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據(jù)被采訪人的敘述整理而成,涉及隱私,當(dāng)事人系化名,僅代表被采訪人的個人觀點。
站在安吉老房子的院子里,望著遠(yuǎn)處層疊的茶山,我總覺得恍惚。風(fēng)掠過院角的桂花樹,帶來絲絲清甜,這味道早已刻進(jìn)我的骨子里。誰能想到,當(dāng)年那個從上海靜安區(qū)弄堂里走出來的10多歲的小姑娘,會在這片青山綠水間,度過了整整 55 個春秋。

01
1964 年,我響應(yīng)號召,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車。那時候的我,懷揣著懵懂的理想,以為遠(yuǎn)方充滿了希望??烧嬲搅诵陆?,才知道什么是苦。在那片廣袤卻荒蕪的土地上,烈日炙烤著皮膚,風(fēng)沙常常迷了眼睛,每天都有干不完的體力活。在新疆待了 3 年半,父母心疼我路途遙遠(yuǎn)、生活艱辛,讓我回了上海??粗車S多知青探親回來就不再返回,我也有了新的選擇。
1969 年,經(jīng)人介紹,我來到了浙江安吉。剛到這里時,眼前的景象和上海截然不同。沒有熱鬧的街道、林立的商鋪,只有一片片的茶山和破舊的土坯房。我被分配到了大隊,住在分給我的土坯房里。那時的我才 20幾歲 歲,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心里滿是不安。但生活不會給人太多時間去傷感,第二天,我就跟著當(dāng)?shù)厝艘黄鸶苫?。采茶葉、拉勞動車,這些在上海從未做過的體力活,成了我生活的日常。
在安吉的日子里,我結(jié)識了我的丈夫,他是當(dāng)?shù)氐拇迕?,和我一起在田間勞作。共同的勞動讓我們漸漸熟悉彼此,在這片陌生的土地上,我們相互扶持,有了依靠。后來,我們結(jié)婚了,把戶口也遷到了安吉,真正在這片土地上扎下了根。婚后,我們一起把那間土坯房翻建成了平房,雖然簡陋,但那是屬于我們自己的家。
剛開始的日子很苦,和新疆相比,這里至少有飯吃,也算是一種幸運。安吉的茶葉聞名遐邇,可那時還沒有白茶,我們主要采摘的是綠茶。每天天還沒亮,就要背著竹簍上山,在茶園里一待就是一整天。手指被茶葉的鋸齒邊緣劃破是常有的事,可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干勁十足。慢慢地,我適應(yīng)了這里的生活節(jié)奏,也愛上了安吉的山山水水。這里空氣清新,環(huán)境寧靜,和上海的喧囂完全不同。
02
時光飛逝,一晃 55 年過去了。如今,我已是古稀之年,老伴在 2008 年因一場車禍永遠(yuǎn)離開了我,這些年,我一個人守著這間老房子,守著我們共同的回憶。孩子們都有了自己的生活,偶爾會回來看我。雖然一個人生活有些孤單,但看著周圍熟悉的一切,心里也覺得踏實。
常有人問我,在安吉待了這么多年,如今退休金能拿多少?說起來,我的退休金不算多,只有 3000 多一點點。雖然比不上大城市里一些退休人員的待遇,但對我來說,已經(jīng)足夠生活。在安吉,物價不算高,這些錢能讓我衣食無憂。平日里,我種種菜、養(yǎng)養(yǎng)花,偶爾和鄰居聊聊天,生活簡單而平靜。
每年,我還是會回上海看看。去曾經(jīng)住過的弄堂轉(zhuǎn)轉(zhuǎn),見見兄弟姐妹。只是如今的上海變化太大了,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曾經(jīng)熟悉的街道和建筑都變了模樣。在上海待不了幾天,我就會想念安吉的家,想念這里的一草一木。這里的山水、茶園,還有熱情的鄰居,早已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55 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從青春年少到白發(fā)蒼蒼,我把自己的一生都留在了安吉。這里承載著我的喜怒哀樂,見證了我的成長與衰老。退休金的多少,早已不是我最在意的事情。重要的是,在這片土地上,我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幸福,擁有了一段獨一無二的人生經(jīng)歷。我想,這大概就是命運的安排,讓我在安吉找到了心靈的歸宿,也讓我對生活有了更深的感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