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學科融合,提升教研質量,打造高效課堂,4月2日下午,蒙城縣三義路小學開展了主題為“跨越界限,研出精彩”語文教研活動。全體語文教師參加活動。

一年級語文教師李茜以《荷葉圓圓》與美術學科融合為例,進行無聲上課。課堂上李老師創(chuàng)設情境“夏日小畫冊”,本課作為畫冊中的一幅畫呈現(xiàn)給學生,隨后展開了三個小活動,在第一個活動“夏日荷圓”中通過夸一夸荷葉,夸一夸荷花,對文中“荷葉圓圓的,綠綠的,亮亮的”這句話的學習,老師在黑板上運用簡筆畫呈現(xiàn)大小不同的荷園,讓學生嘗試畫一畫;第二個活動“荷塘書法展”中關注“木”字撇的變化來寫好“機”和“朵”兩個生字;第三個活動“荷塘玩?!保ㄟ^課件展示和貼一貼,關注動作來讀好句子。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與美術學科相結合,運用美術課上學習的勾畫線條的方法,把文中大荷葉的樣子畫出來。講解完課文之后,讓孩子繼續(xù)豐富畫作,并完成荷塘美景的創(chuàng)作。這樣的課堂不僅提高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同時也培養(yǎng)了他們對語文和美術學科學習的興趣。

四年級語文教師徐夢云以《海上日出》與美術、信息技術學科融合為例,進行無聲上課。徐老師將語文和美術學科進行整合,課堂首先展示《暢游手冊》和《荷蘭展板》引入新課,呈現(xiàn)出了文和畫融為一體的美好意境。視頻展示《海上日出》,強調關注日出時太陽位置、顏色、亮光的變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讓孩子完成示意圖,談自己的感受,最終和作者產(chǎn)生共鳴: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通過以圖配文,幫助學生把美的感受上升到了美的認識,美的創(chuàng)作,老師的板書也是一種藝術美,加深了學生的審美感受,提升審美能力。在語文課中融入美術元素,使色彩、圖像、語言、文字融為一體,給學生多方面刺激,讓他們在邊讀、邊畫、邊思中學語文,樂學、善學,有力地調動了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年級語文教師韓笑以《亡羊補牢》與心理健康教育學科融合為例,進行無聲上課。三年級語文教師于影以《剃頭大師》科學、音樂學科融合為例,進行無聲上課。
“跨”越界限,“研”出精彩,本次學科教研活動不僅是一次思想的碰撞與智慧的交流,更是一次心靈的觸碰與成長的見證,它讓我們看到了跨學科學習的無限魅力與廣闊前景,也讓我們對未來的教育充滿了期待與憧憬。
(曹愛芳 楊芳)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