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上海社保政策再傳利好!綜合保險(綜保)參保人員終于能通過補繳方式納入職工社保體系,退休保障全面升級!那具體如何納入職工社保,如何計算社保工齡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什么是綜合保險?

相信很多70和80后的來上海的務工人員,都知道一個叫上海綜合保險的東西吧。

1、2002年綜合保險的創(chuàng)立

2002年9月,上海首創(chuàng)綜合保險制度,讓非滬籍外來務工人員也能享受工傷、醫(yī)療和老年補貼。

覆蓋對象:非上海戶籍的外來務工人員(包括農民工),但不包括從事家政服務、農業(yè)勞動等靈活就業(yè)人員(初期)。

主要保障內容:

工傷保險:發(fā)生工傷時一次性賠付。

住院醫(yī)療:住院費用報銷80%,起付線為社平工資10%。

老年補貼:繳費滿1年發(fā)放1份老年補貼(約社平工資的60%),累計最多3份。

2、2005年政策調整

綜合保險擴大了覆蓋范圍,將家政服務人員、農業(yè)從業(yè)人員納入綜合保險。同時提高老年補貼標準,繳費滿1年發(fā)放1份,額度從社平工資的60%調整為按實際繳費基數計算,提高實際補貼水平。

3、2011年與國家社保體系并軌

2011年7月《社會保險法》實施,要求全國社保制度統一,消除戶籍差異。停止新增綜合保險參保,原參保人員逐步轉入城鎮(zhèn)職工社保。

2002年,上海開始實施綜合保險暫行辦法,一直持續(xù)到2011年6月份《社保法》實施之前。在這期間來上海務工的非上海戶籍人員,約有400萬人在就業(yè)期間被繳納了上海外來人員綜合保險。

2002年,上海開始實施綜合保險暫行辦法,一直持續(xù)到2011年6月份《社保法》實施之前。在這期間來上海務工的非上海戶籍人員,約有400萬人在就業(yè)期間被繳納了上海外來人員綜合保險。

由于綜合保險的費用較低,可以不用繳納職工社保,能為企業(yè)節(jié)約很大的人工成本,因此受到了很多用人單位的青睞。

隨著這批人員逐漸面臨退休,這一特殊時期的保險政策暴露出了很大的弊端,從而引起不滿。綜合保險屬于商業(yè)保險,繳費年限不計入社保工齡,退休后養(yǎng)老金少得可憐,甚至有人因為年限不夠無法退休!

二、上海綜合保險并入社保政策

如今,國家終于出手了!2025年4月21日,上海將正式實施綜保轉社保新政,通過補繳方式,把綜保繳費年限折算成職工社保年限,讓老一輩打工人的養(yǎng)老待遇“補回來”!

1、年齡要求:男性年滿60周歲、女性年滿50周歲,且未領取任何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如城鄉(xiāng)居民養(yǎng)老金等)。

2、參保歷史:需為上海綜合保險參保人員,且持有“老年補貼憑證”(原綜保參保期間購買)。

3、自愿原則:可選擇一次性兌現老年補貼,或全額用于補繳職工養(yǎng)老保險,二者只能選其一。

此次政策的核心在于兩點:全額轉入和年限折算。

1、全額轉入

外來務工人員在到達退休年齡,即男性年滿60歲、女性年滿50歲時,可以將其所積累的老年補貼全額轉入其企業(yè)職工養(yǎng)老保險賬戶。

2、年限折算

根據政策,綜合保險繳費年限將按照一定的比例轉換為職工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的繳費年限。具體來說,每繳費1年的綜合保險將折算為0.2333年的社保繳費年限。

對于不同人群也提供不同的解決方案:

針對已退休的參保人員

對于那些已經退休但尚未兌現老年補貼的人士,可以選擇將未兌現的老年補貼按照新規(guī)定轉入社保,并重新計算養(yǎng)老金。

未退休的參保人員

對于尚未退休的參保人員,綜合保險轉社保后,累計繳費年限不夠最低退休要求(15年-20年),并且需要在上海退休的話,可以在達到退休年齡時選擇一次性補繳不足的社保年限。

注意,補繳年限以及綜合保險折算年限的合計不允許超過3年。

三、上海綜合保險如何轉入職工社保

1、查保單

下載“金事通”APP,實名認證后查看名下是否有綜保保單(國壽或太平洋承保)。

2、選方案

? 臨近退休者:優(yōu)先補繳,4月21日前完成測算,早補早受益!

? 中年務工者:通過考取職業(yè)資格(如電工證、育嬰師證),爭取企業(yè)“急需人才”認定,縮短社保并軌周期!

3、咨詢渠道

撥打12333社保熱線,或前往各區(qū)社保中心(工作日延長至17:00)

上海此次綜保轉社保補繳政策,堪稱“遲到的福利”,尤其惠及早年外來務工群體。建議符合條件的參保人盡快規(guī)劃,抓住政策窗口期,政策窗口期截至2025年12月31日,逾期需特批,流程更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