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事,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資治通鑒》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同事把爛攤子推給你,你咬牙接下;
領導半夜發(fā)微信布置任務,你秒回"收到";
親戚道德綁架你借錢,你默默轉賬...
然后呢?
你成了同事眼里的"老好人",領導心中的"軟柿子",親戚口中的"提款機"。
《資治通鑒》記載:
曹操年輕時在洛陽當官,被權貴當眾羞辱卻不敢反抗。
后來他回憶說:"吾昔日之忍,非不能也,實不敢也。"
但就是這個"不敢"的曹操,后來敢挾天子以令諸侯,敢殺名士 歷史告訴我們: 忍讓換不來尊重,妥協(xié)贏不了利益。 成年人的世界,結仇比結盟更需要勇氣。 1 為什么你總是害怕沖突? 因為你被馴化了。 《資治通鑒》開篇就講:春秋時期,周天子不斷退讓,結果諸侯越來越放肆。 司馬光點評:"禮之不行,自上犯之。"——規(guī)矩壞了,都是從上面先壞的。 從小父母告訴你:"要聽話"; 上學老師教育你:"別惹事"; 職場領導PUA你:"顧全大局"... 于是你學會了: - 被插隊不敢吭聲 - 被甩鍋不敢反駁 - 被占便宜不敢翻臉 但真相是: 越怕沖突,沖突越找你。 《資治通鑒》記載:東晉時,大臣王導一味忍讓權臣王敦,結果王敦得寸進尺,差點滅了他全族。 記?。?/p> 別人怎么對你,都是你允許的。 高段位的人,都把沖突當工具 2 "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蓋必有所由起。"——《資治通鑒》 (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的起因) 真正的高手,都擅長"戰(zhàn)略性沖突": 1. 唐太宗"玄武門之變" 《資治通鑒》詳細記載: 2. 張良"借箸代籌" 劉邦想分封六國后人,張良直接拿筷子在桌上畫地圖:"陛下想重蹈項羽覆轍嗎?"一頓操作讓劉邦幡然醒悟。 3. 商鞅"徙木立信" 在城門口放根木頭,說誰能搬走賞十金。沒人信,加到五十金。有人試了真給錢——從此變法暢通無阻。 看懂了嗎? 沖突不是情緒發(fā)泄,而是權力博弈。 就像《資治通鑒》里那句話: "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 翻譯成人話: 好人越退讓,壞人越猖狂。 三步教你科學"撕逼" 3 第一步:立人設 《資治通鑒》記載:戰(zhàn)國時,魏國大將吳起給士兵吸膿瘡,士兵母親卻大哭:"他爹當年就是被吳將軍這樣感動,戰(zhàn)死沙場。" ——立人設要趁早。 同事第一次甩鍋時, 就要拍桌子:"這鍋我不背!" 人性就是試探底線。 你退一步,他就進十步。 第二步:找盟友 《資治通鑒》寫漢武帝推"推恩令":讓諸侯把封地分給所有兒子。結果諸侯越分越小,再無力對抗中央。 職場斗爭黃金法則: 拉攏大多數(shù),打擊極少數(shù)。 第三步:留證據(jù) 宋太祖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前,先讓石守信等人自曝貪污把柄。《資治通鑒》評:"此所謂制其命而不傷其名。" 現(xiàn)代職場生存術: 微信記錄保存好,會議錄音隨時備。 記住這個公式: 態(tài)度強硬+手段合法=無敵 哪些沖突必須躲? 4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資治通鑒》 不是所有架都值得打。 1. 和蠢貨較勁 《資治通鑒》寫唐憲宗時,有個縣令和乞丐吵架,最后被乞丐當街打死。司馬光點評:"與小人爭,雖勝猶辱。" 2. 和上司硬剛 三國時楊修怎么死的? 非要拆穿曹操的"雞肋"口令。 《資治通鑒》說:"聰明反被聰明誤。" 3. 和親人算賬 《資治通鑒》記載:南朝劉宋時,皇子們?yōu)闋幓饰换ハ鄽垰?,最后全族滅絕。 血親之間,贏就是輸。 總結: 和利益相關者爭對錯, 和無關緊要者裝糊涂。 真正成熟的人,都敢給關系畫句號 5 "君子絕交,不出惡聲。"——《資治通鑒》 《資治通鑒》記載:范雎被魏國宰相羞辱,逃到秦國當丞相后,非要魏國送來宰相的人頭。 司馬光點評:"怨毒之于人甚矣哉!" ——仇恨太深,不如早斷。 看看那些活明白的人: - 董明珠和親哥20年不來往(因拒絕安排親戚進格力) - 俞敏洪果斷踢走元老(新東方轉型時) - 張一鳴關停內涵段子(哪怕?lián)p失上億) 成年人的斷交,不需要儀式感。 不回復就是態(tài)度,不聯(lián)系就是答案。 《資治通鑒》最后一卷寫道: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人際關系也一樣: 該翻臉時別猶豫, 該絕交時別心軟。 最后送你五條生存法則(文末彩蛋) 1. 學司馬光"破缸精神" 《資治通鑒》主編司馬光小時候砸缸救人,被贊"智勇雙全"。 職場啟示: 遇到系統(tǒng)性壓迫,就要有砸破舊規(guī)則的勇氣。 2. 記住房玄齡的"三不原則" 唐太宗宰相房玄齡從不做三件事: 不接匿名舉報、不傳閑話、不斷絕他人后路。 現(xiàn)代應用: 撕破臉要光明正大,絕不背后捅刀。 3. 用韓非子的"矛盾論" 《資治通鑒》記載:韓非子說"矛與盾不可同世而立"。 實操心法: 找準對手最自相矛盾的說辭,一擊必殺。 4. 效仿諸葛亮的"七擒之道" 對真正的人才,可以七擒七縱; 對職場小人,一次機會都不給。 5. 牢記司馬光的終極忠告 "君子挾才以為善,小人挾才以為惡。" ——能力是刀,要握在自己手里。 關注我的讀者都在偷偷做三件事: 1. 把《資治通鑒》當職場教科書 2. 給這篇文章點"在看"設置成僅同事可見 3. 收藏備用(下次被欺負時直接翻出來看) 現(xiàn)在,輪到你了: 你用過最解氣的反擊方式是什么? (快來評論區(qū)分享你的"高光時刻") 記?。?/p> 當你開始享受沖突, 你才真正坐上社會的牌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