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慢阻肺或者哮喘患者來咨詢針對嗜酸性粒細胞的靶向生物制劑是否適合他使用,多數(shù)患者都因為嗜酸性粒細胞不高而被勸退,這些病人從各種渠道或者這些藥物并到門診來咨詢藥物的使用方法,體現(xiàn)出藥物銷售的新模式,但藥物不可以盲目使用,最好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
隨著人們對變態(tài)反應也就是過敏反應的深入研究,發(fā)現(xiàn)一些生物因子可以促進嗜酸性粒細胞增生,使用藥物抑制這些細胞因子可以降低血液當中的嗜酸性粒細胞水平,從而達到抑制變態(tài)反應的目的,這樣有利于治療該類疾病,這些細胞因子包括白介素-4、白介素-5、白介素-13等,還有一些更加上游的細胞因子,比如胸腺基質(zhì)淋巴生成素(TSLP)、白細胞介素(IL)-33和IL-25也具有最終刺激嗜酸性粒細胞水平的作用,抑制這些細胞因子就可以抑制嗜酸性粒細胞。目前較為成熟的藥物包括度普利尤單抗、美泊利單抗、本瑞利珠單抗。這些單抗主要適用于嚴重的慢阻肺或者哮喘常規(guī)吸入支氣管舒張藥物效果欠佳時,如果血液嗜酸性粒細胞不高時,效果不明顯或者大打折扣,不一定適合使用。
另外,藥物并非毫無副反應,且停藥后仍然有可能復發(fā),目前藥價相對較貴,使用之前需要仔細斟酌自己的經(jīng)濟狀況,判斷是否必須注射,如果常規(guī)治療能夠控制病情,并不一定非得使用該類藥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