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2183億美元身家,全球第二富豪拉里·埃里森再次結婚了,新娘不是硅谷名媛,不是好萊塢明星,而是一位來自中國東北小鎮(zhèn)的普通留學生——朱可人。

誰會想到,一封普通的感謝信竟能揭開一段豪門婚姻的秘密?這究竟是真愛,還是另一場精心策劃的“鄧文迪式”的傳奇?
2024年11月21日,密歇根大學橄欖球隊一封普通的感謝信,意外揭開了一段豪門婚姻的神秘面紗:信中感謝拉里·埃里森和他的妻子喬琳(朱可人)對球隊的慷慨捐贈。

新民晚報:80歲的全球頂級富豪又結婚了!33歲的華裔妻子啥來頭?
“忘年戀”、“金錢交易”、“野心勃勃”……各種標簽鋪天蓋地而來,媒體更是將她與鄧文迪相提并論,仿佛這段婚姻只是一場精心策劃的利益交換。
一個東北小鎮(zhèn)走出來的普通留學生,如何一步登天,成為全球頂級富豪的太太?
朱可人并非一夜之間飛上枝頭變鳳凰,她從小就是老師眼里的“好學生”,獎狀貼滿墻,18歲那年,她遠赴重洋,先就讀于巴德學院,后轉入密歇根大學攻讀國際研究專業(yè)。

在大學期間,她積極參與社團活動和實習,努力拓展自己的人脈圈,為未來的人生之路做好鋪墊,2013年,她搬進了甲骨文總部附近的公寓,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不久之后,她出現在埃里森的生活中,并逐漸成為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相識、相知到相愛,再到結婚生子,朱可人完成了從普通留學生到豪門女主人的華麗轉身。
值得注意的是,朱可人不只是埃里森的妻子,她還是他名下公司房產的持有人,她并非依附于埃里森,而是擁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和話語權。

她以自己的方式參與到埃里森的商業(yè)帝國中,那么究竟是什么驅使朱可人做出這樣的選擇?是愛情的魔力,還是利益的誘惑?或許,兩者兼而有之。
對更好生活的向往,對安全感的追求,以及對自我價值實現的渴望,共同交織成她人生選擇的復雜圖景。
在23歲的時候,埃里森就已經認識了自己的第一任妻子,最開始的時候兩人也像其他的新婚小夫妻一樣如膠似漆的黏在一起,但是后來慢慢的,埃里森身上的缺點就完完全全的暴露了出來。

他的前妻曾這樣評價他,埃里森是她見過最有魅力的男人,但是他們在一起的七年就像在坐過山車一樣。
其實在埃里森32歲之前,他基本上沒有什么積蓄,但是他卻熱衷于高消費,最終他的第一任妻子接受不了他的揮霍無度便選擇了離婚。
其實從第一任妻子抱怨他揮霍無度到與第五任妻子分居離婚,埃里森似乎一直在尋找一種理想的伴侶關系,卻又始終無法長久維系。

這或許與他內心深處對年輕和活力的渴望有關,他斥巨資進行醫(yī)美保養(yǎng),甚至為哈佛醫(yī)學院捐款研究長壽秘訣,這一切都表明他渴望抓住青春的尾巴,對抗時間的流逝。
財富帝國的背后
在朱可人身上,埃里森或許看到了他一直渴望的活力與新鮮感,一位來自東方文化背景的年輕女性,無疑為他帶來了全新的體驗。

新浪財經:80歲甲骨文創(chuàng)始人拉里·埃里森又結婚了!第五任妻子年僅33歲
而朱可人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花瓶”,她擁有自己的事業(yè)和獨立的思考能力,這與埃里森前幾任妻子有著明顯的不同。
或許正是這種獨特的氣質和共同的事業(yè)追求,讓埃里森在經歷了五次婚姻的失敗后,再次選擇步入婚姻的殿堂。

朱可人與埃里森的婚姻,如同一面鏡子,映照出當代社會多元價值觀的碰撞,一方面,人們對“忘年戀”和“豪門婚姻”充滿了質疑和批判,認為這背后充斥著金錢交易和不平等的權力關系。
另一方面,也有人對朱可人的選擇表示理解和尊重,認為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愛情的真?zhèn)我仓挥挟斒氯俗约呵宄?/p>
同樣是嫁給年長且富有的男性,鄧文迪被視為精明能干的“女強人”,但也有人批評她“機關算盡”。

33歲和80歲的結合,這樣的忘年戀真的很少見,也因此很少有人能夠理解他們兩個這么做的原因,甚至還有網友戲謔道:“如果不圖錢的話,難道是圖他年齡大不洗澡?”
結語
在當今社會,“成功”的定義早已不再局限于財富的多寡,而是更加多元化和個性化,有人追求事業(yè)的巔峰,有人渴望家庭的溫暖,有人則選擇追尋內心的平靜。

朱可人與埃里森的選擇,也提醒我們,與其對他人的生活指手畫腳,不如專注于自身,去探索屬于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幸福之路。
這段婚姻究竟是真愛還是交易?時間或許會給出答案,在聚光燈的背后,是兩個真實的人,他們也和我們一樣,在追尋著屬于自己的幸福。
文章信息來源
新民晚報:80歲的全球頂級富豪又結婚了!33歲的華裔妻子啥來頭? 新浪財經:80歲甲骨文創(chuàng)始人拉里·埃里森又結婚了!第五任妻子年僅33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