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叫馬春花,今年57歲,初中畢業(yè),原來是小縣城里的食品廠工人,十年前廠子倒閉后就提前退休了。
因為在廠里干得久,算上工齡,退休金還算可以,每月三千多塊錢,在我們這個小地方生活也足夠。
我丈夫張建國比我大三歲,原來是縣城水利站的職工,后來也退休了。

我們倆育有一兒一女,女兒遠嫁外地,成家立業(yè)了,平時聯(lián)系不算多。
兒子張亮在本地工作,娶了媳婦,去年剛剛結(jié)了婚,我和丈夫也算是完成了人生中一件大事。
我家住在縣城邊緣的老小區(qū),房子不大,兩室一廳,是我們年輕時候攢錢買的,雖然老舊,但一直打理得干干凈凈。

我們這一輩人,講究親情,講究一個“親不親,一家人”。
當我小叔子張建軍的兒子,也就是我侄子張浩,因為家里條件不好,想來我家借住時,我和老伴幾乎沒怎么猶豫就答應了。
那一年,張浩15歲,剛上高中。建軍兄弟早年喪妻,一個人帶著孩子,靠打零工維持生活,實在是難。我心疼這個孩子,覺得他命苦,人也懂事,就想著能幫就幫一把,沒想到這一住就是六年。

02
張浩剛到我家那會兒,瘦得像個豆芽菜,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舊校服,眼神里透著膽怯。我看著他心里酸得不行,心想這孩子太可憐了,得好好待他。
從那天起,我家就多了一雙碗筷,多了一雙準備的拖鞋和被褥。每天我都給他準備熱飯熱菜,下學回來也是第一時間給他倒水、拿水果。
看他學習刻苦,我和老伴也不吝嗇,給他買了臺舊電腦,方便他查資料做作業(yè)。

張浩也很爭氣,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每次考試都能拿到獎學金。他從不亂花一分錢,所有獎學金都交給我,說是“交給嬸嬸保管,我怕自己亂花”。我聽了這話,心里暖得不得了。
他高三那年,學習壓力大,我每天變著花樣給他做飯,還特意買了牛奶、雞蛋,補身體。晚上他復習到深夜,我就陪著他坐在客廳,不打擾,只是陪著。
終于,張浩高考時考了全縣前十名,被北京一所985大學錄取。我激動得流淚,像自己兒子考上了一樣。

錄取通知書下來的那天,小叔子建軍來家里吃飯,張浩激動地說:“嬸嬸,我能有今天,都是您和叔叔幫的忙?!蔽倚χf:“浩浩,你是我們家的人,說這些干啥?!?/p>
他走的那天,我給他準備了新行李箱,還塞了兩千塊錢在他包里。臨別時,我叮囑:“去大城市了,別怕,咱們永遠是你家。”他眼圈紅了,點點頭。
大學四年里,他每個寒暑假都回來,有時一回來就住我家,有時在他爸那住幾天,也常來看看我。我們從沒覺得他不是親兒子。

時間久了,有些事慢慢讓我看清了所謂的“親情”。
張浩大學畢業(yè)后,去了南方一線城市工作,進了一家大公司,工資也高了。他變得越來越少聯(lián)系我們,偶爾發(fā)個消息,也只是應付幾句。我們也理解,年輕人忙。
直到我兒子張亮結(jié)婚那年,我才徹底明白了一些事。
張亮結(jié)婚的消息,我們提前半年就通知了張浩。請?zhí)布倪^去了,電話也打了,說得清清楚楚。張浩答應得好好的,說“肯定回來,表哥結(jié)婚我怎么能不來”。
結(jié)果婚禮前一天,我打電話他不接,發(fā)消息不回。直到婚禮當天早上,才回了一句:“嬸嬸,不好意思,公司臨時項目走不開,沒法回來?!?/p>
我有些失落,但也沒說什么??筛屛译y受的是,他連個紅包都沒發(fā)。他在北京工作三年了,年薪早就二十多萬,我不是指望他送什么大禮,可最起碼的心意也該有吧?
婚禮那天,親戚朋友都來了,張浩缺席,沒人多說什么??晌倚睦飬s像被針扎了一樣。
后來聽人說,他那天并沒有“加班”,而是和女朋友去外地旅游了。我不敢相信,直到看到他朋友圈發(fā)的照片,笑得那么開心,背景卻是海邊。
我一夜沒睡。
我不是計較那幾百塊錢的紅包,我難過的是,我把你當兒子,你卻把我當外人。
我想起那六年,他在我家吃住,穿的是我買的衣服,吃的是我煮的飯,連高中補課的錢,都是我們硬擠出來的。他爸那時候常年在外打工,根本顧不上他,是我們這個“叔叔嬸嬸”把他一手帶大的。
可現(xiàn)在,他出息了,卻連參加表哥婚禮的時間都不愿意抽,連一聲道歉都那么敷衍。
我把這事告訴了老伴,他嘆了口氣,說:“人心啊,喂不熟的?!?/p>
我沒再說什么,只是心里那股酸楚,久久揮之不去。
再后來,張浩結(jié)婚了,發(fā)了請?zhí)?/a>給我。我猶豫了很久,最后還是沒去,也沒回禮。
我知道,這段親情,從他決定缺席張亮婚禮開始,就已經(jīng)變了。
03
如今,我每天在陽臺種花,做飯,帶孫子,生活平淡卻也安穩(wěn)。
我常常想,我們這一代人,總是太重情太重義,總覺得幫親戚是理所應當??涩F(xiàn)實告訴我,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報,也不是所有的親情都能換來感恩。
我不后悔當初幫張浩,他能考上985,能有今天的生活,我替他高興。但我也學會了,看人不能只看一時,要看長遠。
人性,有時候就是一面鏡子,你對他好,他未必記得;你疏遠他,他反倒開始在意。
我不怨張浩,我只是終于明白,有些人,注定只是你生命里的過客,不是你一廂情愿,就能變成一家人。
人生后半場,我只想把好心用在值得的人身上,把情分留給能回饋的人。因為真正的親情,從來不是一方的施舍,而是彼此的珍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