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辛?xí)?編輯:馮曉暉
本系列發(fā)布九江文史類研究文章。歡迎投稿,稿件要求及聯(lián)系方式見自動回復(fù)。
清明前,中國新聞網(wǎng)推出旅游打卡指南:“3月29日,河南鞏義北宋皇陵永裕陵周圍的油菜花迎風綻放,給皇陵增添了一抹春意,吸引游客前來欣賞打卡”。有同事興致勃勃地指著網(wǎng)上石翁仲圖片,找我要我拍的石翁仲照片,想看看哪個田野中的宋陵拍出來更出片,“要那種四周綠油油把石像圍起來的!”,“只要好看有趣的石像,皇帝是誰不重要……”

圖源:中國新聞網(wǎng)
我翻著手機照片,告訴他們其實也可以不舍近求遠。如果只是想看北宋石翁仲綻放在春花里,我們家鄉(xiāng)就有,就在德安的北宋王韶家族墓前。區(qū)別是,德安的石翁仲小一些。如果非要去鞏義,我建議他們一定要去中新網(wǎng)推薦的永裕陵看神宗趙頊,看看這個支持我們江州猛將“熙河開邊”、支持王安石變法的總設(shè)計師,看看他陵前的石翁仲,再看看陵前代表吐蕃使節(jié)的石翁仲——那可是他派遣江州名將王韶“熙河戰(zhàn)役”勝利的象征。同事們驚訝又好奇:“德安也有?”
是的,就在德安鄉(xiāng)間。2021年10月我去看了鞏義七陵后,12月便去了德安望夫山,對比了同樣佇立在墓前的北宋石翁仲。德安的石翁仲是1972年12月在望夫山(博陽山)南麓的北宋樞密副使王韶家族墓群中,其妻楊氏墓前發(fā)現(xiàn)的,有石翁仲兩尊、石虎兩只,對峙排列,造型精美。楊氏墓志上寫道:楊氏去世后“始葬于德安縣之敷里,后改葬于敷陽山之側(cè)”(《宋故華原郡夫人楊氏墓志銘》)?!胺罄铩奔赐跎丶亦l(xiāng),位于九江市德安縣。
下圖分別為我于2021年10月拍攝的鞏義皇陵文官翁仲與12月拍攝的德安王韶家族墓前文官翁仲??梢钥闯?,王韶墓前的文官翁仲,其神態(tài)與鞏義皇陵中者十分神似。

作者2021年10月攝于鞏義
石翁仲的來源可追溯至秦始皇時鎮(zhèn)守臨洮關(guān)的阮翁仲,其英勇善戰(zhàn),令匈奴人聞風喪膽。翁仲去世后,秦始皇在咸陽宮司馬門外鑄造銅像紀念。匈奴再次進犯咸陽時,遠遠望見高大的銅像,以為翁仲再世,驚恐不前。自此之后,歷代帝王和王公貴族的陵墓前皆建銅人或石人守護,不論文武皆稱“翁仲”。北宋九帝中,除徽宗、欽宗被金兵擄走葬地不明外,其余七帝皆葬于河南鞏義,加上趙匡胤之父趙弘殷的永安陵,合稱“七帝八陵”。
北宋皇陵多散布于村落與田野之間,被現(xiàn)代人戲稱為“麥田的守望者”。每逢清明時節(jié),春花綻放,油菜花海環(huán)繞石像,確有一種穿越歷史之感,吸引著新時代文化自信的國人前來打卡留影。

作者2021年10月攝于鞏義
王韶出生于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27歲時自江州赴京參加科舉,中進士,與蘇洵、蘇軾、蘇轍三父子、程顥、程頤兄弟、曾鞏、曾布兄弟等同登“科舉千年第一榜”。熙寧元年(1068年)上書《平戎策》,得到神宗與宰相王安石支持。
熙寧五年(1072年),王韶率軍出征西夏,深入茫茫大漠,轉(zhuǎn)戰(zhàn)1800余里,收復(fù)熙、河、洮、岷、宕、亹六州,拓邊2000余里,形成對西夏的合圍之勢,取得北宋最輝煌的勝利。神宗將其收復(fù)地區(qū)設(shè)置行政機構(gòu),稱為“熙河路”,后人稱此役為“熙河開邊”或“熙河之役”。熙寧七年(1074年),神宗對王韶予以極高嘉獎,“官其兄弟及兩子,前后賜絹八千匹”,“召為樞密副使”(《宋史》)。

作者2021年12月26日攝于德安
北宋王朝自趙匡胤起長期推行“重文輕武”政策,文人士大夫是王朝的支柱。王韶在這一書生執(zhí)政、紙上談兵的時代,成為真正實現(xiàn)戰(zhàn)場建功的書生將軍,不僅源于其軍事才干與政治遠見,更因其遇上銳意進取的神宗與變法圖強的王安石,才有了熙河大捷的基礎(chǔ)。王安石變法失敗后,王韶作為堅定支持者遭貶。元豐四年(1081年)病逝,終年52歲,謚號“襄敏”,后追贈太尉、司空、燕國公。正因其王侯將相之榮,才有今日德安望夫山的北宋石翁仲守墓。
神宗時期的“熙河大捷”,一掃北宋建國以來的割據(jù)困局,成為整個宋朝最輝煌的軍事勝利?!独m(xù)資治通鑒》評價:“韶以書生知兵,誠為不出之才。而謀必勝,攻必克,宋世文臣籌邊,功未有過焉者也?!?/p>
作者2021年12月26日攝于德安
多年后,神宗仍深刻記得王韶的印象:“以文學(xué)知名,素懷忠義,沉毅慷慨,富于機略。”如今清明時節(jié),回望這對曾書寫大捷的君臣,他們在中州與江州的田野中靜靜守護故土。石翁仲默然佇立,一個在鞏義,一個在德安,隔山遙望,春色千年不語。
附記:
1. 筆者2021年10月前往鞏義北宋皇陵時,正值秋收,永裕陵(神宗)石像散落于玉米地,破損嚴重,許多石像頭部已失。
2. 筆者2021年12月探訪德安王韶家族墓時,沿當時吉鴻礦業(yè)舊路前行,沿途礦坑正在回填。王韶墓前石翁仲一尊完好,一尊頭部斷裂。
初稿:2021年12月
小修:2025年清明前
【作者簡介】
辛?xí)洌?969年11月出生,山西臨汾人。九江某央企從事管理工作30多年,研究員。業(yè)余喜宋史研究。
【編后記】
王韶(1030年—1081年),字子純,號敷陽子,江州德安縣人,北宋軍事家、政治家,官至樞密副使。足智多謀,富于韜略,熙寧年間經(jīng)略熙河,主導(dǎo)熙河之役,拓邊二千余里,收復(fù)熙、河、洮、岷、疊、宕六州。
王韶本是科舉出身的文臣,卻成為北宋開疆拓土的第一功臣。五年收復(fù)六州,拓地兩千里,史書評價:“宋世文臣籌邊,功未有過焉者?!?/p>
作為九江的歷史名人,王韶的功績和故事,值得被更多人知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