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王秀蘭,今年54歲,初中畢業(yè),婚姻狀況是離異,已經(jīng)一個人生活了快十年了。
我出生在一個小縣城的普通家庭,兄弟姐妹五個,我排行老大,下面有兩個弟弟,兩個妹妹。
從小我就被教育要照顧弟妹,做事要讓著他們。

因為我是女孩,所以父母總覺得我以后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不該在家里多占資源。
我年輕時在縣城的一家服裝廠上班,后來結了婚,跟著丈夫去了外地。
婚后生活并不幸福,丈夫脾氣暴躁,常常對我大吼大叫,后來生意失敗,欠了一屁股債,人也變得更加暴力。

我實在受不了了,就在孩子上初中那年離了婚,帶著兒子回了娘家。
現(xiàn)在我在縣城的一個超市做收銀員,一個月三千多塊錢,雖然不多,但也夠我和孩子勉強過日子。
兒子上了大學,在外地讀書,我一個人住在母親留下的一套老房子里。

父親去世得早,母親一個人把我們幾個拉扯大,吃了不少苦。
現(xiàn)在她已經(jīng)78歲了,身體不太好,時常住院,但意識還很清楚,性格也還算硬朗。
這個年,是我最難過的一個年。

02
事情的起因,其實很簡單。
過年前,母親住了一次院,是我請了假陪著她去的醫(yī)院,做了檢查,醫(yī)生說她心臟和腎功能都不太好,要定期復查、吃藥、控制飲食。
母親那天看著我,眼角皺紋深深地陷了下去,說:“秀蘭,我是不是拖累你了?”
我笑著說:“媽,您拉扯我們這么大,現(xiàn)在我們照顧您是應該的。”

她眼圈一下就紅了。
那時我心里就有了個想法,過年兄弟姐妹都回來了一定要商量一下養(yǎng)老的問題。我一個人,工資也不高,兒子還在上學,實在撐不起母親的養(yǎng)老開支。這個家,不該只靠我一個人撐著。
除夕那天,弟弟妹妹們陸續(xù)回來了。

二弟王志剛是家里唯一的大學生,在省城工作,是個小公務員,聽說日子過得還不錯;三弟王志偉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小賣部,老婆能干,日子也算殷實;四妹王燕在城里嫁了個開修車鋪的男人,日子一般;最小的妹妹王娟,嫁得最好,丈夫是做生意的,一年到頭都在微信曬旅游和孩子的獎狀。
一家人圍在飯桌上吃年夜飯的時候,氣氛熱烈,母親笑得合不攏嘴。
可我知道,那笑容背后藏著太多的辛酸。
吃完飯后,我主動提議:“媽現(xiàn)在身體不太好,咱們是不是該商量一下,以后她的生活、看病、日常照護,怎么分擔一下?”
話音剛落,屋里頓時安靜了下來。
王志剛皺了眉:“你不是一直在媽身邊嗎?我們都在外地,怎么照顧?”
我忍住火氣:“我在身邊不代表我一個人承擔所有花銷吧?你們一年到頭只回來一次,媽的吃喝拉撒、看病拿藥、住院費用,都是我在承擔,我一個人實在扛不住了。”
三弟王志偉嘆了口氣:“你不是也沒事兒做,白天收個銀,晚上回家陪媽,咱們可都要養(yǎng)家。”
我冷笑了一下:“我沒事兒做?我一個人掙三千塊,還要養(yǎng)孩子、養(yǎng)媽,你們呢?一個個開車回來的,紅包一個比一個大,媽生病住院的時候,怎么就一個電話都沒打?”
王燕小聲說:“姐,你別這么說,咱們也不是不孝,就是不在身邊,實在幫不上忙?!?/p>
我一拍桌子站了起來:“那你們就覺得我該天經(jīng)地義地扛著?媽也不是我一個人的媽!”
母親在一旁低聲哭了起來。我慌了,趕緊坐下去安慰她,她卻一把推開我,哽咽著說:“別吵了,別吵了……我老了,不值錢了,你們就開始嫌棄我了……”
那一夜,我媽哭得像個孩子,我們兄弟姐妹誰都沒有再說話,氣氛冰冷得可怕。
第二天,王娟打電話給我,說我太過分了,在家人面前鬧事,搞得母親難過,說我“自私”,只想著錢。
我沒說話??伤f的每一個字,都像刀子一樣扎進我心里。
第三天,母親發(fā)燒了,我連夜帶她去醫(yī)院,掛號、輸液、買藥,一晚上沒合眼。第二天早上,給王志剛打了電話,想讓他來接班,結果被他老婆接了,說他忙,讓我自己看著辦。
我一個人拖著母親回家,走到樓梯口差點摔倒。
那一瞬間,我的心徹底涼了。
第六天,王志偉的兒子鬧著要回家,說沒網(wǎng)不能打游戲,王志偉一家提前走了;第七天,王燕也走了,說她婆婆那邊有事;第八天,王娟遲遲不愿離開,卻每天跟我冷嘲熱諷,說什么“你最孝順,你來養(yǎng)”,我忍了又忍,終于忍不住回了一句:“我孝順不是給你們當免費的保姆?!?/strong>
那天晚上,母親又哭了。
我坐在她床邊,她緊緊拉著我的手,一邊掉眼淚一邊說:“你別怪他們,他們都忙,媽不想給你添麻煩了,等哪天媽走了,你也輕松了。”
我眼淚一下掉了下來。
第十天,大家都走光了,家里只剩我和母親。我坐在院子里,望著那棵老杏樹,心里一片空白。我花了十天時間,親眼看見了什么叫“血緣不敵利益”,什么叫“親人靠不住”。
我給兄弟姐妹建了一個微信群,發(fā)了一段話:
“從今年開始,媽的養(yǎng)老我們AA制,每人每月出500塊,照護責任輪流來,輪不到你的人也要出錢,否則就自己帶媽去你家住。我們都是她的兒女,沒有誰比誰多一份責任?!?/p>
王志剛第一個在群里發(fā)了一句:“你真是瘋了?!?/p>
王燕說:“你太絕情了?!?/p>
王娟說:“你別搞分裂?!?/p>
我只回了一句:“我不怕再被你們罵,我怕媽再哭一次?!?/p>
那年春節(jié),我媽哭了六次,我被兄弟姐妹罵慘,但我終于鼓起勇氣,為她爭了一點點公平。
03
春天來了,杏樹開花了,母親的身體也慢慢恢復了些。AA養(yǎng)老的事情,雖然過程艱難,但最后還是堅持了下來。王志剛每月按時轉賬,王志偉偶爾還會來看看,王娟嘴上不說什么,但也沒再罵我。
我知道,這不是最好的結局,但已經(jīng)比過去好多了。
很多人以為,親情是無條件的,可現(xiàn)實告訴我,親情也要靠制度來維護。不然,最辛苦的那個人,永遠只有心酸。
我媽現(xiàn)在還住在我這兒,每天早上拉著我曬太陽,說:“秀蘭啊,你是媽這輩子最懂事的孩子?!?/p>
我笑,她也笑。
這個笑,比那個年夜飯上的笑,真誠太多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