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覺已經(jīng)到了4月份,天氣也開始變得炎熱起來,而此時人的胃口,也開始出現(xiàn)了變化,我們則需要根據(jù)時令,及時調(diào)整我們的飲食,正所謂"春氣通肝,其味酸",明代醫(yī)家張介賓在《類經(jīng)》中道出春養(yǎng)肝的奧秘。此時人體陽氣升發(fā),積攢一冬的濕熱毒素亟待疏泄,清代《隨息居飲食譜》早有記載:"春采野菜,能除陳氣"。

所以在飲食上,我們可以采摘一些野菜,它們多具有藥食同源的作用,這樣吃起來,我們的身體也會變得更加的舒坦。老話“4月排毒,一年不堵”,建議多吃這5種排毒菜,身體更舒坦。分別是哪5種呢?

第一種:涼拌蒲公英
蒲公英被譽(yù)為是“天然抗生素”。《本草綱目》稱其"解食毒,散滯氣",早春嫩葉最宜涼拌。而且吃起來也格外的下火,尤其適合容易上火的人來吃。

做法:取新鮮蒲公英300克焯水,佐以蒜泥、香醋、芝麻油,撒少許炒香的芝麻。焯水時加幾滴油可保翠綠,入口微苦回甘,尤宜配小米粥,晨起食用最能清肝利膽。
第二種:薺菜煮豆腐
陸游曾詠"春來薺美忽忘歸",宋代《山家清供》載其"明目益胃"。這個時候的薺菜最為的鮮美,而且它季節(jié)性比較強(qiáng),在吃的時候,一定要抓緊時間。

做法:取薺菜200克剁碎,與嫩豆腐300克同煮,沸后打蛋花,最后點(diǎn)香油。切記水沸即起鍋,久煮則失其清芬。此羹白綠相間,最宜佐糙米飯,養(yǎng)肝明目。
第三種:蒜香馬齒莧
蘇頌《本草圖經(jīng)》載其"主諸腫瘺疣目",民間稱"長壽菜"。而且這個時候的馬齒莧生長的也比較的旺盛,田間地頭,到處都可以找到,采摘起來也特別的方便。

做法:鮮馬齒莧500克切段,與蒜片爆炒,臨起鍋烹米醋。酸香開胃,尤宜配玉米面餅同食。焯水時加勺面粉可去黏液,保留爽脆口感,而且也能去除它的澀味。
第四種:臘肉炒蕨菜
白居易曾寫" 做法:鮮蕨菜300克焯透后撕條,與臘肉片同炒,佐以豆豉提鮮。切記焯水時換三次水去澀,猛火快炒鎖住山野氣息。此菜配新茶,最能解油膩。而且其滑嫩爽口,也特別的下飯。 第五種:黃豆芽拌苦菜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