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劉秋鳳

定制路線,陪玩、陪聊還能幫你拍照……當下,隨著互聯(lián)網服務行業(yè)的細分和社交媒體的發(fā)展,陪伴經濟應運而生。有償“搭子”社交興起,“私人陪游”逐漸走入大眾視野。

這個“五一”小長假,一群年輕人正在一邊旅游,一邊賺錢。就“陪游”而言,他們沒有固定收費標準,有人單天收費500元,有人最高月賺1萬多元……

這是一份什么樣的新職業(yè)?真能一邊耍一邊賺錢嗎?對于游客而言,是否又會面臨消費風險?日前,記者進行了調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個“五一”小長假,一些成都的私人地陪表示,訂單很火爆

沒有固定收費標準

最高有人月賺超萬元

在陪游行業(yè),木舟舟才入行5個月。他平時僅在社交媒體上推廣自己招攬訂單,一般收費500元/天,不僅當向導,還要當司機,包含成都周邊200公里以內的里程。

“我5天都有預約了,雖然是小長假,但我沒有漲價。”木舟舟告訴記者,他入行不深,在社交媒體上經營得比較好的賬號,早就被提前約好了,價格收費標準可能也更高。

另一名陪游大彭坦言,自己的收費會略高一些,平均一個月可以賺1萬多元?!半m然沒有固定標準,但陪游的實際價差并不大。如收費太高,客人也不會找你。”大彭表示,例如油費、過路費,以及其他一些費用,都可以和客人協(xié)商,所以報價具有個體差異性。

大彭擅于營銷自己。他去年10月才開始入行做陪游,單子卻不少?!?月份,我推掉了10多個單子?!贝笈碚f,他原本“五一”也想給自己放個假,但他正在接待的客人是從4月28日一直玩到5月4日,時間線拖得比較長。

“定制化”陪伴

這兩種群體對陪游的需求量大

“我們的接單以家庭出行為主,其占比超過一半?!蹦局壑鄹嬖V記者,陪游的實用性很高,一方面自己有車,熟悉路線;另一方面對景區(qū)比較了解,可以附帶講解服務;還有一個吸引點是,不少陪游很擅長攝影,能提供相機拍照服務。

木舟舟的觀點也得到了大彭的支持。“最大的客戶群眾有兩種:一種是有小孩,一種是有老人的家庭?!贝笈碚f,雖然沒有具體的行業(yè)標準規(guī)定必須要幫客戶帶小孩、照顧老人。旅客更看重陪游對各個景點吃飯、停車、路線、擁擠時段等信息的熟悉度,以此獲得更加流暢和舒適的旅行。

木舟舟分享了一個案例。一名小姐姐和她的媽媽一起來成都旅游,但小姐姐有其他事情,不方便帶著媽媽,于是就把“遛父母”的任務交給了陪游?!懊總€人的需求都不同,陪游的意義就在于定制化陪伴。”

大彭將這種定制化陪伴定義為“朋友式陪伴”,給朋友出一份來成都逛逛吃吃的地道旅行攻略,并提供車輛和司機服務,以及其他零碎的,可協(xié)商的增值服務,例如看看孩子、陪陪老人。這和旅行團的業(yè)務并不沖突,是一項更為細分的賽道。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部分00后、90后從業(yè)者以兼職的身份存在

邊耍邊賺錢?

私人陪游很辛苦也亟需行業(yè)規(guī)范

不少人對陪游充滿好奇,一邊玩耍,一邊還能把錢賺了?

對木舟舟和大彭而言,他們卻認為這是一份辛苦錢?!拔以缟?點多起床,回到家已經11點左右。”木舟舟表示,陪游的工作時間非常長。大彭甚至用“磨人”和“焦慮”來形容這種狀態(tài)。

“單純看時薪,外行會覺得不錯。”大彭進一步解釋,雖然有行程計劃,但陪游要開車、講解、拍照……還要隨時根據游客要求調整,特別是遇到精力旺盛的游客,陪游從早到晚都處于高強度運轉的狀態(tài)。

目前,木舟舟把陪游作為兼職,大彭則想往全職發(fā)展?!叭绻贻p人有擇業(yè)空檔期,也可以來試試陪游?!贝笈肀硎?,當下,陪游服務作為一種新興的旅游服務模式,未來肯定會越來越規(guī)范。

四川省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旅游學院教務處副處長李智在今年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出現(xiàn)私人陪游這樣的行業(yè)需求,監(jiān)管部門應首先出臺相應的指導性政策,對私人陪游服務行為進行界定,明確服務標準,讓其有章可循。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社交媒體上,地陪接單者眾多

律師觀點:

有償“旅游搭子”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在社交媒體上,以“地陪”“陪游”等為關鍵詞,能搜索到不少帖子。除了從業(yè)者自己的帖子,也有不少消費者的吐槽貼。例如,某網友分享不愉快經歷:“花了600元找了個地陪,協(xié)商逛街拍照,全是排隊網紅景點,說p圖另外價錢……”還有人分享被逃單的經歷。

此前有新聞報道過一些陪伴服務涉及“擦邊”等問題,行業(yè)魚龍混雜,服務大多只是口頭協(xié)議,存在潛在法律風險。

四川分憂律師事務所主任王仁根認為,這種“旅游搭子”法律關系存在爭議,是服務關系、雇傭關系還是其他民事合同關系?因為雙方一般不會簽訂書面合同,一旦出現(xiàn)爭議尤其是安全問題,誰的權利誰的義務,誰在違約誰來擔責不好界定,存在著諸多不確定性。比起跟團游、購物游,體驗感可能是好了,但也可能陷入另一場旋渦之中。

王仁根認為,有償“旅游搭子”的出現(xiàn),本質上是“體驗經濟”與“零工經濟”的碰撞,既滿足了年輕人對個性化旅行的需求,又暗藏著法律與道德的灰色地帶。有需求就有市場,尤其是新興業(yè)態(tài)的涌現(xiàn),就業(yè)的多元化,有償“旅游搭子”只要不涉及擦邊等違反社會公德和治安的問題,就無可厚非。但最好規(guī)范化,如由第三方平臺專業(yè)運營,個人對個人的有償服務始終存在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