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集
我們再開始之前呢,有同學問到這個桂枝附子湯,哦,還有白術(shù)附子湯,我們治療風濕的時候劑量的問題,一般來說我們用桂枝附子湯的時候。桂枝,比如說我們桂枝是四錢,哦,附子呢就是兩錢,哦,因為要以桂枝為主,桂枝把炮附子帶到關(guān)節(jié)上去,然后炮附子再進入關(guān)節(jié)!哦。
如果是術(shù)附湯呢?白術(shù)跟附子炮附子,白術(shù)是四錢的話,炮附子就是兩錢,就是一般來說都會比它劑量重一點,哦,這就是我們處方時候它的劑量的問題,哦,那如果你看,你開的是這個劑量,看他體格比較壯,你可以用同樣的是這個劑量,你六碗水煮兩碗,一次喝一碗。那如果比較瘦弱也是六碗水煮兩碗,你可以一次喝半碗,對不對?開劑量就看你自己怎么調(diào)配,哦,這樣子,所以劑量是很活用的啊!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chǎn)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好我們繼續(xù)介紹第92頁,哦,這個虛勞。這個從脈診上來看,人的虛勞的情形呢,你看脈弦而大,硬的像吉他的弦一樣,脈又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中間是空的,脈形是中空為芤哦,就是缺血,一般來說病人有出血的話,大部分都是芤脈哦。
減則為寒,芤則為虛,這個是血虛。虛寒相搏呢這個是名之為革。婦人呢半產(chǎn)漏下,哦,就是懷孕了一兩個月以后流產(chǎn)。男子呢,亡血失精。經(jīng)方和溫病在這里就不一樣,如果說溫病的看到這個哎喲這個......半產(chǎn)漏下這個是虛證,我們?nèi)プ剃?,反正都是陰虛??!哦,?jīng)方呢不用,我們用天雄散,哦,天雄散啊,所以同樣是同樣的癥狀,但是我們下手治療完全不一樣。

哦,經(jīng)方家認為說,陰呢,不要去補它。陰要自回才是治愈,才是痊愈的定義,愈的定義呢,比如說我們手上有個傷口,后來自己恢復(fù)了,這叫做痊愈。那你去這個滋陰的時候,它本身是虛,你在那邊滋陰,一般來說亡血失精,你越滋,滋陰的時候就會產(chǎn)生勞癥,哦,勞癥,所以說這個勞癥本來可以不要有的。
可是呢你不知道如何去治它的時候遇到這種虛勞虛證的時候你一直在補它一直在補它,它勞就會一直在那邊,那一直保持這個勞癥呢,平常平人啊看見都很好啊,可是他平常沒事就很累,哦,精神也不好,哦......,睡12個小時起來還是睡不夠的感覺,然后去打高爾夫球打18個洞,等到他第一個洞打完他就沒力了,哦,好這都是勞癥。
那勞癥有什么壞處呢?當然有壞處啊絕對沒好處,很容易中風對不對,中風我們前面不是中風篇嗎?那個人有中風的時候就是里面氣不足,身上有空有間隙,如果有間隙長在臉上面,風一進去的話,就在這邊臉部口歪眼斜,就因為勞癥嘛。可是你如果沒有勞癥,你再怎么吹風都很正啊,臉不會歪掉,對不對,哦,所以說我們不要隨便去給他滋陰啊!
天雄散
天雄三兩炮 白術(shù)八兩 桂枝六兩 龍骨三兩
右四味杵為散,酒服灑服半錢匕,日三服,不知,稍增之。
天雄散呢,我們知道它是虛寒相搏,所以我們要補虛去寒要同時開在里面,為什么我們要去辯證說老師他這個虛,寒,也就是說你開處方的時候,你同時要補虛同時要去寒,才可以,哦,那如果是沒有虛只是寒,那你去寒就好了嘛,哦,這是我們開處方的定義。
如果是有實癥,哦,寒實,我們就開去寒的藥開去實的藥合在一起,處方就這樣來的,哦,所以我們要辯證為什么要虛實......陰陽表里虛實寒熱就在這里。慢慢我?guī)Т蠹疫M入經(jīng)方的那種設(shè)計處方的時候,哦,我們經(jīng)方就是經(jīng)方,這些是固定的處方,但是對每一味藥運用你很熟悉的話,你隨時都可以開處方出來的,哦,待會我會慢慢介紹啊。
天雄呢,炮!天雄這個藥呢,是五年采收,跟附子是相同的,哦,我們這附子呢在種在附子田里面,三年收成,哦,這是附子。烏頭呢,是四年收。你如果說你去采收是四年收成,就是烏頭,哦,那如果說再等呢天雄呢是五年,收成。等到五年以后再去采收呢,同樣的東西就叫做天雄,所以這三個是一樣啊。
那如果你跑到藥房去,老板我買天雄。老板說天雄就是附子,一定會這樣告訴你的,實際上這個是不一樣的,哦,三年四年五年。那炮制過一般來說這天雄烏頭附子我們?nèi)ヅ谥频臅r候,我們在介紹本草經(jīng)的時候跟大家講除了你用鹵鹽,那個四川什么......這個附子產(chǎn)的最多在四川,哦,那用鹵鹽啊地下鹽嘛......自貢那個鹽水去洗完以后,然后用豆腐去蒸啊,蒸了以后再烘干變成炮制過。
那你如果不用豆腐,你用啊......直接烘焙,把它烘干,把水分濾掉。也是可以做啊,也是可以做。那這個天雄炮制過以后一般來說這個毒性就沒有什么毒性了哦,那這個劑量呢,你不用說一定要三兩六兩八兩三兩,為什么?你要看后面是怎么吃的,它把這四位呢弄為散劑,酒服半錢,就是一個湯匙呢你把它弄一半,平匙啊弄一半,哦,這個平匙。那這個匕呢就是以前漢朝單位,漢朝的湯匙我不曉得他為什么要做成方形的,哦,做成方形的,可能比較酷一點嘛,那現(xiàn)在湯匙都是......哦,那一天三次,不知呢如果吃了沒感覺就慢慢增加劑量,就因為它有天雄在里面,怕中毒哦。
真正我們在開這個處方的時候,龍骨,這個是滋補的藥哦。我們會不會開龍骨,一般來說不會開龍骨,所以這個地方可能就有點問題。如果按照藥性來說的話,牡蠣用在這里會比龍骨好!因為你在補腎啊,在滋陰啊,補腎。這個龍骨是收斂的,他是虛證你不需要收斂你需要很強的藥去補它嘛!哦,我們一再跟諸位講人呢不會死于虛證,虛證不會死人的!哦。
所以一般溫病呢,南派說這個人呢極虛,身體非常的非常的虛弱的話。虛不受補!在經(jīng)方的觀念來說這句話是不合理的哦,因為虛呢本來就要補,哪有不受補的?不會不受補的,因為我們補的方式不一樣。所以他講這句話我們不會贊成的。哦不會贊成的。
好,這是天雄散,專門是虛寒相搏,哦,我們來遇到這種勞癥的,我們趕快去把它補起來,這樣子的話,婦人半產(chǎn)漏下,一般來說女人呢,懷孕會流產(chǎn),都是下焦比較寒,比較虛寒,哦,那我們?nèi)绻严陆沟暮?.....虛寒去掉了,她繼續(xù)會懷孕,哦,那即使里面有長子宮瘤或怎么樣,哦,她照樣懷孕!哦,不管它的她照樣會懷孕。
男子呢能夠也會有精子出現(xiàn),不會亡血。那平常呢,你如果看病的時候,亡血失精,你看這個人你就想他怎么會亡血呢?好像被刀子砍了,其實不是。這個精和血的來源你要了解的話哦,就了解張仲景在講什么。
張仲景厲害在哪里就是:這個經(jīng)方本身是從佛教來的,很早以前就傳進來了。條辯話是張仲景列的,他把它歸納就不簡單了,哦,你要知道這個亡血失精的定義呢,你一定要了解呢中醫(yī)的觀念里面精血呢,是同源!同源的!中醫(yī)認為說小腸,膀胱,這個小腸是火,膀胱是水。這個火將它氣化了以后,膀胱水氣化以后這個水進入木......肝臟,哦,這個水去生木。
在小腸和膀胱中間呢,有個精宮,這個精宮呢活到的時候這個空間在這邊,死掉了就是扁扁的嘛,所以不是說它真正有個袋子在這邊,只是一個間隙而已。當小腸的火在加熱的時候,這個精子原來從身上心臟下來之后,在這個地方是血,在這個地方是血啊。經(jīng)過小腸的加熱以后從這個到了睪丸以后變成白色的,哦,這個是轉(zhuǎn)化的一個生化的過程,變成白色的時候出來才是精,所以你看到精是白色的之前是血,血就來自這個地方,當你小腸溫度不夠的時候,冷掉了,排出來的時候是血。
那病人來找你了,哎奇怪為什么我精子排出來有血,哦,那個行房的時候是血,那你如果不知道精血是同源,你不曉得其實就是精,哦,那你以為發(fā)生什么問題了,以為是生什么病或者什么樣的。其實呢沒有病而是小腸溫度不夠,哦。
這個生化過程在中醫(yī)的觀念里面過程是這樣子,西醫(yī)呢認為睪丸呢是在造精,哦,說這句話的人呢就沒有研究過太監(jiān),太監(jiān)哦他就沒有睪丸,但中國歷代的太監(jiān)照樣有精,只是沒有那么強,還是有精,哦,這個以后諸位書看多了就會了。那這個不知,少增之。你吃了沒感覺,兩三天一個禮拜,沒有感覺,就慢慢加量嘛,哦,就是這個意思,好好。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酸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 芍藥六兩 大棗十二枚 生姜三兩 飴糖一升
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nèi)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嘔家不可用建中湯,以甜故也)
哦,接下來呢我們介紹,虛勞里急,哦,第94頁。諸位看這個處方!一個人有虛有勞里面里急哦,內(nèi)里面身體里面,這個我們會這樣子講哦,中醫(yī)會形容里急就是上完廁所好像感覺還沒有上完,可是再回去上也沒有,肛門口啊或尿道口啊收不起來的感覺,里急后重。
那心會動悸,流鼻血,腹中痛,夢失精,哦,所以虛勞里急這兩個癥狀,悸,動悸啊,這些,做夢有遺精,四肢酸疼,手腳煩熱,咽干口燥,這些統(tǒng)統(tǒng)加起來都是小建中湯,它的意思就是這樣。所以你可以有很多癥狀,一個虛勞,一個里急,悸,動悸!流鼻血,腹中痛,肚子痛啊,夢失精啊,四肢酸疼,都可以用小建中湯,所以小建中湯呢是一個滋補的處方哦。
經(jīng)方里面呢有兩個滋補的方子,補方第一個,如果我們遇到一個病人呢是里陰虛的時候里面陰是虛到的,就是我們過去在傷寒論里面介紹的炙甘草湯,哦,那如果說是表陽虛的時候,哦,就是我們現(xiàn)在講的小建中湯,哦,小建中湯。
這個表陽虛的意思就是很容易得到感冒,沒事的時候我們固表,這個陰陽的觀念是這樣的,你如果陽很夠,毛孔會閉的很緊,不會受到風寒,哪有風一吹就受到感冒,你風一吹就感冒,就是表陽虛,哦,表陽虛。
那過去我們有薯蕷丸啊,吃那個薯蕷丸來長期的吃來補身,實際上需不需要?不需要!平常你就吃小建中給小朋友喂小建中湯,然后呢你如果說,這個如果說都不吃小建中,但是呢小孩子感冒或者你自己感冒,比如我現(xiàn)在是桂枝湯你就吃桂枝湯,柴胡湯你就吃柴胡湯,葛根湯就吃葛根湯,也就是說你感冒通通用經(jīng)方來治療,你自然一段時間以后就沒有感冒了,哦。
所以經(jīng)方在治療的時候不但可以把病去掉,同時呢可以協(xié)助你恢復(fù)你的表陽,哦,不會那么虛弱哦。那小建中湯呢,這里有個特征你如果是桂枝跟芍藥是等量,就是桂枝湯,但是如果芍藥加一倍,是桂枝的一倍就變成小建中湯,后面還要加飴糖,好諸位看這個糖,甜的東西呢入脾臟,脾臟哦。
這個處方呢六位藥,用水來煮,哦,七碗煮三碗,然后再放......吃的時候再放飴糖下去哦,然后再去微火再把它稍微化解一下哦,平常喝一碗,一副藥就是煮成三碗嘛,每次喝一碗,哦,一天吃三次哦。當然了你說這個三次很強,因為你在滋補嘛,虛勞里急而夢失精。
這個處方呢最重要的是讓大家要了解一個觀念就是:桂枝和芍藥?!饵S帝內(nèi)經(jīng)》里面有一個很重要一個觀念,它認為呢,當中醫(yī)呀,不管是中西醫(yī)都好了,醫(yī)者,不知陰陽,哦,沒有辦法當醫(yī)生,無以為醫(yī)。所以當個醫(yī)生要知道陰陽,這個“陰陽”兩個字呢,不是說光是診斷而已,處方都要知道陰陽,我們以這個處方來做例子給你看。
桂枝呢,在藥典里面是辛甘發(fā)散,它的味是辛,哦,甘兩種都有,辛甘發(fā)散呢是陽藥,哦,白芍哦,諸位拿起來聞,味酸,煮起來有點苦味,酸苦涌泄為陰,所以芍藥是陰,桂枝是陽,后面很多處方我就用白芍和桂枝調(diào)整一下給你們看,這個地方因為是陽虛,它把白芍加重的時候,我們腹中痛哦,這個肚子痛,還有腹中疼痛。
中醫(yī)的觀念里面認為說,這個胸為陽,腹為陰。肚臍以下肚子痛,哦,我們會重用芍藥,重用芍藥。過去你們有學過芍藥甘草附子湯,是叫做去杖湯,芍藥甘草附子湯,這個又名呢去杖湯,就是吃了以后,拐杖就丟了,本來不能走路,就可以走路,那你有沒有看到桂枝?沒有桂枝啊!為什么?它就是用白芍,因為白芍是陰藥,陰藥!

一個人腳沒有力是陽足陰不足,哦,所以說靜脈,我們會從這里可以了解到:動脈呢,比如說我們現(xiàn)在一個人的血脈循環(huán)系統(tǒng),血脈循環(huán)系統(tǒng)呢分為動脈跟靜脈。那如果我跟你說動脈靜脈等長你真的去丈量,你不用丈量,你隨便切一塊下來看動脈靜脈都是等長,所以說桂枝芍藥如果是等量在用的時候就是陰陽很調(diào)和的時候。
所以經(jīng)方里面在《傷寒論》第一個方,就是什么......桂枝湯,哦,113個方子在傷寒論里面60%都是桂枝湯來做加減,哦,所以說我們?nèi)绻褎用}和靜脈分開來的時候,桂枝湯是桂枝呢是動脈,芍藥呢是靜脈,臟本身呢有動脈跟靜脈,好,如果桂枝白芍調(diào)的很好,兩個是等量的時候,臟的功能就恢復(fù)。
小建中湯呢,這個肚子里面哦痛,是少腹,是陰......虛,所以說它用芍藥怎么樣,去把它補強起來,把它補強起來,補強起來!所以芍藥的劑量會超過桂枝很多,同樣的你如果說遇到個太太,我們剛剛前面講的半產(chǎn)漏下或者月經(jīng)來的時候,每次月事來都痛,你說老師我都不要用別的藥,就用芍藥,你如果同樣是四物湯你開給她的時候,你芍藥用到3錢5錢她還是痛,那你以為你錯了,實際上你沒有錯!而是劑量不夠,劑量很重要,哦,現(xiàn)在大家學到了,芍藥是讓靜脈能夠回流起來,能夠酸苦涌泄。那我現(xiàn)在請問你,你不要管病名哦,
如果有個人跑來找你,醫(yī)生啊我有個很奇怪的病,你說什么病???我頭一低下來,這個臉就開始腫,然后頭抬起來以后,慢慢抬高慢慢又消失了,硬塊又消失了,那西醫(yī)來講,可能說是你是血管瘤??!這樣一低下來血管瘤就充血嘛!哦,姿勢不對就充血,然后抬起來以后慢慢又回去了。白芍,酸!是收斂,病在表,加上附子,白芍跟附子兩味藥,哎,收掉了,就那么快,你懂我意思吧,哦,
前個禮拜我看到新聞上一個小孩子,他在醫(yī)院里感染到超級病毒,結(jié)果發(fā)肺炎死掉啦。新聞一出來我一看那小孩子拍的照的一張照片,身上皮膚都是白點,凸起來的白點,這個不是死癥,可以治的,哦,過去呢在有本書呢叫《壽世保元》,里面有一個叫麻疹門里面啊,哦,麻疹么,它分很多門?。∵@一套書的麻疹門,兩位藥,這個經(jīng)方家立下來的哦,黃芩跟白芍,比如說這兩個是等量。
張仲景呢,我在金匱一開始就跟諸位講:我們講的是,張仲景呢是用寒藥來做泄的動作。寒泄,寒泄的目的是為什么是撤熱,把這個藥撤掉哦,撤掉,所以說寒泄的藥尤其用在肺上面,用的最多的就是黃芩,黃芩!
那為什么要用白芍,就是陰,它陰不夠的時候,陽會下陷下去,所以本來麻疹發(fā)了一半,誒,麻疹不見了,麻疹內(nèi)陷下去了,過去我們經(jīng)方在治療病人小朋友麻疹或者是水痘的時候,葛根湯一下去就發(fā)出來了,可是你如果發(fā)到一半的時候,病人體力不夠,麻疹下陷下去,病人會高熱,就是那個人得到肺炎,那個小孩子得到肺炎。
發(fā)出來了,結(jié)果西藥沒有藥可以就因為是ABXXX(一種病毒),他在醫(yī)院里這種最強的抗藥性。其實兩味藥就可以了!這兩位處方千年傳在那邊哦,我一看到哎呀糟糕這個走了很可惜,兩味藥就可以了!哦,是專門針對肺炎高熱的時候啊,還有這個麻疹,小孩子得到麻疹內(nèi)陷的時候,救急的時候用的,哦,那兩味藥而已。
這就讓大家更了解一下,芍藥如何的應(yīng)用它,因為你內(nèi)陷下去的時候是陽很強陰不足嘛陷下去,那你用陰藥,我們現(xiàn)在你只有兩味藥,桂枝跟芍藥,你會用哪一個,一定用芍藥嘛!芍藥把它提升上來對不對,黃芩下去解毒,去熱,這個寒藥能夠撤熱,兩味藥!哦。
當看到這個新聞,每次看到這種不該死,有的人是病死我們沒有話講對不對?可以不要死的死掉,哦,所以希望大家以后學去呢,哦,幫助一些哦。尤其做急診室里面,我們常常會遇到這種情形的話,能夠幫助他們哦,反正都不行了嘛對不對,用用中藥又如何呢?大劑的用。比如說那個小朋友,你這個用量一錢的藥粉,各一錢的藥粉,一錢的很多啦,兩個混在一起,等量吃下去,哦,這個都是救人于危難的時候哦使用。
大家現(xiàn)在就了解了芍藥,所以說簡單把它歸納起來就是:當你發(fā)現(xiàn)到病人的靜脈血液循環(huán)不好的時候,你都可以用芍藥,重用芍藥,哦,像腹部的陰,少腹是陰,還有女人的靜脈瘤,還有豆疹,任何瘡疹下陷,所以說比如你看到一個人,兩個人在一起,這個病人呢這個瘡是凸出來的,凸到外面來的瘡很簡單,那個瘡是陷下去的很危險,陷下去的你第一個要想到什么?想到芍藥,這就是陰和陽的觀念,哦,陰和陽的觀念。
后面呢我們會介紹到常常會開個處方,桂枝湯把芍藥拿掉,或者是桂枝湯藥加重桂枝哦,這個原因,慢慢慢慢諸位看經(jīng)方的時候慢慢去了解,當你心領(lǐng)神會的時候像這種處方,像臉上生個血管瘤出來,處方馬上就開出來,根本就不用想就出來了哦。
所以我希望諸位能做到一點就是:將來哦,你們不但能夠設(shè)計處方,不但經(jīng)方能夠很熟練以外而且可以設(shè)計處方,然后你的處方是渾然天成的很簡單,一下就把他病去掉了,哦,這是最高的境界。哦,我還是做不到哦,你們呢以后一定要做到!哦,我們慢慢做,哦,大家看這個小建中湯。
虛勞里急,諸不足,黃耆建中湯主之。
黃耆建中湯方
黃耆建中湯方,即小建中湯內(nèi)加黃耆一兩半,余依上法,若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哦,再來呢虛勞里急,慢慢呢諸位就了解到經(jīng)方跟溫病完全是南轅北轍,哦,因為經(jīng)方用的藥比較強,而且呢,這個張仲景的書呢,言簡剛重,幾句話就講完了,也沒有交代很清楚,再加上呢徒弟過門檻呢又摔倒,然后條辯都弄不清楚,所以有的人就不用了啊,哦,越來越不用,這個就很麻煩哦。
那這里呢,來看黃芪建中湯,剛剛講了小建中,現(xiàn)在呢,黃芪建中也是虛勞里急啊,老師這個虛勞里急跟剛剛那個虛勞里急一樣啊,諸不足哦,那黃芪建中湯呢,你看看哦,就是小建中湯里面再加黃芪哦。
那黃芪跟人參不一樣,人參呢我一再跟諸位講人參張仲景的觀念里面是要養(yǎng)胃陰,哦,因為腸胃的津液不夠了,所以我們過去用獨參湯,你說用獨參湯來救逆,救什么逆啊?救胃氣沒有的逆。這個人已經(jīng)吃不下東西了,吃東西都吐,吐就是獨參,單獨的人參下去哦,獨參湯!那黃芪呢,真正補氣不是人參啊,是黃芪在補氣啊,所以我們有氣虛和血虛兩種虛勞,哦,氣虛還有血虛。
那這個黃芪建中湯呢煮法一樣哦,若氣短胸滿者加生姜,為什么會氣短胸滿,這個生姜呢本身的功能是去腸胃里面的水,胃里面的水,如果這個人虛勞的時候,胃的消化不好嗎,胃里面有停水。
這個時候呢,這個人胸腔里呼吸的時候,氣沒有辦法下去,因為水停在中隔,它會反逆,這個時候用生姜,加重,重用生姜哦,那如果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哦,肚子脹滿,腹部是什么,是脾臟,脾主少腹,是主濕,所以腹?jié)M的時候一定是濕很盛,哦,哦,腹?jié)M,你看很多太太,小姐很好小姐是平的,太太呢那個后背是這樣的,前面也是這樣子,哦,這個就是濕很盛,濕很盛哦,我們加了茯苓哦,后面會介紹到那個很多特殊的治癥哦,那諸位一定要擅用茯苓,哦,茯苓的話會讓那個太太的肚子小掉,那個太太一定會對你很好,哦,那這個是去濕用的,哦。

還有療,治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什么叫做肺虛損不足,我們兩個癥,哦,任何的臟出來的時候,你把它歸納起來哦。虛跟實,虛跟實哦。那當你肺虛損不足的時候哦,補氣我們要補氣加半夏。
你說老師這個補氣啊,黃芪在這邊補氣了,結(jié)果還要加個半夏,對不對,半夏這個不是去痰的嗎?怎么去補氣要用半夏,這個就是經(jīng)方跟溫病不一樣的地方,經(jīng)方認為說你有東西堵在里面的時候,滋補補不進去的,所以你這個虛勞的人呢,久虛勞的人呢里面一定有痰,所以你一定要把這個痰去掉。
就好像你要堆東西到倉庫里面去,這個倉庫里面還有壞死的東西在里面對不對,那你東西沒有清掉,你把新的東西放進去,這不對的,所以一定補氣的時候加半夏,你半夏下去的時候把里面的痰清掉,這個時候才真正補得到氣,哦,這就是經(jīng)方的觀念。
所以它這樣子看起來非常合理啊,哦,非常合理,那你如果說老師我還是這個氣根血啊分辨不出來,再簡單來講就是左邊的手左手是血右手是氣,那如果左手脈,人是虛勞的,哦,虛勞就是告訴你怎么我睡覺睡了十個小時起來還是很累,還是感覺沒有睡過,然后平常呢做什么事情懶洋洋的啊。
那我也不想當臺灣總統(tǒng)了啊,我也不想當立法委員,我什么都意志也沒有,然后脈大,你看那個手脈那個血管也很大,摸它脈大對不對,然后人就沒有精神,沒有力哦,那就勞癥嘛對不對。那左手脈比較小就是血虛,右手脈比較小就是氣虛啊,這樣子看就可以了哦。
所以呢,半夏在里面的時候,可以把肺里面的痰清掉了,病人的氣和精就會非常的流暢,哦,流暢就會補回來。
來源:網(wǎng)絡(luò)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