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善之家,必有余慶。
無德之家,必有余殃。
李嘉誠家族積累一生的財富,很可能會因這一次的無德之舉打了水漂。
20多年前的一件事就已給李家敲響了警鐘。當時李嘉誠做了應對,保住了長和。這次港口交易引發(fā)的風波,外人看來,不過是輿論洶涌,對李家的長和集團來講,那是如海嘯一般,一個不慎,整個家族都要被拖入萬丈深淵。

生意分大小。
做小生意,叫生計。賣個菜,擺個攤,這種生意,最重要的是賺錢,一家老小都靠著這點生計活下去呢,不賺錢怎么能行呢。
生意做大了,叫事業(yè)。引領一個行業(yè),甚至創(chuàng)造一個行業(yè),這種生意,賺錢就是其次了,重要的是福蔭子孫。
錢多到一定程度,就是數字,花是花不完的,卻可能被子孫一朝敗盡。
《易經》中所說“積善之家,必有余慶”并非神神道道的迷信之言。對生意人來說,老祖宗總結千年的智慧,盡在這八個字中。

李嘉誠有兩個兒子,長子李澤鉅,次子李澤楷。2018年李嘉誠退休時,將家族的生意全部交給了長子李澤鉅。只給了李澤楷相應的現金,讓他脫離家族,獨立發(fā)展。不參與長和集團的任何決策。說好聽了,這叫給他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說不好聽了,這就是“驅逐出家門”。
李嘉誠在多個公共場合談起這次分家,都一再強調“公平合理,讓兄弟二人有手足可做”。可是,如果真的公平合理,需要一再強調嗎?
越沒有什么,才越強調什么,這是普通人都懂的道理。

李嘉誠做出這種選擇的原因是什么呢?要從發(fā)生在二兄弟身上最有代表性的事講起。
1996年,李澤鉅被張子強綁架,李嘉誠花了10.38億贖回了兒子,這是大家所熟知的。
李嘉誠在這件案子中展現的冷靜和談判技巧被大肆宣揚;綁匪張子強因“迷信”退回200萬的細節(jié)刻畫的也足夠傳神。綁架案的另一個主角——李澤鉅,卻被刻意的忽略了。
因為在這起綁架案中,用一個詞就能把李澤鉅講完了——配合。配合綁匪行動,配合綁匪給家里打電話,配合綁匪告訴家里不要報警。
這是媒體美化后的說法。
實際上就是,他怕了,綁匪讓他干啥他就干啥。
從事后傳出他得了幽閉恐懼癥也可以知道,當時的他,確實被嚇破膽了。
但長遠來看,這次的綁架對李澤鉅來說并不是壞事。

話分兩頭,再說李澤楷。
1999年,李澤楷投資110萬美元,獲得了騰訊20%的股份。持有兩年后,以126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南非MIH集團。盈利超10倍。為此,李澤楷一度沾沾自喜。
可當把眼光放長遠時才知道,當時賣出的股票放到現在,比整個李家的總資產也不遑多讓。
騰訊當前的市值逼近5萬億港幣,20%的騰訊股份,那是足足一萬億港幣。整個長和系現在的市值也就1.1萬億港幣。李澤楷親手葬送了讓李家資產翻倍的機會。
這件事徹底斷絕了他繼承家族產業(yè)的機會。

為什么這么說呢?
因為李嘉誠篤信風水命理之道。
小到辦公室布置,給兒子起名,大到為亡妻所建的“莊明月樓”,李嘉誠都融入了風水命理元素。
前面說,李澤鉅被綁架不是壞事,李澤楷投資賺了十倍卻葬送了繼承家產的機會,就是因為李嘉誠對命理的深信不疑。
李澤楷沒有守住那份足以讓家族資產翻倍的福運。
李澤鉅卻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這就是李嘉誠分家時,讓有“后?!钡睦顫赦犑刈¢L和,讓握不住資產的李澤楷出去闖蕩的原因。

這一次,李家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而把李家送到風口浪尖上的,是李嘉誠自己還是如今掌管長和集團的李澤鉅,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保住長和,如何保住李家。不要因為一次的無德之舉,葬送了李家?guī)资攴e累的家業(yè)。
在“大國博弈”的背景下,一句“普通的商業(yè)行為”是解釋不了這次的港口交易的。
一條道走到黑?和貝萊德交易后遠走美國?
幣安創(chuàng)始人趙長鵬在美國多次被勒索,最后鋃鐺入獄的例子已經證明,放棄國籍,去了美國,千億身價也不過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停止交割!將港口交于國家管理,是當前李家唯一的出路。
霍英東靈柩覆蓋國旗,極盡哀榮,子孫得國家庇佑。任正非女兒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押,經國家全力交涉,終被接回國內。這些例子也已證明,中國會善待所有和國家站在一起的企業(yè)家。
這樣的兩條路擺在面前,并不難選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