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詞牌簡介

浪淘沙,又名《浪淘沙令》等。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

隋唐燕樂大興,文人善取樂入詩。中唐劉禹錫、白居易依小調《浪淘沙》唱和而首創(chuàng)樂府歌辭《浪淘沙》,為七言絕句體;五代李后主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北宋柳永創(chuàng)長調慢曲《浪淘沙》。

唐白居易、劉禹錫等人詞句皆為本意,即詠江浪淘沙。迨至李煜,因舊調另制新聲,乃變作雙調,每段僅存七言二具,而所詠亦泛而不必切題矣。

《詞律》以二十八字為正格,而以本調為變體,又名《曲入冥》、《過龍門》《賣花聲》。

另有詞牌《謝池春》亦名《賣花聲》,兩者不可相混,切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詞牌格律:

格一(七言絕句體)

劉禹錫、白居易首創(chuàng)樂府歌辭《浪淘沙》,作七言絕句體。有兩種格式,一為仄起式,一為平起式,四句二十八字,與七絕仄起平起式全同。

仄起式:

劉禹錫《浪淘沙九首(其六)》

中仄平平仄仄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仄仄平(韻)。

日照澄洲江霧開,淘金女伴滿江隈。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平起式:

皇甫松《浪淘沙·灘頭細草接疏林》

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仄仄平(韻)。

中仄中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韻)。

灘頭細草接疏林,浪惡罾舡半欲沉。

宿鷺眠鷗飛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格二(雙調小令體)

五代開始流行長短句雙調小令《浪淘沙》,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韻,多作激越凄壯之音。

小令定格:

雙調五十四字,前後段各五句、四平韻

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中仄仄平平(韻),中仄平平(韻)。中平中仄仄平平(韻)。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韻)。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裏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闌,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令別格:

雙調五十二字,前後段各五句、四平韻

柳永《浪淘沙·有個人人》

仄仄平平(韻),平仄平平(韻)。仄平平仄仄平平(韻)。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

仄仄平平(韻),仄仄平平(韻)。仄平仄仄仄平平(韻)。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韻)。

有個人人,飛燕精神。急鏘環(huán)佩上華裀。促拍盡隨紅袖舉,風柳腰身。

簌簌輕裙,妙盡尖新。曲終獨立斂香塵。應是四肢嬌困也,眉黛雙顰。

格三(商調慢詞體)

雙調一百三十三字,前段九句四仄韻,後段十六句五仄韻。此種慢曲,必須選用入聲韻部。所有抝句與領格字,不但要遵守平仄,更得注意四聲,方能符合曲體。

柳永《浪淘沙慢·夢覺》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韻)。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韻)。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夢覺。透窗風一線,寒燈吹息。那堪酒醒,又聞空階,夜雨頻滴。嗟因循久作天涯客。負佳人,幾許盟言,更忍把,從前歡會,陡頓翻成憂戚。

愁極。再三追思,洞房深處,幾度飲散歌闌,香暖鴛鴦被,豈暫時疏散,費伊心力。殢雨尤云,有萬般千種相憐惜。到如今,天長漏永,無端自家疏隔。知何時,卻擁秦云態(tài),愿低幃昵枕,輕輕細說與,江鄉(xiāng)夜夜,數(shù)寒更思憶。

3.詞牌特點及寫作要求:

浪淘沙音節(jié)諧婉,可用來表達各種憂樂不同的思想感情。也多作激越凄壯之音。適用于作懷古撫今的題材。

上下片收尾處的四字句需和相鄰的七字句存在十分緊密的關系,切不可各自獨立。收尾的四字句寫好了,不但能托住相鄰的七字句,還能托起整片,留下余韻。是該詞的著重部位。

該詞牌平仄稍寬,上下兩片又相同,適合初學填詞者。因為上下片完全相同的詞牌可以使用不同的布局,比如上景下情、上情下景、情景穿插交錯、上古下今、上今下古、今古來回切換等等。更可以上下片完全獨立,上下兩片互換位置,也能成篇,整首詞并沒有明顯的上下片之分。這是上下片完全相同的詞牌所獨有的特點。

試看一首古人詞:

清興滿山陰。鴻斷魚沈。一書何啻值千金。獨撫瑤徽弦欲斷,憑寄知音。

溪練寫寒林。云重煙深。樓高風惡酒難禁。徙倚闌干誰共語,江上愁心。

溪練寫寒林。云重煙深。樓高風惡酒難禁。徙倚闌干誰共語,江上愁心。

清興滿山陰。鴻斷魚沈。一書何啻值千金。獨撫瑤徽弦欲斷,憑寄知音。

4.歷代作品欣賞:

浪淘沙令(唐末宋初·無名氏)

村左小溪傍。粉黛宜芳。寒添瀟灑冷添霜。清瘦幾枝堪入畫,竹映苔墻。

疏影浸橫塘。月暗浮香。當時曾伴壽陽妝。不似東君先倚檻,泄漏春光。

浪淘沙令(宋·幼卿)

目送楚云空。前事無蹤。謾留遺恨鎖眉峰。自是荷花開較晚,孤負東風。

客館嘆飄蓬。聚散匆匆。揚鞭那忍驟花驄。望斷斜陽人不見,滿袖啼紅。

浪淘沙令(宋·毛幵)

簾幕燕雙飛。春共人歸。東風惻惻雨霏霏。水滿西池花滿地,追惜芳菲。

回首昔游非。別夢依稀。一成春瘦不勝衣。無限樓前傷遠意,芳草斜暉。

浪淘沙令開禧丙寅在大坂作(宋·王炎)

流水繞孤村。楊柳當門。昔年此地往來頻。認得綠楊攜手處,笑語如存。

往事不堪論。強對清尊。梅花香里月黃昏。白首重來誰是伴,獨自銷魂。

浪淘沙令(宋·石孝友)

好恨這風兒。催俺分離。船兒吹得去如飛。因甚眉兒吹不展,叵耐風兒。

不是這船兒。載起相思。船兒若念我孤恓。載取人人篷底睡,感謝風兒。

浪淘沙令(宋·呂渭老)

涼露洗秋空。菊徑鳴蛩。水晶簾外月玲瓏。燭蕊雙懸人似玉,簌簌啼紅。

宋玉在墻東。醉袖搖風。心隨月影入簾櫳。戲著錦茵天樣遠,一段愁濃。

浪淘沙令其一(宋·吳琚)

云葉弄輕陰。屋角鳩鳴。青梅著子欲生仁。冷落江天寒食雨,花事關情。

池館晝盈盈。人醉寒輕。一川芳草只銷凝。時有入簾新燕子,明日清明。

浪淘沙令(宋·李萊老)

榆火換新煙。翠柳朱檐。東風吹得落花顛。簾影翠梭懸繡帶,人倚秋千。

猶憶十年前。西子湖邊。斜陽吹入畫樓船。歸醉夜堂歌舞月,拼卻春眠。

浪淘沙令山寺夜半聞鐘(宋·辛棄疾)

身世酒杯中,萬事皆空。古來三五個英雄。雨打風吹何處是,漢殿秦宮。

夢入少年叢,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誤鳴鐘。驚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風。

浪淘沙令丹陽浮玉亭席上作(宋·陸游)

綠樹暗長亭。幾把離尊。陽關常恨不堪聞。何況今朝秋色里,身是行人。

清淚浥羅巾。各自消魂。一江離恨恰平分。安得千尋橫鐵鎖,截斷煙津。

*素材綜合源于網(wǎng)絡,編輯:拾一。

更多詳情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