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三高鐵是連接山西運城和河南三門峽的一條高速鐵路,可打破兩市隔河千里遠的尷尬。

這條高鐵,不,更早應叫鐵路,因為這條線路提出是相當早的,甚至可以追溯到2007年,那時我國高鐵剛處于起步階段,那運城與三門峽之間自然沒有資格建設高鐵的,不過能想到建設鐵路,足以說明兩市之間對于優(yōu)質(zhì)交通的需求是相當大的。

而運三高鐵真正開始研究是在2018年,推進可研編制工作,此時能推進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三門峽黃河公鐵兩用大橋已在建設中,其中就預留了運三高鐵過黃河通道。

但運三高鐵并未堅持推進下去,一直處于較為前期的準備工作階段,甚至被納入“十四五”鐵路研究項目中,但也沒有實質(zhì)進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運三高鐵推進難,很多人總結是因為山西缺錢,所以不上心,那真的是這樣嗎?

要說山西缺錢,只能說在高鐵建設上缺錢,其他項目還可以的,譬如貨運專線的建設,那就算山西再缺錢,也是拿得出建設運三高鐵的錢的。

要知道,運三高鐵關鍵性工程已完成了,剩下的就是陸路的建設,需要的建設資金一百多億,而山西需要近一百億的建設資金,當然了,只需要拿出資本金就好,一般情況下就是總投資的一半,差不多五十億,而這五十億還是由國家與山西共同承擔,不管國家承擔多少,到山西這,也減輕了不壓力,估計出個三四十億,這些錢別說山西了,就算是運城,也是可以拿出來的,更何況這些資金就是由山西與運城共同承擔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此,說缺錢而不建運三高鐵,真的有點站不住腳,只能說缺錢是運三高鐵難推進的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而更為重要的原因或許是這個,那就是線路連接的問題。

要知道,運三高鐵可是大西高鐵與徐蘭高鐵的聯(lián)絡線,大西高鐵繁忙程度一般,但徐蘭高鐵是很繁忙的,那在三門峽處,運三高鐵是否可以與徐蘭高鐵互聯(lián)互通難說。

就算能互聯(lián)互通,徐蘭高鐵又能分出多少車次來給運三高鐵呢?

這可是有先例可循的,那就是日蘭高鐵,是山東連接河南的一條高速鐵路,也是接到徐蘭高鐵上。就是因為徐蘭高鐵太繁忙了,日蘭高鐵安排的出省車次一直是8對,很難增加。

想象一下,日蘭高鐵的背景有多強,貫穿山東南部,還可通過互聯(lián)互通連接濟南與青島等實力城市,都無法安排更多車次。

那運三高鐵這種沒有實力城市作為背景的線路,即便建成,又有幾列車次可以安排呢?

有人會說,不用互聯(lián)互通,只要建設就好,到時可以換乘,如此的話,運三高鐵就難接入高鐵網(wǎng),如此線路的價值怕是更難發(fā)揮了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上面分析不難看出,運三高鐵建設是不難的,但未來如何互聯(lián)互通,回報率怎么樣,這才是最為重要的,這或許才是運三高鐵遲遲無法落實的最為重要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又提出了運十高鐵?因為這才是解決運城南下最為有效的線路。

但運十高鐵推進難題也很大,一、缺少實力城市的支持;二、河南剛規(guī)劃了焦洛平高鐵,與運十高鐵的線位太近了,而且運十高鐵西邊還有經(jīng)過西安的高鐵;三、運十高鐵涉及的省太多了,有山西、河南、陜西、湖北,相互間的協(xié)調(diào)是一個十分讓人頭疼的問題。

因此,不管是運三高鐵,還是運十高鐵,都需要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