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能源車企為降價1萬元抓心撓肝時,卻有車企高管以幾千萬甚至過億的年薪穩(wěn)坐釣魚臺——這不是段子也不是玩梗,而是中國新能源車市魔幻現(xiàn)實的冰山一角。

最近,總經理穆峰年薪610.63萬(比董事長魏建軍還高),高管羅紅斌1240萬(比王傳福多近500萬),CFO李鐵1.004億(99%是股權激勵)……這不禁讓人咋舌:“打工人干三輩子,不如高管干一年!”
長城汽車
比亞迪
理想汽車
根據2024-2025年車企公開財報及媒體報道,中國汽車行業(yè)高管薪酬呈現(xiàn)顯著的兩極分化趨勢。一方面是專業(yè)型和技術型高管年薪普遍突破千萬元級別,另一方面是部分企業(yè)創(chuàng)始人薪酬徘徊在百萬元區(qū)間。
這一現(xiàn)象折射出行業(yè)轉型升級過程中人才價值的重新評估體系,也暴露出新舊勢力在激勵機制上的根本差異。
千萬年薪成為天花板
理想汽車首席財務官李鐵年薪高達1.004億元,被媒體戲稱為“打工皇帝”。創(chuàng)始人年薪不過170.5萬元。具體來說,李鐵的1億薪酬中,工資津貼等為203萬元、股份支付薪酬部分高達9823.6萬元,堪稱新一代“打工皇帝”。
李想

馬東輝年薪6057.6萬,同樣股權占大頭。2015年9月,馬東輝正式加盟理想,出任總工程師,主要負責公司的研發(fā)工作。據了解,理想汽車是在2015年7月創(chuàng)立的,這么看來馬東輝是理想汽車名副其實的老將。
根據比亞迪2024年年報披露的信息,比亞迪高級副總裁羅紅斌2024年年薪為1240萬元(稅前),主要負責供應鏈管理與核心業(yè)務板塊運營。
美洲區(qū)總裁李柯(1489.7萬元)。她于1996年加入比亞迪,憑借出色的工作表現(xiàn),先后擔任市場部經理、銷售總經理等職務。目前,她是比亞迪美洲地區(qū)的總裁及比亞迪慈善基金會的副理事長。

控股集團總裁安聰慧2890.7萬元,吉利控股CEO桂生悅2491.9萬元。安聰慧自加入吉利以來,推動吉利在智能駕駛和電動汽車領域的快速發(fā)展。他不僅參與了吉利的創(chuàng)辦,還在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關鍵作用。
吉利
極氪
2024年長城汽車總經理穆峰的年薪達到了610.63萬元,是長城汽車薪酬最高的高管(董事長魏建軍年薪568.56萬元),副董事長趙國慶年薪360.61萬元。
這也凸顯出一個事實,專業(yè)性高管、技術型高管、研發(fā)型高管正在成為薪酬新貴,薪資確實顯著高于傳統(tǒng)崗位,這主要源于技術稀缺性、市場爆發(fā)式增長以及股權激勵的深度綁定。
通過股權激勵吸引專業(yè)性人才、技術性人才,形成“高薪-高業(yè)績-高市值”的正向循環(huán)。這主要體現(xiàn)在新品牌方面。
創(chuàng)始人年薪普遍不高
2024年,比亞迪全年銷量420萬輛,同比增長62.3%,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商。比亞迪也成為國內最賺錢的整車制造商,全年凈利潤402億元,同比增長34%。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的年薪為765.5萬元,在行業(yè)內并不是最高,但是在公司巨大的盈利能力背后,顯得較為合理的薪酬結構。

此外,比亞迪副總裁的薪資同樣引人注目,最高為1489.7萬元,彰顯出公司對高管的重視與投資。
吉利汽車方面,作為掌舵者的李書福,其全年薪酬僅36.9萬元,而2022年還有40.8萬元。2024年,吉利汽車營收首次突破2400億元,同比增長34%;全年歸母凈利潤166億元,同比增長213%;扣非后歸母凈利潤85億元,同比增長52%。
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全年薪酬568.56萬元。財報顯示,2024年長城汽車營收為2021.95億元,同比增長1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26.92億元,同比增長80.73%。
王傳福、李書福、魏建軍這三家傳統(tǒng)民營車企老總的薪酬水平盡管高低不一,但是和各自車企的盈利規(guī)模相比,其水平并不高,甚至比公司的高管還要低。實際上,這是公司對于專業(yè)人才的重視程度。
國企方面,2024年,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的年薪為133.37萬元,董事長朱華榮為263.5萬元,集團董事長楊青為104萬元。
長安汽車
東風汽車

以上,是民企和國企部分的“工資單”,從中能看出代表國企與民營之間的薪資差距。結合財報信息來看,薪資水平更突出的民營企業(yè),明顯在業(yè)績上高出國企一大截。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薪資給得更高的民營企業(yè),可以籠絡更多人才,以此獲得更強的競爭力。
在網羅人才這個方面,新勢力品牌更是不遺余力。
此前,我們說過理想汽車CFO李鐵的年薪高達1億+,堪稱打工人的天花板,而李想本人的年薪不到200萬,同時,何和李斌沒有公布具體年薪數字。但是,他們都側重長期股權激勵,更看重的企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小鵬
當然也有例外,2023年,CEO張勇包括工資、酌情花紅(年終獎)、股份支付、公司福利在內的總薪酬為3099.4萬元。而創(chuàng)始人方運舟的年收入為4700萬。我們再看哪吒汽車在2023年累計交付12.75萬輛汽車,同比下滑約16%。2024年更是直接垮掉。
哪吒
綜上,頭部企業(yè)和尾部之間的對比高下立判。
百姓評車
雖然薪酬并不起決定作用,張勇和方運舟就是明證。更古早的還有威馬汽車,董事長沈暉的12.6億元天價年薪成為當時的熱搜,但是這也沒有讓企業(yè)扭轉局面,甚至還走向了更糟糕的表現(xiàn)。
但是企業(yè)發(fā)展需要人才,用高薪網羅人才,打造更有競爭力的團隊,才是一家成功企業(yè)的應該要做的事情。因此,如何平衡高薪酬和公司經營壓力的關系,就成了新的課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