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60歲的張先生
多年來一直被反酸、燒心的癥狀折磨
他自行上網(wǎng)搜索后
覺得自己是患上“反流性食管炎”
就沒去消化專科正規(guī)看病
而是自行買藥吃
起初,吃藥后癥狀能緩解一些
可最近,張先生吃東西時
開始有了吞咽堵塞的感覺
于是他趕忙前往醫(yī)院
沒想到確診了……
在福建省級機關醫(yī)院胃食管反流特病門診,繆曉峰副主任醫(yī)師仔細詢問了張先生的病史后發(fā)現(xiàn),他有明顯的胃食管反流癥狀。然而這么多年,張先生居然都沒做過胃鏡檢查。
醫(yī)院消化內鏡中心為張先生做了無痛舒適化高清胃鏡檢查,結果被確診為食管中低分化腺癌。

繆曉峰惋惜道:“張先生被確診時已經是進展期食管癌,需要進一步評估分期、接受外科手術治療并配合化療。術后消化功能可能受到影響,增加營養(yǎng)不良風險,并可能加重反流,還要忍受化療帶來的潛在副作用。”
他說,如果張先生能及時治療胃食管反流病,接受規(guī)范的抗反流治療及定期監(jiān)測,癌變風險就會明顯下降,即使在癌變早期,也可用內鏡微創(chuàng)治療,保留器官的完整性。
繆曉峰提醒,吞咽堵塞可能是食管癌的預警信號,尤其長期癥狀反復者更需排除惡性病變,不是單純食管反流那么簡單。
食管癌早期癥狀和反流性食管炎相似,特別容易誤診、漏診,且好發(fā)于食管下段,即靠近胃賁門的地方,常常和胃食管反流病以及巴雷特食管有關。即使經胃鏡確診過胃食管反流病,也要定期復查胃鏡。

△繆曉峰醫(yī)生為患者看診(資料圖)
為什么胃食管反流會
發(fā)展到食管癌
為什么張先生會從胃食管反流病,發(fā)展到食管癌呢?
繆曉峰說,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因胃、十二指腸內容物如胃酸、膽汁等反流至食管而引發(fā)。其主要癥狀為燒心和反酸,許多患者還會伴隨胸痛、咽部不適,甚至出現(xiàn)哮喘、肺炎等食管外癥狀。
近年來,快餐化飲食、生活工作壓力的增加、三餐進食不規(guī)律等問題,都是導致胃食管反流病越來越多的原因。
長期的胃食管反流不僅可能引發(fā)巴雷特食管、食管狹窄等嚴重并發(fā)癥,它還大大增加了食管腺癌的發(fā)病風險。如果久治不愈,除胃鏡檢查外,必要時還要做精查放大胃鏡。
多元化綜合治療手段
在胃食管反流病治療方法上,生活方式的調整被視為基礎措施。
●餐后避免立即平臥,保持直立姿勢一段時間;
●戒煙限酒;睡前兩小時內避免進食;
●減少辛辣、油膩和酸性食物的攝入;
●避免精神緊張和焦慮,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控制體重等,這些舉措都能有效減輕反流癥狀。
藥物治療方面,可使用抑酸藥抑制胃酸分泌,促胃腸動力藥促進胃腸蠕動,減少反流現(xiàn)象。
對于長期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藥物治療的患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如內鏡下微創(chuàng)手術。
現(xiàn)在刷到我們全憑緣分
大家記得設置星標
關注精彩內容不迷路~
福建衛(wèi)生報全媒體記者:朱曉潔
通訊員:陳宇娟
編輯:菲菲
審核:黃美輝、劉碧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