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yǎng)生大半年,結果查出“肝腫瘤”?
50歲的許叔熱愛養(yǎng)生,半年前聽說“三七”、“決明子”等中藥可以養(yǎng)生保健,有益健康,于是長期服用不曾間斷。
半年后,許叔自信滿滿去體檢,結果卻是晴天霹靂。
許叔體檢后,竟然查出了肝臟彌漫性腫塊,醫(yī)生高度懷疑是腫瘤,建議進一步進行肝臟穿刺或準備手術。
還好有驚無險,最終結果顯示不是惡性腫瘤。
醫(yī)生通過詢問許叔最近的服藥情況,結合核磁共振檢查結果分析后,推斷正是許叔服用的這些中草藥,引起了肝小靜脈損傷,影像學上看起來像彌漫性腫塊,必須立刻停止服用。
許叔得知不是腫瘤后,松了一口氣,但他不明白,為何用中藥養(yǎng)生會傷肝?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常見中藥也不能亂吃
很多人誤以為,中藥是純天然的,吃了有病治病,沒病養(yǎng)生,但是真的是這樣嗎?其實不然,中藥不對癥,過量服用,不但不治病,還傷身。
比如,土三七含有吡咯烷生物堿成分,長期服用土三七,易出現肝小靜脈閉塞癥,導致出現肝臟損傷。玫瑰靈芝泡水并不適合體質偏熱者,也不建議在夏天飲用。
石斛養(yǎng)生需要看體質,陰虛火旺的人可以嘗試一下。黃芪有補氣功效,但是可能會出現高血壓、食欲不正等副作用,長期服用可能會影響脾胃。

吃藥需恰到好處,有人說,有病治病,沒病防身,這是錯誤的觀點,是藥三分毒,能不吃藥盡量不要吃,對于中藥,我們需要了解其三個原則。
原則一,“中病即止”。因為中藥的使用也要講究量,過量使用,也會產生毒副作用。
原則二,好方子并不適合所有人。因為人體的差異性很大,醫(yī)生都是根據每個人的癥狀開藥,其他人看到藥方不可輕易嘗試,否則可能會適得其反。
原則三,老人用藥要小心。因為很多老人本身都有一些基礎性疾病,盲目用藥對身體會造成傷害。如果同時服用五種以上的藥物,毒副作用會大大增加。而人到80歲之后,肝腎功能下降,吃藥要更加注意。

二、中藥真的會“傷肝”嗎?
近年來,吃中藥導致肝損傷的時間屢見不鮮,這不但危害人體健康,同時還對中藥的發(fā)展造成很大的影響。
藥物導致肝損害的機制大致有兩種,一種是藥物還有它的代謝物對肝臟直接造成危害,這主要是和中藥的種類以及服用的藥量相關。其二,是人體對藥物的特異反應有關,簡單點就是說和人體的體質相關。

除此之外,湖南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張濤表示,導致中藥食用之后出現肝損傷的原因還有以下幾點:
一是偏方、秘方等監(jiān)管不嚴謹。比如很多農村鄉(xiāng)醫(yī)、江湖郎中等無資質行醫(yī),不根據中醫(yī)理論進行用藥,藥物混雜,經常出現有毒藥物或者是藥物劑量超高的情況。
其次是中藥材質量問題。比如是不是地道的中藥材,工藝是否正確,中藥的生長、加工、儲存、運輸等過程中藥材是否受到污染,中藥中的重金屬、農藥等是否超標等。
第三,同名中藥誤用,或者是偽品混用。比較常見的就是三七,如經常報道導致肝衰竭的一般都是土三七,經常被誤當田三七使用。
除此之外還有患者自身因素。如果本身患有慢性肝病、嗜酒、肝功損傷等,這類患者的藥物性肝損傷相對更嚴重,發(fā)生死亡或者是肝衰竭的可能性很大。

三、5種中藥尤其要當心,別亂用
在2020年版《中國藥典》中,對83種有潛在毒性的藥物進行分級,其中31類屬于低毒性藥物,42類屬于中毒性藥物,10類屬于劇毒藥物。在這83類中藥中,最為常見的就是何首烏、補骨脂、雷公藤、大黃等。

是藥三分毒,這句話適用于西藥,同樣也適用于中藥,除了藥物本身所含的毒性,中藥不規(guī)范合理使用也是導致肝損傷的重要因素所在。下面常用的五種藥物,用藥要當心。
苦參:苦參的主要作用就是清熱燥濕,有的人選擇長期服用苦參片治療濕疹。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苦參只適合治療濕熱蘊蓄下焦所導致的濕疹,擅自服用很可能會導致出現肝損傷。
白果:白果就是銀杏樹所結的果實,具有止咳、平喘、潤肺的功效。但是,未經過炮制的白果中含有有毒成分銀杏酸、苦杏仁苷等,服用過多會導致出現腹脹,情況嚴重可能會導致肝中毒。

番瀉葉:番瀉葉的瀉下作用不錯,但是更適合急性便秘人群。如長期過量服用,會損傷肝臟。除此之外,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番瀉葉。
何首烏: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總局發(fā)布,提示何首烏有導致肝損傷的風險。在使用何首烏之前,一定要經過炮制,沒有炮制的何首烏含有蒽醌衍生物大黃酚,食用之后會對人體產生毒性,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會傷到肝臟和刺激腸道充血。建議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
艾葉:中醫(yī)認為艾葉有調經驅寒、溫經止血的效果,但其不能長期大量服用。艾葉中含有水溶性物質和揮發(fā)油,如果長期使用會對肝臟造成損害,嚴重可能會出現肝硬化。

四、避免吃藥傷肝,牢記4點
盲目服用藥物不但起不到治療疾病的作用,還可能造成肝損傷,想要避免吃藥傷肝,這四點必須要牢記。
1.正規(guī)渠道購買,了解成分與風險
我們在選購藥物的時候,要選擇正規(guī)途徑購買,如果隨便購買路邊所謂的“百年何首烏”等藥物,因為藥物的加工不當,導致藥物殘留過多的重金屬以及農藥等,服用之后會導致肝損傷。除此之外,在用藥前要詳細的了解中成藥的成分以及存在的風險,如果不清楚,要詳細咨詢藥師。
2.不要當成保健品長期用
不要輕信廣告,不遵醫(yī)囑長期服用中藥或者是不合格的保健品,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如果身體不舒服需要服用藥物,要咨詢醫(yī)生。

3.喝酒不吃藥,吃藥不喝酒
喝酒、吃藥都會對肝臟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傷,如果二者同時進行,對于肝臟來說無疑是雙重危害,情況嚴重可能會導致發(fā)生急性肝衰竭。
4.定期檢測肝功
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人群,特別是服用容易造成肝損傷藥物的人群,應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服藥期間,如果患者出現明顯的疲勞、小便發(fā)黃、惡心、食欲下降等異常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消化科檢查肝功能。本身有肝臟疾病的患者,應盡量避免使用肝毒性藥物。

由于體內寒氣多,陰陽失去平衡,膽汁減少,食物不能完全消化吸收,很難下去,部分膽汁逆行反流入胃,膽汁中的膽鹽與胃酸作用對胃黏膜屏障產生破壞,形成胃不好的情況,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于膽,咽為之使。膽汁和毒素是肝分泌和分離出來的,通過膽囊收縮排出體外,膽不好,就會使得部分膽汁和毒素滯留肝內,影響肝的正常代謝,繼而導致肝的局部損傷,短期是感覺不到的,其會自行修復,根源在膽,膽調養(yǎng)好了,肝也會逐漸恢復正常。
通過上面應該很清楚的知道到底是哪個地方出現問題了,就應該毫不猶豫的對癥處之,只有把膽調整過來,腸肝才能迅速得到修復,方法總比困難多,這個相對容易些,抽點空閑時間,到農村野外采摘點開紫色花的灌南苦菜,紅糖適量,原產地連云港灌南,葉子背面有白色絮狀物,平時飲食清淡些,少吃多餐,晚上不要熬夜,早點休息為宜,慢慢的一切就會恢復正常的。
關于吃中藥,經常會出現兩類人,一類人將中藥視為洪水猛獸,一類人認為中藥是純天然的,多吃有益健康。小妙在此提醒大家,中藥在治療疾病方面有其獨特性,但是切不可濫用中藥,盲目服用可能會危害健康,遵醫(yī)囑服用才是科學做法。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