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網(wǎng)紅香料,出現(xiàn)了?

“去吃云南米線,老板突然拿出一根木棍,把樹皮刮我碗里,竟然還挺香?!?/p>

近日,不少網(wǎng)友在社交平臺上分享在云南餐廳用餐,被迫“啃到木頭”的帖子,引發(fā)不少熱議。原來,這個令不少網(wǎng)友表示“很魔幻”的木頭,其實是西南地區(qū)特有的佐料——木姜子。

實際上,木姜子身影不僅活躍在當紅的云南菜系中?!?025中國風味圖譜》顯示,木姜子這一香辛料植物在茶、咖啡和乳制品中的應用增長迅速,處于新興和上升梯度。

喜茶等一批茶咖品牌跟進,木姜子成行業(yè)新寵

紅餐網(wǎng)盤點發(fā)現(xiàn),今年已有不少餐飲品牌已將木姜子這一香料結合到咖啡、茶飲、冰淇淋等品類。

  • 4月15日,喜茶推出新品“木姜子滇木瓜”,將木姜子和酸木瓜融入到飲品內(nèi),內(nèi)含手工刨制成全新小料“木姜子豌豆涼粉”。有消費者評價稱:“木姜子的清香搭配酸木瓜的酸甜融合的很好,讓人越喝越上癮,仿佛嘗到云南的味道。”
  • 3月,云南本土新茶飲品牌“象子茶鋪茶”在超40家門店推出“木姜子鳳梨冰茶”新品,店員會現(xiàn)場將木姜子根刮到奶蓋上,口感清爽解膩,成為不少網(wǎng)友去云南必打卡款飲品;
  • 3月,廣州冰淇淋品牌WonderCup上新了木姜子鳳梨口味gelato,清香的木姜子結合酸甜的鳳梨得到不少消費者的認可。
  • 廣州開咖啡店的小島(化名)同樣在3月上新了木姜子咖啡。他在接受九行Travel采訪時表示,自上新以來,木姜子咖啡成為店里的新寵兒,每天僅備10杯左右的量,傍晚前便會售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喜茶公眾號截圖

實際上,早在去年,木姜子就成為不少茶咖品牌上新選擇。

比如比星咖啡,去年9月上新了“東方Mojito”系列產(chǎn)品,兩款飲品均以木姜子和鳳梨打底,強調(diào)“清新酸質(zhì)”和“辛辣涼感”;Seesaw咖啡則在去年7月推出SOE“康好姜來”,由木姜子、鳳梨、氣泡水、SOE咖啡組成的氣泡果咖;同月,酸奶芭蕾推出了一系列木姜子飲品,不僅有木姜子檸檬茶,還有推出木姜子酸奶,清新冰爽的獨特風味引來到不少消費者打卡。

除了茶咖圈,木姜子作為增香佐料在餐飲行業(yè)更為常見,常出現(xiàn)在火鍋、快餐等領域。近期木姜子更是作為云南米線“CP搭子”走紅網(wǎng)絡。

在各大社交平臺關于木姜子的熱搜帖里,不少網(wǎng)友都對刮進了米線里的“木屑”產(chǎn)生較大興趣。

木姜子,其實是西南地區(qū)特有的一種佐料。因為其“香氣獨特”,聞起來類似新鮮的檸檬和香茅的味道,入口后呈現(xiàn)出薄荷的清涼感,既能去腥增香,還能豐富菜品層次感,不僅備受消費者追捧,在餐飲業(yè)應用范圍十分廣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除了木姜子根,木姜子果實可榨成油,是貴州酸湯火鍋、酸湯魚的重要佐料。一時間,木姜子成餐飲行業(yè)新寵。

“木頭”削出松露感,五花八門的“上餐秀”走紅

木姜子的走紅,不僅是因為其香味突出,在紅餐網(wǎng)看來,其走紅還與其獨特的上餐方式息息相關。

眾所周知,近年來,隨著云南菜在餐飲行業(yè)熱度的飆升,木姜子也跟著被“搬”進了商場。各大云南菜餐館里,“削木屑”這一常見動作,搖身一變成為商場精致餐廳在食客面前表演的“絕活”,甚至被消費者戲稱為“將木頭刨出黑松露的感覺。”

比如廣州網(wǎng)紅餐廳“黑手制面”推出的一道“名為貴州紅酸湯意面”菜品。上菜時,店員戴著黑色手套,搭配銀色的小刀緩緩在木姜子根中削出少許木屑,搓出的木屑帶著檸檬和香茅草的清香撲面而來,再由顧客拌入意面當中,搭配精致裝潢就餐環(huán)境,消費者用餐體驗感和儀式感直接拉滿。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小紅書截圖

還有些餐飲品牌為了還原當?shù)貓鼍埃瑫屜M者親自上手添加木姜子。比如云阿蠻生燙牛肉米線、窄巷口生燙牛肉米線等云南米線店,選擇將木姜子根放置在自助小料臺上,由消費者自行刮取木姜子,增加其參與感和體驗感。

如此在上菜前的一番“上餐秀”,與餐飲行業(yè)一直以來強調(diào)的儀式感不謀而合。

各式各樣“上餐秀”在餐飲行業(yè)上演的背后,是餐飲品牌在激烈市場競爭中,爭奪消費者注意力的方式之一。

比如此前風靡各大網(wǎng)紅餐廳的“拍碎玫瑰花”,店員在上甜品或咖啡時,為顧客遞上一朵液氮玫瑰,讓顧客親手將其拍碎,繚繞的霧氣與玫瑰花瓣碎片為食物更添美感,也更方便消費者拍照出片。

除此以外,還有不少日料店推出“火焰拼盤”,在菜品上放置一張可燃紙,上菜時板前師傅會在顧客面前點燃,紙張燒開后下面是擺放整齊的精致料理。由于是Omakase,顧客并不知道菜品是什么,充滿驚喜和儀式感。

當一家餐廳出現(xiàn)新穎上菜方式時,消費者自然會對其產(chǎn)生更多的關注,更甚者可能會發(fā)布在社交媒體上形成更加廣泛的傳播,為品牌增加曝光度。

比如費大廚辣椒炒肉,在上招牌辣椒炒肉時,就會有一位“廚師”帶來的一整套“念咒語”表演:“你好(手落左邊),你好(手落右邊),介紹一下我們的招牌菜,全國小炒肉大王(向前抬手)費大廚辣椒炒肉,請慢用?。ň瞎薄?/p>

費大廚曾表示,“主要是想通過這樣一個“用餐play”的儀式感,把費大廚的招牌菜介紹給大家?!?/p>

在紅餐網(wǎng)看來,“上餐秀”既能增加菜品價值感,又能讓消費者獲得體驗感,還可能增加品牌曝光度,也就成為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選擇。不過,值得強調(diào)的是,在餐飲經(jīng)營中,產(chǎn)品是基礎也是本質(zhì),如果繞開產(chǎn)品談運營,無疑是空中樓閣。所以餐廳也不必過于執(zhí)著“上餐秀”去吸引顧客,一切都恰到好處,才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紅餐網(wǎng)麥泳宜;編輯: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