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像咱們這歲數(shù)的人,跑步是不是還合適?我現(xiàn)在一跑步就喘,有時候腳也不太利索?!?/strong>
這話是陳叔在活動室里提出來的,他六十七歲,年輕時候是單位的籃球骨干,身體底子不錯。
退休以后想著繼續(xù)保持鍛煉,別人都說慢跑好,他也就開始堅持每天跑一圈。
但最近總覺得跑完之后不如以前那么輕松,甚至還會感到膝蓋緊、胸口悶,他有點拿不準,是不是年紀上來了,跑步這事反倒成了問題。

很多人到了六十五歲以后還在堅持慢跑,有的覺得狀態(tài)不錯,有的卻跑出了問題,慢跑是不是適合這個年紀,其實沒有一個統(tǒng)一答案。
它的好處大家都聽過,什么增強心肺功能、促進代謝、減輕體重,這些確實是成立的。
但風險卻被很多人忽略,尤其是當身體的系統(tǒng)已經進入老化階段時,跑步到底怎么跑、跑多快、跑多久、呼吸順不順,全都決定了它到底是鍛煉,還是負擔。
熱身這一點,最容易被忽視,很多老年人一到公園就開始跑,甚至剛下車、剛下樓梯就直接進入節(jié)奏。

年輕時這么干可能還能應付,但到了六十幾歲,身體的反應已經慢了,肌肉僵、關節(jié)緊,血管對運動的適應速度也降低。
如果在沒有熱身的情況下跑步,身體在短時間內從靜止進入高強度狀態(tài),心臟會感受到突如其來的負荷,血壓可能快速升高,容易引發(fā)心律不齊。
醫(yī)生反復說熱身重要不是隨口提的,跑前的五到十分鐘原地活動、慢走、原地抬腿、拉伸肌肉,都是讓身體逐漸喚醒的過程。
不僅是肌肉和關節(jié)需要預熱,心肺系統(tǒng)同樣需要過渡,如果連熱身都省了,就相當于逼迫一臺老舊機器突然滿速運轉。

哪怕表面看起來沒事,也是在悄悄透支,那些跑著跑著倒下的新聞,背后很多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熱身做得不到位。
除了熱身,速度控制也是關鍵,很多人有個誤區(qū),以為跑得越快效果越好,出汗才是鍛煉的標準??蓪夏耆藖碚f,慢跑的“慢”,是真慢。
超過某個心率閾值之后,心臟耗氧增加,反而失去了有氧運動該有的穩(wěn)定性,簡單來說,如果跑步時連話都說不出來、呼吸急促,那就說明強度過了。
跑得快不一定好,尤其是心臟有基礎問題的老人,一旦過度加速,容易誘發(fā)心絞痛、心律異常,甚至是心源性暈厥。

更別提有些人因為追求“成果感”,非要挑戰(zhàn)高坡、負重跑,這對膝蓋、踝關節(jié)來說也是種摧殘。
這個年紀的運動要追求的是“穩(wěn)定輸出”,不是“極限突破”,把速度降下來,控制在能一邊走一邊說話的狀態(tài),就是最合適的節(jié)奏。
還有一個大家經常忽略的問題就是跑多久,有些人跑起來就沒完沒了,非得湊個整數(shù)字,五公里、十公里才甘心。
這種“任務式”鍛煉非常危險,年紀大了,身體的耐受性降低,如果沒有充足的能量儲備和水分補給,長時間運動會導致電解質失衡、血容量下降。

跑得越久,脫水的風險越大,血液越稠,血壓波動越頻繁,最怕的就是出現(xiàn)心腦血管突發(fā)事件。
65歲以上人群最適合的慢跑時長是在30分鐘以內,每周3到4次為宜,如果超過這個時長,又沒有做好能量和水分管理,跑步反而對身體是一種負擔。
那些以為越跑越年輕的老人,其實是在用透支換成就感。科學鍛煉和情緒安慰是兩回事,前者要靠數(shù)據、感受和規(guī)律,后者則常常帶著一點盲目和冒進。
還有一點老年人很容易忽略,那就是鞋子的問題,腳上的裝備對年輕人可能是舒適度問題,對老年人就是安全和損傷的問題。

老了以后,足底脂肪層變薄,腳掌對地面的緩沖能力下降,如果穿著普通休閑鞋、布鞋甚至過時的舊跑鞋去跑步,等于讓足部直接承受地面反彈力。
這種力會沿著腳踝、膝蓋一直傳到髖關節(jié)和脊柱,久而久之,膝蓋痛、腳掌痛、腰痛全來了。
正確的做法是選擇專門的慢跑鞋,這個“專門”不是樣子貨,而是鞋底結構要有減震功能、鞋面支撐性強、鞋跟穩(wěn)定、足弓有支撐,同時還要透氣、不壓腳。
每個人的腳型不同,選鞋時最好親自試穿,不要貪便宜買地攤貨。一個好的跑鞋比幾次理療更有價值,穿錯鞋子跑步,就像穿拖鞋走山路,最后吃虧的一定是自己身體。

最后不得不說的,就是呼吸的問題,跑步的時候呼吸不對,影響的不只是耐力,還會直接加大心肺系統(tǒng)的壓力。
很多老人跑步時不自覺就憋氣或者急促喘氣,覺得自己越累越有鍛煉感,其實這是一個嚴重誤區(qū)。
老年人本來呼吸功能就開始退化,肺部的彈性下降,通氣量減少,如果呼吸不節(jié)奏,就會導致氧氣供應跟不上,血氧下降,容易出現(xiàn)頭暈、胸悶甚至暈倒。
正確的呼吸應該是有節(jié)奏、有深度的,跑步時應盡量采用鼻吸口呼的方式,節(jié)奏跟步伐配合,比如兩步一吸兩步一呼,讓身體保持穩(wěn)定的氧供。

還有一點很多人沒注意,就是呼吸頻率不該因為疲勞而變得紊亂,如果跑到一半突然覺得呼吸節(jié)奏被打亂,說明強度已經超過了身體可承受的范圍。
這時候就應該馬上減速,甚至停下來休息,而不是咬牙堅持,說白了,慢跑對老年人確實是一種好運動,但它好不好,不在于形式,而在于細節(jié)。
這些看起來不重要的部分,才是決定慢跑是否真正有益的關鍵,有的人看起來“堅持跑步十年”,但膝蓋壞了、心臟病也沒躲過去,歸根結底是跑法錯了。
而有的人每天就跑二十分鐘,速度慢得像散步,卻活得更穩(wěn),睡得更好、血壓也穩(wěn),這才是真正的區(qū)別。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若身體不適,請及時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關于慢跑是最好的鍛煉您有什么看法?歡迎評論區(qū)一起討論!
參考資料
[1]牟明.健身快走和慢跑鍛煉對老年人健身效益影響的研究[C]//湖北省體育科學學會.第二屆湖北省體育科學大會暨第五屆現(xiàn)代體育與軍事訓練發(fā)展學術論壇論文摘要集.華中師范大學體育學院2024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