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高院民五庭審判團隊成功調解一起涉企糾紛案件,雙方當事人在再審審查階段達成和解,雙方債權相互沖抵,握手言和。

張某是某公司的負責人,經營期間因資金周轉需要向李某借款50萬元救急,后因經營困難未能歸還。李某多次催要未果后,將張某訴到法庭,要求還款。一二審法院判決李某勝訴,但僅僅支持了本金和資金占用費,未支持利息。李某不服,以雙方微信聊天記錄顯示有兩分利息為由申請再審。
再審審查中,法官注意到李某曾承包過張某公司的部分業(yè)務,按照合作協(xié)議,李某需要向張某公司交納60萬元合作款及相關費用,但遲遲未能交納。目前,張某公司已經申請仲裁,要求李某支付所欠款項。雙方相互起訴、仲裁,本來良好的合作陷入僵局。這樣“劍拔弩張”在法官眼中卻是解紛契機,承辦法官蘆磊本著促成“一案結多案解”的愿景,主動做當事人思想工作,為雙方搭建對話平臺,努力在溝通中找尋平衡點和破解之策。
為了做好調解工作,審判團隊合理分工,針對雙方利益訴求,形成分層次、分步驟開展調解的合力。書記員孫俊凱耐心與雙方當事人、律師聯(lián)系,及時準確為雙方轉達對方意見。法官助理董國強根據(jù)當事人反饋的情況反復修改調解協(xié)議內容,避免協(xié)議漏項事后再起糾紛。承辦法官蘆磊就糾紛中的法律爭議與代理人進行充分溝通,幫助分析利弊,并結合類案處理情況向雙方曉以風險利害,動員當事人放棄成見、修復關系。
經過多輪協(xié)商,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李某的勝訴債權與張某公司申請仲裁中主張的債權相互沖抵,李某放棄后續(xù)的執(zhí)行,同時,解除對張某財產的查封。作為回報,張某公司撤回另案的仲裁申請,雙方互不追究。等到調解達成時,已經是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雙方當事人也被法官團隊的耐心和付出所感動,互諒互讓,在調解協(xié)議上簽字確認,一起糾紛就此圓滿劃上句號。
通過本次調解,不僅化解了訴訟案件的紛爭,更解決了另案仲裁中的問題,還一并免去了后續(xù)的執(zhí)行難題。糾紛的一攬子解決,既解開了法律程序的“死結”,更解開當事人對立的“心結”,以司法智慧將雙方之間的對抗轉化為合作,助力雙方重啟合作新篇章,取得了多方共贏的良好效果。
供 稿:省法院民五庭
審 核:張宗磊
編 校:趙鵬博、賈共鑫、李鑫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