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題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年輕人,金店

看似“只漲不跌”的黃金市場正展現(xiàn)出極強的賺錢效應(yīng),當下的年輕人正代替當年的“中國大媽”沖進黃金市場,試圖挖掘出屬于自己的那一桶金。

撰文丨周隆斌

這年頭,中國年輕人對理財動輒就是“信仰”。

年初以來,隨著美股的大跌,年輕人對定投美股的信仰似乎在大幅崩塌,但黃金的狂飆,卻讓炒金正成為年輕人理財?shù)闹粮咝叛觥?/strong>

在社交媒體上,到處都是類似的討論:“年初100萬買黃金,現(xiàn)在能賺30萬!”“消費貸利率3%,黃金年漲30%,要上車嗎?”……

甚至有年輕人喊出:黃金就是我們這代年輕人的時代紅利,就像老一輩抓住了房地產(chǎn)紅利;00后請抓住最后的黃金上車機會!

于是乎,一些年輕投資者正通過消費貸、信用卡套現(xiàn)等方式購金,甚至出現(xiàn)抵押房產(chǎn)入場的冒險操作。

黃金,真的是這一代年輕人的“時代紅利”嗎?

01

01

4月底黃金價格高位回落后,五一假期期間一大批游客來到深圳水貝金展珠寶廣場“掃貨”,希望借此機會“抄底”黃金市場。印巴沖突升溫,5月5日-6日,黃金一掃頹勢,兩天漲近6%。新加入黃金市場的炒金客還沒來得及高興,今天(5月7日)國際金價早盤就突然急轉(zhuǎn)直下,迅速磨平了前一日漲幅。

想要弄清黃金還能不能上車,就需要先了解黃金價格波動背后的成因。

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黃金與美元脫鉤后,黃金價格開始獨立于主權(quán)信用體系之外。而黃金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財富和價值的象征,是全球公認的交易媒介,被視為“最后支付手段”。

正因如此,黃金擁有了避險屬性,成為對抗通脹與貨幣貶值的工具之一。

從理財?shù)慕嵌葋碚f,黃金所有的價值都來自價格波動。如果拉長時間軸可以發(fā)現(xiàn),本輪黃金價格轟轟烈烈的漲幅,可以追溯至2018年。

彼時初次擔任美國總統(tǒng)的特朗普在對外貿(mào)易策略制定上還比較“保守”,只是挑起了美國與中國的貿(mào)易摩擦。貿(mào)易摩擦最終沒有贏家,雙輸?shù)木置婧芸斐霈F(xiàn)。當年年末,美國經(jīng)濟出現(xiàn)衰退信號,美股道瓊斯指數(shù)12月下跌近9%,國際金價上漲的序幕正式拉開。

為了提振美國經(jīng)濟,美聯(lián)儲在2019年打開降息的大門,美債收益率下降,美元貶值。相比之下,黃金性價比提升,催動黃金價格繼續(xù)走高。

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快速席卷全球,全球經(jīng)濟活動一度停擺。市場避險情緒迅速升溫,世界主要經(jīng)濟體為了應(yīng)對疫情對經(jīng)濟產(chǎn)生的打擊,各家央行的印鈔廠晝夜不停地工作,導致疫情稍有緩和后全球通脹水平很快高企,國際黃金價格于當年7月首次刷新2011年來的高點。

2022年俄烏沖突、2023年紅海危機,全球地緣沖突加劇,黃金價格在歷史高位附近反復震蕩。歷史總是螺旋式上升,2024年全球央行再次進入降息周期;今年美國迎來特朗普2.0時期,并在全球到處樹敵,貿(mào)易沖突愈演愈烈。

“一頓分析猛如虎,漲跌全看特朗普”,財經(jīng)分析師們徹夜不眠寫出的稿子沒等發(fā)表,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一次隨意的更新就可以將其邏輯全部擊碎。對于黃金市場而言,似曾相識的場景再次出現(xiàn),一切仿佛是個輪回,黃金價格一路飆升。

看似“只漲不跌”的黃金市場正展現(xiàn)出極強的賺錢效應(yīng),當下的年輕人正代替當年的“中國大媽”沖進黃金市場,試圖挖掘出屬于自己的那一桶金。

02

02

“一身反骨”的年輕人總是對長輩的選擇嗤之以鼻,卻沒想到有一天回旋鏢會擊中自己的眉心。

2013年,《華爾街日報》首次使用“dama”一詞,代指大量購入黃金的中國投資者?!爸袊髬層咳朦S金市場震驚華爾街”的新聞被年輕人所調(diào)侃,真正賺錢的機會怎么可能讓所有人都知道?事實驗證了年輕人的猜想,隨后幾年黃金價格一蹶不振,“中國大媽”們很快被套牢。

十幾年過去,當初的年輕人逐漸步入職場,成家立業(yè)。開始與生活對線后,他們逐漸理解了當初“大媽”們的心情,理財成為了一個繞不開的話題。不想被各種理財產(chǎn)品“噶韭菜”的年輕人,將視線放到了黃金身上。質(zhì)疑大媽,理解大媽,成為大媽。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投資黃金的接力棒,被傳到了年輕人手中。

購買小金豆,是很多年輕人投資黃金市場的初次嘗試。一克一個的小金豆成本不算高,每個月拿出部分工資換成小金豆,攢錢的同時又能理一波財。金錢不再是賬戶中冰冷的數(shù)字變化,透明小罐中逐漸填滿的小金豆讓年輕人感受到了理財帶來的實感。

在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從不吝嗇自己的理財經(jīng)驗,紛紛在社交媒體中曬出自己的小金豆。哪家金店金豆更純?哪家金店發(fā)貨太慢?有關(guān)小金豆的種草、避雷帖成為熱議話題,為購買黃金理財增添了一份社交屬性。

隨著黃金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瓶中的小金豆不斷升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加入購金大潮中。《2023珠寶飾品行業(yè)趨勢白皮書》顯示,25歲至34歲的年輕群體是黃金消費主力軍,年輕人購金比例從16%增長至59%。

4月23日,上期所黃金期貨價格單日大跌4.55%。有些年輕人將其視作“倒車接人”,躍躍欲試準備加大對于黃金的投資,也有年輕人想起了“中國大媽”這個老梗,對于黃金的信仰不免有些動搖。

03

03

前車之鑒,后事之師。2013年涌入黃金市場的大媽們?nèi)绻茉陔S后幾年近40%的調(diào)整中堅定持有,到2019年才能看到希望的曙光,并于次年開始正式走上盈利的道路,前后大約需要7年的時間。

在黃金價格的歷史走勢中,動輒十年的盤整期也并不少見。因為黃金有避險屬性,所以黃金價格可以視作衡量全球市場情緒的風向標。市場對未來前景感到越不明朗,黃金價格就越高。

特朗普領(lǐng)導下的美國政府政策不確定性飆升,美元幣值穩(wěn)定性大打折扣。自1月20日特朗普重返白宮以來至4月30日,美元已下跌近9%,創(chuàng)下自1973年以來美國總統(tǒng)任期首100天最差表現(xiàn)。美元信用體系遭到挑戰(zhàn),全球金融市場格局可能重構(gòu),這是本輪黃金價格飆升的底層邏輯。

全球經(jīng)濟下行、通脹率高企、主要經(jīng)濟體央行降息、貿(mào)易沖突、地緣沖突......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在過去8年中輪番上演,美元信用體系可能崩坍更是此前市場完全不會為此定價的事件。

巴菲特說過:“如果你在牌桌上打了一圈牌,還沒發(fā)現(xiàn)誰是傻子,那么你就是那個傻子?!蓖顿Y本質(zhì)上是一個博傻游戲,等待未來有后知后覺的“傻子”,愿意以更高的價格購買我們手中的資產(chǎn)。

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未來還會有什么事件再次引發(fā)黃金價格上漲,讓更多場外投資者進場購入黃金呢?

如果最壞的情況發(fā)生了,亂世藏黃金,黃金的交易屬性將被大大降低,想要通過黃金盈利恐怕無從談起。

04

04

黑天鵝事件之所以稱之為黑天鵝,恰恰就在于其不可預測性。歷史就是用來反復刷新的,對于未來,誰都不能妄下結(jié)論。比起黃金價格未來如何波動這種充滿爭議的話題,有一個更加現(xiàn)實的問題擺在了那些購買小金豆的年輕人面前。

當年輕人從罐中取出小金豆,滿心歡喜地找到金店想要變現(xiàn)時,才發(fā)現(xiàn)金豆屬于工藝品,很多金店不予回收。好不容易找到愿意回收的店,卻由于金豆不純,其中摻雜著不少雜質(zhì),實際黃金克重大打折扣。黃金價格確實上漲了不少,財富卻未見得實現(xiàn)了增值。

這一點同樣體現(xiàn)在黃金飾品上,精美的黃金飾品既能夠佩戴提供情緒價值,又可以持有黃金坐享增值。并且,大牌的黃金飾品店對于黃金純度都有明確標注,價格也十分透明,其中涵蓋了黃金克價和加工費。前陣子因為線下門店排隊購金人數(shù)太多屢上新聞的老鋪黃金,在加工費方面的溢價則更加高昂。

更要命的是,這些黃金飾品在回收時面臨著較大的折價。從投資的角度來說,購買黃金飾品時其回收價值就要折損30%左右,足以抹平去年黃金大牛市期間,金價一年的漲幅。

當然,去銀行購買投資金條折價帶來的困擾就要小很多,購買與回收之間的差價可以控制在3%左右。只是大部分銀行最小規(guī)格的投資金條為10克,最小也低不過5克。也就是說,以現(xiàn)在黃金克價計算,至少需要4000元以上,10克的金條價格接近萬元,投資門檻較高。而且,還不是想買就能買到。現(xiàn)在“購金熱”下,不少銀行的投資金條都處于售罄狀態(tài),想要購買還得提前預約。

購買黃金類金融產(chǎn)品起買價格倒是會大大降低,一些黃金類ETF甚至可以做到1元起購,甚至在支付軟件中就可以購買,還不用開設(shè)專門賬戶。問題在于,這些產(chǎn)品如何與黃金價格掛鉤藏在數(shù)十頁產(chǎn)品介紹中,其中充斥著大量專業(yè)名詞,就連申贖方式都需要仔細研究一番。

至于購買黃金期貨就更加復雜了,開戶期貨商的選擇、多空雙方的交易規(guī)則、交易軟件的使用方法......這些都得從頭學起。

理財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購買黃金看似簡單的理財“餡餅”背后,是種種參與黃金投資的陷阱。

05

05

今年黃金價格上漲了近30%,足以覆蓋通過任何正規(guī)渠道借款產(chǎn)生的利息。在黃金市場連續(xù)多年的賺錢效應(yīng)下,如今有不少年輕人就像鯊魚嗅到了血腥味一樣,蜂擁進入黃金投資領(lǐng)域。一些膽大的年輕投資者用信用卡、消費貸等方式,借錢購金,就是希望借此機會“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且不論使用貸款炒金是違規(guī)的行為,隨時有可能被貸方抽貸,采用杠桿形式進行投資,本身會對投資者個人承受能力形成極大考驗。一旦黃金價格下跌,給投資者帶來的心理壓力將會成倍放大。

不用杠桿資金進行投資,是千百年來無數(shù)投資者在各種市場用血的教訓為后來者換來的寶貴經(jīng)驗。只可惜,在高回報投資的誘惑下,很多時候這都被置若罔聞。據(jù)《每日人物》報道,在這一輪黃金牛市的行情里,就有一批被大規(guī)模收割的年輕人(見《第一批追高黃金的年輕人,已經(jīng)虧麻了》)。

“中國大媽”們當年折戟黃金市場,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對風險因素的忽視。任何投資都不能只看到魚餌,看不見其中包裹著的魚鉤。這一條原則不光適用于今天的黃金市場,更適用于所有投資領(lǐng)域。

*本文為冰川思想庫原創(chuàng)文章,未經(jīng)授權(quán)禁止轉(zhuǎn)載,否則追究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