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常用的7種補氣藥,平時該怎么吃?就別再用錯了

1:黃芪——黃芪的藥性是偏溫的,是溫補性的中藥,因此吃黃芪太多,有可能會導致內(nèi)火熾盛的問題,癥狀輕微的可減少黃芪的劑量或暫停使用;如果情況較重,如出現(xiàn)口舌生瘡、咽干咽痛等癥狀時。

用黃芪上火怎么辦?加點理氣或者行氣的藥,比如陳皮,雞血藤就不會了,也可以中和黃芪的溫性,搭配一些具有寒涼作用的藥物,比如菊花、金銀花、蒲公英等。

2:西洋參——比如西洋參,補氣還不上火,又能養(yǎng)陰,是糖友患者的首選,因為糖友都是陰虛火旺的多呀

西洋參主要用法是泡水代茶飲,也就是切片泡茶。有西洋參粉的用法,不過個人不推薦,代茶飲可搭配麥冬、大棗等。

3:五指毛桃——五指毛桃,葉子有五片,像人的五指,葉下及果有毛,果實像桃子,所以叫五指毛桃,主要是健脾補肺,行氣利濕,舒筋活絡

村里人干活累了,頭暈腳軟,沒時間煲湯,五指毛桃、枸杞、大棗一起煮水,喝下去氣力就回來了。

4:白術(shù)——專補脾胃之氣,所以脾胃藥組方中都有它的身影,但它油脂多,所以便溏的人吃了會加重腹瀉,記得要用炒白術(shù),而便秘干結(jié)者,直接用生白術(shù)就可以,一般用于腹脹,泄瀉,水腫,消化不良的人群

比如脾胃虛弱,食療的話,用點白術(shù)+豬肚就挺好,胃寒的,白術(shù)+豬肚+胡椒,吃了胃就會暖暖的很舒服

5:黨參——補脾胃中氣,補而不峻,價格親民,所以黨參又被人稱為老百姓的補氣藥

比如氣血虛,臉色發(fā)黃,大病初愈者都可以食用,可以緩解血壓低,和貧血造成頭暈目眩的人群,可以搭配桂圓,紅棗,山藥等一起吃

6:人參——古人說它大補元氣,有補脾益肺的作用,一般久病體虛的人使用,比如心悸氣短,面色無華,乏力不堪等,可以用點人參補氣

有的人不懂其性,認為吃越來越好,結(jié)果出現(xiàn)不少吃了人參腹脹的人,記得用點蘿卜或者蘿卜的子(萊菔子)煮水就能解

7:紅參——主補陽氣,適合陽虛手涼者,是人參蒸透后變紅而來,所以藥性更溫

比如平時說話多,干苦力活,老是出汗的人,吃黃芪又愛上火,那么可以用點這個紅參燉雞蛋,幾天吃一次,幾片就可以,不能量大,人就會舒服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