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要把黃連掰碎
:畢淑敏
早年間我當兵在西藏阿里,冬天大雪封山,零下幾十度的嚴寒,斷絕了一切和外界的聯(lián)系。我們每日除了工作,就是望著雪山冰川發(fā)呆。
有一天,閑坐的女孩子們突然爭論起來,求證一片黃連素的苦,可以平衡多少葡萄糖的甜(由此可見,我們已多么百無聊賴)。
一派說,大約500毫升5%的葡萄糖就可以中和苦味了。另外一派說,估計不靈。500毫升葡萄糖是可以的,只是濃度要提高,起碼提到10%,甚至25%……
爭執(zhí)不下,最后決定測查。那時候,我們是衛(wèi)生員,葡萄糖和黃連素乃手到擒來之物,說試就試。
方案很簡單,把一片黃連素用藥缽細細磨碎了,先泡在5%濃度的葡萄糖水里,大家分別來嘗嘗,若是不苦了,就算找到答案了。
要是還苦,就繼續(xù)向溶液里添加高濃度的葡萄糖,直到不苦了為止,然后計算比例。臨到實驗開始,我突然有些許不安。
雖然小女兵們利用工作之便,搞到這兩種藥品都不費吹灰之力,但藏北距離內(nèi)地,山路迢迢,關(guān)山重重。物品運送到阿里不容易啊,不應(yīng)這樣為了自己的好奇暴殄天物。
黃連碎末混入到葡萄糖液里,整整一瓶,原本可以輸入血管救死扶傷的營養(yǎng)液就報廢了。
至于黃連素,雖不是特別寶貴的東西,能省也省著點吧。我說,咱縮減一下量,黃連素只用1/4片,葡萄糖液也只用1/4瓶,行不行呢?

我是班長,大家挺尊重我的意見,說好啊。有人想起前兩天有一瓶葡萄糖,里面漂了個小黑點,不知道是什么雜物,不敢輸入到病人身體里面,現(xiàn)在用來做苦甜之戰(zhàn)的試驗品,也算廢物利用了。
試驗開始。1/4片沒有包裹糖衣的黃連素被碾成粉末(記得操作這一步驟的時候,攪動得四周空氣都是苦的),兌到125毫升5%的葡萄糖水中。
那個最先提出以這個濃度就可消解黃連之苦的女孩,率先用舌頭舔了舔已經(jīng)變成黃色的液體。
她是這一比例的倡導者,大家怕她就算覺得微苦,也要裝出不苦的樣子,損傷試驗的公正性,將信將疑地盯著她的臉色。
沒想到她大口吐著唾沫,連連叫著,苦死了,你們千萬不要來試,趕緊往里面兌糖……
我們?yōu)樽约阂孕∪酥?,度君子之腹感到羞慚,拿起高濃度的糖就往黃水里倒,然后又推舉一個人來嘗。
這回試驗者不停地咳嗽,咧著嘴巴吹著舌頭說,太苦了,啥都別說了,兌糖吧……那一天,循環(huán)往復的場景就是——女孩子們不斷地往小半瓶微黃的液體里兌著葡萄糖,然后伸出舌尖來舔,頃刻抽搐著臉,大叫“苦啊苦啊”……
直到糖水已經(jīng)濃到了幾乎要拉出黏絲,那液體還是只需一滴,就會苦得讓人寒戰(zhàn)。試驗到此被迫告停,好奇的女兵們到底也沒有求證出多少葡萄糖能夠中和黃連的苦味。
大家意猶未盡,又試著把整片黃連泡進剩下的半瓶葡萄糖水里去,趁著黃連還沒有融化,一口吞下,看看結(jié)果如何。這一次,很快得到證明,沒有融化的黃連之苦,還是可以忍受的。
把這個試驗一步步說出來,也許無聊至極。不過,它也讓我體會到,即使你一生中一定會邂逅黃連,比如生活強有力地非要賜予你極困窘的境遇,比如你遭逢危及生命的重患,必得要用黃連解救,比如……
你都可以毫無懼色地吞咽黃連。畢竟,黃連是一味良藥?。≈皇?,千萬不要人為地將黃連碾碎,再細細品嘗,敝帚自珍地長久回味。
有的人,習慣珍藏苦難,甚至以此自傲和自虐。這種對苦難的持久迷戀和品嘗,會毒化你的感官,會損傷你對美好生活的精細體察,還會讓你歧視沒有經(jīng)受過苦難的人。
這些就是苦難的副作用??嗟牧α勘忍鸬牧α?,要強大得多。不要把黃連掰碎,不要讓它絲絲入扣地嵌入我們的生活。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