臨床數(shù)據(jù),向讀者介紹這種預防、治療癌癥新方法的非凡潛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什么說癌癥總是防不勝防?

癌細胞可以做到時間和空間上的持續(xù)增殖。

因為基因的突變,它們不遵守停止生長的命令。

因此,癌細胞具有侵襲性和轉移能力。

我們可能會了解到,如果染色體末端的端粒足夠長,就可以讓細胞繼續(xù)生成新的細胞。

癌細胞正是通過激活端粒酶,讓端粒保持足夠的長度,使得細胞持續(xù)生長。

此外,癌細胞還可以促進血管生成,通過血液流向腫瘤塊,為癌細胞提供能量,以便讓其持續(xù)擴散。

我們的人體有一種程序性的細胞死亡機制,目的是殺死受損細胞。

癌細胞卻可以拒絕死亡,阻斷這種機制,因此腫瘤塊中的一些細胞可以存活下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癌癥發(fā)病率息息相關的4種食物,你都在吃嗎?

1.堅果

據(jù)一份針對11.8萬人的研究顯示,大量食用堅果是有益的(每周最多5份),可以降低罹患包括癌癥在內的最常見致死病分風險。

每天食用5克堅果,與癌癥整體風險降低5%,胰腺癌風險降低6%,結腸癌風險降低25%,以及癌癥相關死亡率降低4%有關。

當然,我們必須注意黃曲霉素的污染,還需要了解有些人群對部分堅果具有過敏的可能。

2.大豆

大豆也是預防癌癥和潛在致癌作用相關的食物之一。

這里并不建議主要食用加工食品,因為里面通常含有大量的鹽。

同樣要注意過敏和不耐受現(xiàn)象。

3.酒精

較高的酒精攝入,與甲狀腺癌、非霍奇金淋巴瘤、腎細胞癌的風險相關。

酗酒者(每天喝半升以上的紅酒)患胃癌的風險高出20%。

重度飲酒者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增加9%。

4.有機食品

針對6.5萬人長達5年的跟蹤,攝入有機食品患癌概率會降低25%,其中對乳腺癌和淋巴瘤的影響尤為突出。

有機食品含有農藥殘留物的可能性更低。

常規(guī)作物中的農藥殘留物可能比有機食物中的殘留物高出4倍,有毒金屬鎘的濃度也更高。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何通過體育鍛煉預防癌癥?

結合《長壽飲食》和最新的國際指導方針,作者對體育鍛煉做出以下建議:

1.每周至少開展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或者每周75分鐘的高強度運動

一項有氧運動略微提高心率和呼吸頻率時,我們就認定其是中等強度運動。

中等強度運動中,可以說話,但不能唱歌。

高強度運動中,連說話都相當困難。

根據(jù)個人喜好,可以選擇游泳、跑步、室內運動自行車、騎行、園藝活動或體力勞動等。

2.每周至少兩次肌肉強化運動

典型的肌肉強化運動是借助器械或健身中心的杠鈴、啞鈴所做的運動。

當然,65歲以上的人群最好咨詢專家,找到適合當前年齡段、不那么極端的肌肉強化運動。

這類體育運動可以增加肌肉質量,增強骨骼強度。

如果身體狀況不佳,可以嘗試上下樓梯、走路爬坡、提購物袋。

3.關節(jié)靈活性訓練

在美國國家運動醫(yī)學院的指南中建議,每周至少有兩天進行主要肌群的靈活性練習。

主要分為動態(tài)練習和肌肉拉伸練習。

動態(tài)練習包括上肢的擺動和轉動,頭部或軀干的側向彎曲和旋轉。

肌肉拉伸包括頭部側向左右側,并保持每個姿勢至少十幾秒。

4.運動攝入

鍛煉肌肉后感到疼痛,是因為肌肉受損。

可以通過攝取蛋白質重塑肌肉,每餐至少30克。

另外,運動時會消耗水分和礦物質。

為了不損害健康,特別是心臟健康,必須補充水分和礦物質,有效的水分攝入量為每天補充2-2.5升水。

除了以上的預防性措施,作者瓦爾特教授還針對神經系統(tǒng)腫瘤、黑色素瘤、腎癌介紹了具體的斷食療法。

他認為,斷食療法能夠作為綜合性療法的一部分,讓患者開啟身體的抗癌能力,消除癌細胞,同時保護健康細胞。

患者在斷食時主動參與治療過程,會擁有更好的身心感受。

由此,患者有望戰(zhàn)勝體內的癌癥。

人這輩子,不管是獲得了金錢、地位還是名譽。

這些身外之物,與健康相比,都不值一提。

終其一生,我們都要學習善待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