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表哥在美國洛杉磯買的房子,兩個車庫,前后花園,面積也是400多個平方,精裝修交付,含家電家具共花費80萬美金?!?/p>
深圳的@陳雅用羨慕的眼光講述表哥在美國買房經(jīng)歷,400多平米,560萬人民幣,相當于一平方才1萬多塊,我們這的三線城市價格也不過如此。
不過,@陳雅可能還不知道,我們買房和美國買房不僅僅是價格上的差異,還有所有權的不同。
比如,美國國土面積總共是982萬平方公里,除掉66萬平方公里的水面,土地面積大概是910萬平方公里,其中除了差不多1/3是上面老板的,其余剩下的就都是私人財產。

什么叫私有財產?
說白了就是,你在老美那買房,相當于土地上面和土地下面都屬于業(yè)主個人所有。
即:買房=房+蓋房子的那塊地。
還有產權,他們是——永久產權!
記得之前網(wǎng)上就有過這樣的報道,說老美那邊有個家庭在自己家的地下室挖到了什么古董,最后這個也歸業(yè)主所有,因為這塊地屬于他私人的。

那么,相比之下,咱們的情況可能就不一樣了,咱們買房要分土地和房子所有權的。不管你買的是什么類型的房子?普通商品房也好,別墅也罷,下面的土地永遠是屬于國家的,而且上面建的房子也是有產權年限的。
關于這一點,合同上寫的清清楚楚,而且房子的產權年限并不是你購房那一天算起,是開發(fā)商成交土地那一天算起。
所以,即使商品房產權寫著70年,但多數(shù)房子可能都無法居住到70年,畢竟很多房子都是開發(fā)商囤地之后建設的,即便他拍到地以后立馬建房,這中間也會有幾年的建造期。
所以很多人買房時都面臨著同樣一個情況,因為開發(fā)商拿地的時間比較久,有的房子你買來住進去,可能已經(jīng)過了十幾年產權年限。
像這種情況,拿到手的房子可能剩下只有60年左右。

那么現(xiàn)在有個問題,既然房子的產權只有70年,那70年到期以后,這些房子該怎么辦呢?我們的居住問題該如何解決?
就比方說現(xiàn)在的很多“老破小”,八九十年代建造的,到現(xiàn)在都有二三十年歷史了,剩下只有30年左右時間,到那個時候,難道房子要收回去嗎?
其實關于這點,民法典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房子產權到期后可以自動續(xù)費。換句話來說,房子產權滿了70年,如果要繼續(xù)使用的話,就得交錢。
交多少?
目前有個說法是一年的費用應該不會超過五位數(shù),但將來會不會有新的變化?這個就不好說了。
但起碼目前可以肯定一點,真正能夠住到70年的房子是比較少的,可能有的房子住了三四十年就已經(jīng)變成危房了,像這樣的房子,以后只能拆遷或者翻新改造了。

如何翻新改造?
第一,原地拆建
比如房子產權年限到了,經(jīng)過機構鑒定,已經(jīng)達到了危房標準,那么就會將房子拆除,在原有的土地基礎上進行重建。
這個跟開發(fā)商拆建還是有一定區(qū)別的,開發(fā)商拆遷是自己的規(guī)劃,但這種原拆原建相當于拆一還一,等于在原來的土地上,換了一個一模一樣的新房給到你。
不過像這種情況,在大城市比較常見,比如寸土寸金的地方,即便是拆了重建,也相當于換個輪回繼續(xù)“蝸居”。
第二,舊改
這種方式就相當于不必對房子進行拆除,只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改造,比如外墻重刷,水電管道更換,樓道加固,加裝電梯,增加停車位等等改造完以后,小區(qū)照樣煥然一新,瞬間舒適感倍增。
最后這種方式的結果就是,還是那條路,還是那個小區(qū),還是那個房子,啥也沒變。

第三,拆遷房票安置
這種方式是目前各地比較流行的,包括最近深圳也加入到了拆遷房票安置的隊列,就是拆完的房子不用給錢,給你一張房票,你拿著這個房票直接去到指定的開發(fā)商那里買房子,這也算是安置了。
這種方式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解決居民的居住安全問題,同時也幫助開發(fā)商上解決了庫存壓力,地方上因為財收緊張,也不用投入太多的貨幣補償,
所以這種方式也是目前各地最主流的,畢竟一舉多得嘛。

當然,住建部也說了,將通過貨幣化安置房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危舊房改造。
但是,有一點老破小業(yè)主要有個心理準備,以后的拆遷,實現(xiàn)一夜致富將機會越來越渺茫。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