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歐洲航空安全局突然放出一句話:“C919至少還得等三到六年?!边@不是一句簡單的通知,而是把本應2025年到手的適航證,生生往后推。甚至都沒有給出任何技術性解釋,仿佛一句話就可以決定一架國家級大飛機的命運。這一刀來得突然,太硬,也太熟悉。

歐洲那邊之前口口聲聲說要加強中歐合作,航空適航互認協(xié)議也簽得清清楚楚。2022年還公開宣稱要在2025年前完成C919的歐洲適航審查流程。結果這邊中國商飛剛剛提交了全部材料,流程推進順利,人家卻突然來一句“計劃不變,但不執(zhí)行”。一張嘴,三年就被抹掉。這不是耍賴,是赤裸裸的游戲規(guī)則改寫。
事情傳出來第一時間,我還以為是假消息。結果路透社已經(jīng)證實,歐空局明確告知中方:今年不會授予適航證。理由?模糊得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涩F(xiàn)實一點點拼起來,背后的棋局卻越來越清晰。前幾天歐洲議會剛通過新一輪對華關稅建議,美國那邊則在催促盟友“圍堵中國航空工業(yè)”。

細節(jié)更耐人尋味。一方面,歐盟代表團最近頻繁施壓,要我們加大采購空客訂單,尤其是A320系列。而與此美國在全球市場上的波音737 MAX遭遇多國拒收,尤其在亞洲和非洲市場頻頻出局。如果這個時間節(jié)點,C919成功拿下歐洲適航證,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在全球大飛機市場,中國將真正擁有一個和空客、波音并列的競爭者。這是他們不愿看到的。
看得出,他們慌了。波音的隱患不是秘密:自2018年起連續(xù)幾起墜機事故、質(zhì)量問題、生產(chǎn)缺陷,連美國國內(nèi)都已經(jīng)開始抵觸。而C919在國內(nèi)航線上,半年時間就完成了五萬多小時安全飛行記錄,乘客評價穩(wěn)定,航司反饋積極。明擺著的事,誰都看得出這款國產(chǎn)大飛機正在一步步走向國際舞臺。

可歐洲說等三到六年。這不是要查數(shù)據(jù),也不是要求補交資料。是直接封鎖進程。這不是審查,這是人為拖延。是把技術問題政治化,把市場競爭變成地緣施壓的工具。
不只是飛機這么簡單??纯唇衲甑闹袣W貿(mào)易博弈,就知道這場推遲背后隱藏的盤算有多深。歐盟想讓我們多買他們的車、葡萄酒和農(nóng)產(chǎn)品,又要我們在新能源車出口上讓步,同時希望我們再訂幾百架空客。他們很清楚,中國航空市場太大了,大到足以決定一家飛機制造商的生死。

別以為這是空口分析。2023年,中國商飛僅在國內(nèi)市場就接到近1200架C919訂單,基本鎖定未來十年產(chǎn)能。而一旦打開國際市場,尤其是歐洲適航這扇門,亞非拉隨之而動,將直接威脅波音和空客長期穩(wěn)定的市場份額。這種影響,是他們最擔心的。
所以問題不是技術問題。根本不是。這是典型的“你可以進步,但不能太快”,甚至不能超過他們預設的速度和軌道。
這不是第一次,也不會是最后一次?;叵肫饋?,從華為到中芯,從5G到光刻機,哪一次不是在快要突破的時候被“緊急叫?!保克麄儚膩矶疾皇且驗槲覀冏龅貌粚?,而是因為我們做得太對。C919現(xiàn)在面對的,是同樣的阻力。

但阻力不會讓我們停下。更不會回頭。C919不是一架普通的飛機,它是我們幾十年砥礪追趕后的成果。是全球少數(shù)幾個能獨立研制大飛機國家之一的象征。不讓進門,那就自己把門造出來。等三年、等六年,我們可以等。但他們是否能承擔三年、六年后中國航空工業(yè)真正騰飛的后果?
一句話,一紙通告,想要改寫中國大飛機的命運?沒那么容易。
這不是他們第一次推遲,但有可能,是最后一次成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