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圓已經大學畢業(yè)三年了,在家附近的公司做行政工作,平時的興趣愛好就是畫畫。
她也偶爾在各社交媒體平臺上接插畫的稿件,給自己賺取零用錢。
圓圓有個戀愛多年的男友,但是因為爸爸嫌棄男友是農村戶口,他們二人一直沒有進入談婚論嫁的階段。

在爸爸眼里,圓圓多次考公失敗,就是一個沒有出息的孩子,他覺得女兒現在的小公司的行政文員工作,一點也不能為他臉上增光。
某天下午,圓圓休息在家烤面包,并用平板記錄了制作過程,媽媽則在客廳一邊看電視一邊整理家務。
爸爸一回家,看著圓圓“不務正業(yè)”的樣子,就開始罵罵咧咧。
媽媽為女兒辯解了幾句,爸爸便開始連帶著媽媽一起責罵。圓圓這次忍無可忍,便回懟了他。
可誰知,爸爸開始摔著桌上的東西,就連女兒分期付款購買的昂貴的平板,都被他一把扔了出去。
圓圓見爸爸的情緒和行為開始不受控制,立馬拿出手機撥打了報警電話。
等到這場鬧劇結束后,圓圓看著那被摔得無法開機的平板,以及手機里還沒有還完的欠款,頓時悲從中來。

許是對自己從小到大感受不到父愛的成長經歷而感到憤恨,圓圓將整件事情的經過發(fā)布在朋友圈中,并在朋友圈公開斥責自己的爸爸。
爺爺看到圓圓的朋友圈后,立馬打電話來說:“你是大學本科生,說話不要如此沒有素質。再怎么說,他也是你的爸爸,你不應該這么不尊重他?!?/p>
圓圓當時感到非常委屈,爺爺要求他尊重爸爸,可是爸爸從來就沒有尊重她和媽媽。
還記得上次和爸爸大吵大鬧,是因為他不滿意自己現在的男朋友,并打電話給公司領導,希望領導給自己做做思想工作。
圓圓說,爸爸一直以來對自己都有著極高的要求,但是自己卻屢屢讓他失望。
在爸爸眼中,自己的工作既低薪又不具備穩(wěn)定性,自己的男友也不是門當戶對的良人,畫畫這個興趣愛好也只是不務正業(yè)。

學生時代時,自己的生活起居一直被爸爸管束。工作后,就連自己喜愛的婚戀對象都得不到爸爸的尊重。
媽媽性格軟弱,自己只能和媽媽傾訴內心的郁悶,卻不能從她那里得到切切實實的幫助和支持。
她也想出人頭地,也想為家里人爭口氣,可是這樣的生活環(huán)境,讓她極為敏感自卑,她只想成為班級、社團、公司等各個場所的小透明。
巨大的期待壓得圓圓喘不過氣,爸爸強烈的控制欲更是讓她想逃離這個家。
可現實的經濟狀況,她不得不和父母一同居住。
為人父母,我們難免會對孩子寄予期望。
但當孩子遲遲沒有進步時,我們需要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與孩子的性格特征、現在的需求相符。
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以下幾種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家庭,我們一定要注意。

3種家庭,再累都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說中了別不高興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毋庸置疑。都說:“看一個孩子將來怎樣,看他的父母就知道了?!?/p>
作為父母都希望孩子將來優(yōu)秀,也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很多時候總事與愿違,為何?
其實問題的根源在于家庭的環(huán)境,尤其是以下幾種家庭,累死也養(yǎng)不出優(yōu)秀的孩子,說中了,別不高興。
●情緒難以自控的家庭
有的父母是典型的兩面派,他們在外人面前很溫和,言行舉止讓人如沐春風,但是獨處或者面對親密關系時,他們的情緒總是隨機爆發(fā),難以控制。
特別是面對孩子時,這些陰晴不定、易躁易怒的父母,也不會有所收斂。
比如,有時候我們下了班還在為工作的事煩心,但是孩子此時卻在家里玩鬧。
此時,這些父母會把自己的工作情緒發(fā)泄到孩子身上,呵斥孩子正常的游戲行為。
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他們總是感覺到,自己明明沒有犯錯,還是會挨罵、被指責。
在責罵與貶低中長大的人,會經常處于悲觀厭世的情緒,嚴重的還會形成邊緣型人格障礙。

●控制欲望強烈的家庭
相信不少的孩子,在家聽見父母說得最多的話就是:“你應該要如何”、“你不能這么做”。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但是我們不能把管束孩子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當作是愛孩子的表現。
在父母過于控制孩子的家庭,父母的行為會嚴重限制孩子的自我發(fā)展,讓孩子失去自我選擇、自我負責的能力。
特別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他們的自我意識強烈,總以為自己是個小大人,渴望脫離父母的掌控。
可父母卻喜歡將孩子的一切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感覺,最后導致親子關系破裂。
這些父母常常會有這種感受:自己已經為孩子盡心盡力,可孩子怎么就是不明白自己的苦心呢?
其實,是我們給孩子的空間和自由太少了!

●父母感情不和的家庭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备改钢g的感情是否和諧,對孩子性格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等具有關鍵作用。
如果父母關系和諧,孩子沐浴在愛的環(huán)境中,他們內心會充滿幸福、自信和力量。
如果父母感情不和,這種不健康的夫妻關系,會消磨孩子對家庭的信任和愛。
同時這也會成為孩子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影響他們的婚姻觀、擇偶觀。
這些孩子會接受原生家庭糟糕的事實,將來學會規(guī)避父母在婚姻和育兒中的錯誤,努力讓自己擁有獨立自主的內心和能力。
但是也有的孩子會被父母的感情拖垮,成為父母感情不和的承擔者、受害人。

結語
父母的愛與陪伴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營養(yǎng)液。
愛是我們要看見最真實的孩子,放下改造孩子的念頭,愛是我們要和孩子之間有界限感,給孩子自由發(fā)揮的空間。
父母存在的最大意義,是讓孩子想到我們,內心就充滿力量!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