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研一年了,我還在為實驗樣本出差奔波。原因是導師丟過來的研究課題不是啥普通植物,而是在野外幾乎絕跡,連名字都很神秘的稀有物種??粗刻臁盖笃兴_拜祖宗」才養(yǎng)出來的一點點小嫩芽,我著實犯了難。畢竟這些稀有物種的樣本非常珍貴,實驗一直不知道怎么推進,沒有試錯空間。

可沒想到,導師看到我的「小芽」竟然喊實驗室所有人圍觀,并且指導我說「面對珍貴樣本,常規(guī)、基礎技術行不通,你采用基因組學、細胞組學和時空組學技術,這些都是動植物領域應用十分前沿的技術,top 期刊發(fā)了很多」。

近年來,基因組學(DNA Omics)、細胞組學(Cell Omics)、時空組學(Spatial Omics)、質譜(Mass Spectrometry)等多組學技術在動植物領域的應用具有重要作用。

基因組學:全面分析動植物基因組,揭示基因與性狀、疾病關系,助力精準育種和疾病防控。

細胞組學:單細胞水平上獲取多組學信息,深入理解細胞功能和分子機制。

時空組學:結合細胞位置信息,提供高時空分辨率的生命觀察,推動動植物發(fā)育、演化和環(huán)境適應機制研究。

蛋白質組學及代謝組學技術:可全面分析生物體內的蛋白質表達和代謝物變化,結合多組學關聯(lián)分析結果,從而多維度深入理解生物體生理功能和調控機制。

DCSM 多組學技術的結合,為動植物科學研究提供強大工具,推動解決遺傳性疾病、改良農(nóng)作物、保護瀕危物種及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為幫助科研工作者們全面系統(tǒng)地了解 DCSM 多組學技術,并利用其展開創(chuàng)新研究,取得更有影響力的科研成果,7 月 17 日至 18 日,華大科技特邀 4 位動植物領域專家,與大家分享頂級期刊發(fā)文的科研思路,揭秘高分研究案例,共話精彩,助力動植物研究。精彩紛呈,敬請期待!

直播期間,嘉賓也將就線上提問進行解答互動,點擊預約提前鎖定直播間。

內容策劃:沈佳鈺

內容審核:朱超敏

題圖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