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場致敬蘇東坡的文化盛宴

我自認為是蘇東坡的粉絲。因為在我的美食文化講座中,必講蘇東坡,我的《食見生活》一書里寫進了蘇東坡,對蘇東坡喜歡的美食如數(shù)家珍。他一生三次被貶,但伴隨他的美味,不僅是他治愈自己的良方,更是他那豁達樂觀的人生寫照。

中國旅游協(xié)會飲食工作部攜手釣魚臺·美高梅集團在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舉辦的“遇見東坡和東坡交個朋友”的宴集活動在全球發(fā)布,對這樣的活動我自然不能放過。上海的這場高水平的文化晚宴可以讓我們用舌尖叩問文豪,感受到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無限可能。也著實讓我這個好吃佬充滿了期待。
晚宴在昆曲藝術(shù)家呈現(xiàn)的蘇東坡《水調(diào)歌頭》中開場,這場和東坡交個朋友的宴集便在古今交織的氣韻中啟幕。

首盞 8 小時冷萃鳳凰單樅姜花茶注入杯中,淺啜一口淡黃的茶湯,單樅的蘭花香裹挾著干姜的辛韻在舌尖漫開,冷冽中透出清潤,恰如東坡筆下“竹杖芒鞋輕勝馬”的曠達,先以茶香醒了脾胃。

1、冷菜——擷取自然清歡
三道涼菜攜南北匠心接踵而至。
古法金錢湛江蠔,蠔肉裹著秘制醬汁如琥珀凝脂,咬開時海水的鮮與醬料的醇在齒間迸發(fā);茉莉花上海熏魚炸至金黃酥脆,魚塊層層疊著茉莉清香,外酥內(nèi)柔,甜而不膩;最妙是冰燒三層肉,豬腩經(jīng)冰火淬煉后呈現(xiàn)完美三疊,皮層脆如琉璃,肥膘化若凝脂,瘦肉香而不柴。此時餐酒搭配的法國查爾斯海瑟珍藏干型香檳,氣泡在杯盞間跳躍,柑橘的氣息托起涼菜的繁復(fù)滋味,味蕾在微醺中舒展,恍若東坡“酒酣胸膽尚開張”的暢意。

2、燉品——慢熬時光真味
釣魚臺國賓館王輝總廚呈現(xiàn)的湯品“參皇養(yǎng)元竹蓀湯”一登場,便暗合東坡對竹蓀的偏愛。
精選的竹蓀裹著色如琥珀的盈潤湯汁,酸鮮的味道,著實令人胃口大開。絲條狀脆嫩的竹蓀在口中呈現(xiàn)奇妙的口感,些許白胡椒味道,暖意從胃底漫至全身,愉悅的味道讓人欲罷不能。恰似有濃鮮之外,更留三分清韻的哲思。仿佛千年那個“從此小舟去,江海寄余生”的東坡,也舉盞笑嘆:“真是此等珍饈,不負人間!”

3、熱菜——烹飪古今至味
杭州如院傅月良大師領(lǐng)銜制作的“金牌扣肉·春”,瓷盤上那座顫巍巍的“寶塔”尚未近身,濃郁的醇香已彌漫開來。從底部輕輕夾一筷扣肉拉起,菲薄透光的肉片,讓人垂涎欲滴。首先是皮層的Q 彈在齒間輕顫,繼而肥膘如融雪般化開,咸香中帶著微妙的酒香,瘦肉部分瘦而不柴,裹著梅干菜的鮮酸解去油膩。那味道著實令人回味。

當(dāng)味蕾還沉浸在豐腴之美時,抿一口會稽山蘭亭大師的黃酒,酒體的醇厚恰好接住了肉香的尾韻,酒液滑過喉頭時,與扣肉的醬香在舌尖共舞,竟覺腹腔騰起暖意。這是一道傳承的老菜,寶塔恰似東坡人生的起起伏伏,彰顯了東坡先生:“處驚不變,隨物賦形”人生態(tài)度,在美食中寄寓對美好的永恒追尋。

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黎敏剛總廚呈現(xiàn)的“三蓉竹嶼島大黃魚”,恰合東坡“長江繞郭知魚美”的妙悟。喜歡吃魚的蘇東坡要是吃到今天的大黃魚,一定也會賦詩一首的。
竹嶼島深水黃魚用竹籠盛上,三色調(diào)料相間覆于魚身,宛如給大黃魚披上錦緞。恰似蘇東坡的“濃妝淡抹總相宜”的韻味。魚腹肉嫩如凝脂,輕挑即落,咀嚼間魚鮮的清淡滲透著椒香,給人奇妙的味覺感受。
好的美食在至鮮至美處,從不在堆砌,而在分寸間的知己相惜。

由中國烹飪大師張少剛領(lǐng)銜主理的“瑪瑙大玉”把晚宴推向了高潮。
當(dāng)盞中換作明前頭采蒙頂甘露時,就感覺登場的一定不同凡響。只見茶湯清碧中泛著淡金,細嗅有蘭芷初放的幽芳,正是“揚子江中水,蒙頂山上茶”的絕佳注腳。


而上桌的“瑪瑙大玉”,大師介紹是專程去高郵選的河蝦,而蝦膏則是從皮皮蝦中摘取的。
舉箸夾起雪白的河蝦仁,脆嫩鮮美的蝦仁恍若東坡筆下“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意象在盤中重現(xiàn)。脆嫩的河蝦,在蝦腦的加持下,如同裹上了香醇的油脂,咀嚼起來,脂香揮之不去,滿嘴滋味是妙趣橫生。
飲盡杯中甘露,只覺齒頰留香處,是茶香、蝦鮮與時光的共謀,正如蘇東坡的:“人間至味是清歡”,這“清歡”二字,從來都藏在對食材最本真的禮贊里。

這道菜最見張少根大師的“守拙”功力,真是未施粉黛,卻將食材本味推至巔峰。向我們闡述了真正的至味,從不在刀工火技的炫弄,而在對時令食材的知己知彼。正如蒙頂甘露需明前嫩芽,河蝦必取春時肥碩,此等順應(yīng)天時的敬畏之心,才是烹藝中最動人的炫技。

來自上海蘇寧寶麗嘉酒店的黃少俊總廚呈現(xiàn)的是“羊肉雙重奏”。
羊排表皮呈琥珀色,用銀叉輕劃,嫩紅的肌理間滲出油潤的肉汁,頓感的是油脂在舌尖化開的溫潤。配菜藏著中西合璧的巧思,法式黃油土豆入口綿密,炙烤甜椒,甜潤中帶一絲焦香,迷你沙拉在齒間跳躍,專為解膩而來。

最妙是配酒莫過于“新疆天塞干紅馬瑟蘭”了。酒液倒入杯時,深寶石紅中泛著紫羅蘭光暈,此時抿一口馬瑟蘭,單寧如絲綢般裹住肉香,黑李子與烤杏仁的尾韻竟與羊排的孜然香暗合。
這瓶產(chǎn)自天山南麓的葡萄酒,用西域陽光釀成的醇厚,恰好接住了羊肉的曠野之氣,這道美味也是對被貶海南的東坡喜歡吃羊肉的致敬了。

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出品的“濃湯薺菜百葉包”,當(dāng)咬破百葉包時,薺菜的特有的清鮮味道率先在舌尖綻放,薺菜的清脆與百葉的柔韌形成口感層次,而吸飽了濃湯的餡料更顯豐潤,薺菜的草本氣息被高湯的醇厚托起,既保留了野菜的野趣,又添了幾分家味的溫暖。

而配酒的選擇更見巧思,用甜意化解生活的澀,以溫潤包容萬物。原來這人間至味,從來都藏在“清鮮與醇厚相濟,甜潤共咸香相生”的平衡里。飲罷甜白,卻仍能嘗出薺菜的余韻在齒間縈繞,恍若蘇東坡“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fēng)雨也無晴”的淡然詮釋了。
4、甜品——甜藏歲月回甘
宴至尾聲,上海西岸美高梅酒店呈現(xiàn)的如荔枝般栩栩如生的“璃芝”翩然落席。
這是一道糖藝的呈現(xiàn)。輕輕咬破糖殼,內(nèi)里的荔枝果肉香甜十足。奶油的綿密與荔枝的清甜在舌尖撞出“玉雪肌膚罩絳紗”的妙境。糖殼的脆、奶油的潤、果肉的鮮,三層口感如琴瑟和鳴,恰似蘇東坡“日啖荔枝三百顆”的人生豪邁。


而這道菜后的通仙巖茶,茶湯橙紅透亮如琥珀凍,巖骨花香在舌面橫陳,木質(zhì)韻與奶油荔枝的甜膩形成對沖,尾韻的回甘又巧妙接住了糖殼的焦香,恰合蘇東坡“從來佳茗似佳人”的茶趣。
最絕是佐酒“蘇格蘭波摩18年雪梨桶威士忌”了,奶油的脂香被威士忌的單寧輕輕切開,糖殼的焦香在酒液中化作焦糖余韻,在甜點的柔媚中添了三分硬朗。
正如這道璃芝,甜而有骨,華而不浮,恰似東坡的人生:在紅塵里打滾,卻始終留著三分清氣,半勺回甘。
這場與東坡的宴集,從昆曲開場到甜點作結(jié),每道菜都是一次古今對話。它讓我們在食材本味里見天地,在烹飪技法中尋真意,更在茶酒配搭間悟得“萬物皆可相契”的豁達。
這場“和東坡交個朋友”的宴集,在于每道菜都藏著東坡的精神密碼,冰燒三層肉暗合他“回首向來蕭瑟處”的人生淬煉;即便是最后的璃芝甜品,我們讀懂的是“不辭長作嶺南人”的隨遇而安。
這場宴集是文化的盛宴,既有名廚結(jié)構(gòu)菜中乾坤,更有食家共話味里春秋。絕妙的茶飲和餐酒的完美搭配,顯示了現(xiàn)代餐飲的品質(zhì)提升。這場盛宴不止是味覺的巡禮的風(fēng)雅際會,更是與東坡精神的隔空對話。昆曲唱的是他的詞,茶酒映的是他的趣,菜色藏的是他的“不時不食”,讓我們共赴了一場美味的千年之約!
當(dāng)宴罷散席,忽然有種對這場文化盛宴的終極意義的感慨:人生如宴,悲喜有時,唯有心懷“一蓑煙雨任平生”的曠達,才能在觥籌交錯間,仍能感受“人間有味是清歡”的至味。
此刻,我們?yōu)檫@份跨越千年的文化堅守點贊,更為所有讓傳統(tǒng)飲食“活”在當(dāng)下、美得動人的匠心致敬。愿這人間煙火,在代代相傳的溫?zé)嵴菩睦?,永遠升騰著屬于中華的韻味與溫情,讓每一道菜都成為文明的注腳,讓每一次咀嚼都成為對根脈的深情回望。


作者簡介:
李繼強,美食博主,烹飪高級技師,金梧桐中國餐廳指南評委,湖北楚菜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湖北大學(xué)旅游發(fā)展研究院特聘美食研究員,武漢商學(xué)院旅游管理學(xué)院客座教授,武漢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吃的智慧》和《食見生活》作者。
投稿&反饋郵箱:412819897@qq.com
《食話強說》同步
視頻號、抖音號、網(wǎng)易號、
小紅書、大眾點評、微信公眾號
責(zé)任編輯:羅一聞
制作:追光工作室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