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臟作為我們體內最大的排毒器官,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們每天所攝入的食物,也大多都需要經由肝臟進行分解、轉化,之后再排出體外,而且在《黃帝內經》中還認為,肝臟是“罷極之本”,是肝魂所居住的場所,屬于陽中之少陽,與四季的春氣相通應,由此可見,想要很好地養(yǎng)護肝臟,把握好時節(jié)也同樣非常重要。

其實,除了開頭所說的清解體內毒素外,肝臟還與我們的情緒、思維密切相關。在我們睡覺的過程中,身體里的血液往往就會流入肝臟,而眼睛之所以能夠看見東西,也同樣離不開肝血的滋潤,此外,肝血充足時,思維也會更加敏捷,在這種狀態(tài)下,工作效率自然就會大大提升,相反,若是肝血出現了不足,思維、反應就會變得遲鈍,工作效率也會隨之降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僅如此,在皇皇巨著《黃帝內經》里還說過:“久視傷肝、久坐傷骨”,對此,很多人也都有過親身經歷,而在長時間用眼后之所以會感覺眼睛昏花、干澀,主要是因為在這一過程中,耗損了身體里的一部分肝血,若是肝血不能及時補充,那么就會傷及眼部,進而誘發(fā)視物模糊、眼睛干澀等癥狀。

那么,在春季究竟該如何調養(yǎng)肝臟呢?其實,我們可以從肝臟與四時、五行、五味之間的關系來入手。

肝臟與四時之間的聯系,自然是春季了,“肝主春”,而春季同樣也是萬物生發(fā)的季節(jié),無論是身體里的陽氣,還是外在的陽氣,都會開始升發(fā),體內陽氣的升發(fā)一方面有助于驅散身體里的寒邪,另一方面也有助于維持體內的陰陽平衡,但即便如此,陽氣的升發(fā)也要有度,若是肝陽升發(fā)太過,陰不制陽,那么就會導致虛火上浮,進而出現我們常說的“上火”癥狀,所以,在春季,既要保證陽氣的正常升發(fā),又要避免因其升發(fā)太過而誘發(fā)病癥。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行里,肝臟屬木,所以肝臟的特性與草木極為相似,草木在春季時會快速生長,而肝臟在春季時,功能也會變得異?;钴S,這個時候,大家可以多接觸自然,借助自然界的陽氣來養(yǎng)護肝臟。

在中醫(yī)里,“五味”包含了“酸、苦、甘、辛、咸”,而肝臟所對應的就是酸味,適當攝入酸味食物,有助于很好地養(yǎng)護肝臟,但任何事物都講究一個“度”,若是過食酸味,就很容易促使肌肉粗糙,同時,口唇也會出現干裂、發(fā)苦等癥狀。

其實在中醫(yī)里,可用于養(yǎng)護肝臟的中藥材有很多,比如白芍,而白芍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效果,與其藥性往往是息息相關的,白芍味酸,酸入肝,因此,白芍還具有滋補肝陰、柔肝緩急的效果,是醫(yī)家養(yǎng)肝護肝的常用中藥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后就是五體,“肝在體為筋”,體內的筋脈正常,往往依賴于肝血的滋養(yǎng),而若是身體里的肝血出現了不足,那么就很容易導誘發(fā)筋脈筋攣,同時也會出現抽筋等病癥,所以,想要將這一系列病癥改善,養(yǎng)護肝臟也同樣非常重要。

最后就是情志了,中醫(yī)認為“怒則傷肝”,對于經常生氣的人來說,其肝臟健康狀況多少都會存在一些問題,因為在生氣時,肝氣會上逆,血液會隨著氣機上行,如此一來,人們就會面紅耳赤,更有甚者,還會出現頭暈、耳鳴等病癥,所以,在平日里積極調整自己的情緒,也同樣很重要。

【本圖文由“神希園”新媒體獨家原創(chuàng)出品。作者周淺,未經授權,請勿轉載、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