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自:人民網(wǎng)
人民網(wǎng)北京4月8日電 (記者劉穎穎)4月6日,繪畫家、繪本作家蔡皋攜新作《不能沒有》與讀者相聚,以“畫給童年的光與詩”為主題,與評論家張莉、漫畫家白茶、讀書博主趙健開啟了一場關于童年、文學與藝術的探索之旅。

活動現(xiàn)場。主辦方供圖
人民文學出版社總編輯、黨委副書記吳良柱表示,蔡皋的作品《桃花源的故事》《寶兒》等深受新一代小讀者的喜愛。而《不能沒有》這部作品則是蔡皋在傳統(tǒng)經(jīng)典之外,走近現(xiàn)代兒童生活的全新嘗試,將東方哲學、美學融入現(xiàn)代兒童圖畫書中,傳遞大善、大美的思想價值。他還強調(diào)了美育的重要性,認為施教的最高境界是無教而教,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讓孩子感受到我們對待世界的態(tài)度,這才是孩子們真正力量的源泉。
活動中,蔡皋分享了她創(chuàng)作《不能沒有》的初衷與心路歷程。她以“感恩”為主題,講述了生命中的種種“光源”如何照亮了她的人生。她提到,自己雖然沒有接受過正規(guī)的大學教育,但生活中的種種經(jīng)歷,包括困頓與苦難,都成為了她的“光源”。她用繪畫表達自己對生命的熱愛與感恩,認為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個奇跡,值得我們用心去觀照與體驗。
蔡皋還分享了她與家人之間的溫馨故事,從母親講述的故事到女兒嬰兒時期的驚喜,再到與孫子的對話,這些都成為了她創(chuàng)作的靈感源泉。她希望通過《不能沒有》這本書,讓讀者感受到光的重要,無論是自然的光、文學的光,還是生活中那些溫暖人心的瞬間。
在談到創(chuàng)作手法時,蔡皋提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她越來越傾向于刪繁就簡,追求一種本質(zhì)的表達。她認為,孩子的審美眼光是最純粹的,而成人往往被功利與瑣事蒙蔽。她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喚起人們內(nèi)心深處的童真與對美的感知。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