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某地的農(nóng)貿(mào)市場,兩個中年男人在菜攤前翻來翻去尋找,一旁的攤主不耐煩地看著他們。
他們的目的,是想買一把野生的折耳根,最好還是帶著泥土的新鮮貨,但翻遍了每一把,都沒有發(fā)現(xiàn)。
攤主終于忍不住,指了指角落里捆扎整齊的白色根莖:“現(xiàn)在都是人工種的,沒有野生的了,要買就買吧!”
兩人對視一眼,最終沒買,悻悻離開。
這樣的場景,在如今川渝地區(qū)的菜市場并不少見。
曾經(jīng)遍布田間山林的野生折耳根,現(xiàn)在翻山越嶺都難找到幾株,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種植的折耳根占據(jù)了市場,卻被吃貨們搖頭抗拒:人工的,沒那味。
問題來了,野生的沒有,人工的不愿吃,那么自己種,很難嗎?

為什么偏愛“野味”折耳根這一口?
首先能接受折耳根這種味道的人本身就不多,那么其中最會吃折耳根的人,口味都是相當挑剔的,野味和人工,差距一吃就能吃出來。
像野生折耳根,根莖更細長彎曲,入口更加脆中帶韌。又因為生長在潮濕的溝壑、林間腐殖土里,依靠的是落葉和雨水滋養(yǎng),所以切開后腥香味十分濃烈。這就是行家所追求的“野味”。
這種風(fēng)味主要是野生環(huán)境中,微生物群落和礦物質(zhì)的組合,讓折耳根里的腥香味物質(zhì)“癸酰乙醛”的濃度更高。
相反人工種植的折耳根因為長在平整田壟中,一來化肥催生,根莖粗胖纖維少,腥香味就比較淡。
要知道,喜歡折耳根的人都比較重口,口味越濃越喜歡,哪怕稍微淡了一點,都能立馬發(fā)現(xiàn)不對勁。這也是野生折折耳根更受歡迎,人工折耳根遭到抗拒的原因了。

現(xiàn)在野生折耳根很難找到
野生折耳根很依賴高濕度、弱酸性沙壤土環(huán)境,還有高密度的腐殖層。但是,曾經(jīng)長滿野生折耳根的溝壑、林地,因為土地流轉(zhuǎn),被平整為了農(nóng)田,野生折耳根需要的蔭蔽環(huán)境以及腐殖層消失了,這樣就沒法長了。雖然人工種植的折耳根可以通過覆沙、搭棚模擬濕潤環(huán)境,可人工種植難免使用化肥,這樣就破壞了土壤微酸多樣性,野味變得沒那么“野”了。想要折耳根風(fēng)味濃,需要一定程度的窮樣,但人工規(guī)?;N植里,為了確保不失誤,不敢那么隨意窮樣。就導(dǎo)致人工永遠種不出野生的滋味。

人工折耳根難道一無是處嗎?
人工種植犧牲了一定程度的風(fēng)味,但是也換來了其他好處。
第一,起碼保證了市場供應(yīng),不然僅靠野生資源,折耳根恐怕無法成為家家戶戶常見的蔬菜。要知道不是所有人口味都那么挑剔,人工種植至少滿足了大部分人的需求。
第二,品相較好,野生折耳根生長的環(huán)境注定不可能那么干凈,拔出來多少沾泥巴或者穢土。人工折耳根的話白凈,根須也少,洗起來很方便,對餐館跟個人家庭烹飪來說,效率高了不是一點。
第三,價格穩(wěn)定,既然是人工的規(guī)?;N植,價格基本上區(qū)域內(nèi)都是統(tǒng)一的,不會有太大變動,野生的不好說,有的貴有的便宜,起起伏伏,不能保證每次買都是一樣的價錢。
所以說,人工折耳根并不是不好,它有市場價值,而且對那些口味要求不高的食客來說,人工品種可以接受,有的人口味淡的,反而還更喜歡人工品種。
只是不得不承認,風(fēng)味上來說,野生的確實味更足,更有沖擊力,行家更喜歡野生折耳根。

別說野味了,很多人甚至都吃不了折耳根
折耳根也叫魚腥草,“魚腥”二字,也直接點名了它的味道,是一股被人描述為“魚腥味、肥皂水味、消毒水味”的特殊氣味,也是“癸酰乙醛”這種成分的味道。
對那些沒吃過折耳根的人來說,第一次吃折耳根,一定是痛不欲生的,對他們來說就是一股臭味,這種強烈的魚腥味沖擊,會引發(fā)大腦的預(yù)警本能,從生理進行抗拒,別說吃了,聞一下都受不了。所以對很多人來說,別說野生魚腥草,哪怕是人工魚腥草,他們也受不了。
但對于那些從小吃折耳根長大的人來說又不一樣了,在川渝地區(qū),折耳根用來涼拌、燉菜、燉湯,哪哪都有,從小到大都吃慣了,魚腥草的“腥”非但不難聞,反而是一種“香”,就好像臭豆腐、榴蓮,有人覺得臭,有人覺得香極了。
有些人不是從小吃到大,也喜歡上了折耳根,可能也不是覺得那股臭味香,而是喜歡上了折耳根的另外一個特點——脆!新鮮的折耳根入口,那種“咔擦咔擦”的咀嚼感,非常的爽口,吃一口就停不下來,很是滿足。
不管是喜歡還是討厭,其實都是后天飲食文化塑造的結(jié)果,只有習(xí)慣或不習(xí)慣,喜歡或不喜歡。覺得難吃的人沒必要勉強自己,而覺得它好吃的可以盡情享受,當然也可以追求野味更濃厚的魚腥香味。

怎么在家種植野生折耳根?
既然野生折耳根越來越難找,而人工品種風(fēng)味又很難滿意,那就自己種唄,可行嗎?其實,只要盡可能模擬野生環(huán)境,自己種野生折耳根,絕對是可以的。以下是一些種植要點。
1.模擬種植環(huán)境
光照:避免強烈的直射陽光。陽臺的北面、墻角、大盆栽的下面等有散射光或半陰的地方比較理想。不要全日照,會讓葉片生長過快,根莖風(fēng)味變淡。
土壤:選擇疏松、透氣、保水性好且富含有機質(zhì)的土壤??梢允褂酶~土、園土、少量河沙混合。關(guān)鍵是不能用過于黏重或容易板結(jié)的土壤。要模仿野生環(huán)境,可以在土里混入一些枯枝落葉,增加土壤的自然感和有機質(zhì)。
容器:選用較深的花盆或種植箱,因為折耳根的根莖是橫向生長的。底部一定要有排水孔,避免積水爛根。
2.種植方法:
將挑選好的折耳根根莖剪成帶有芽點的小段,大約5-10厘米長。在準備好的土壤中,挖淺溝或小坑,將根莖段平放或稍微傾斜放入,芽點朝上,不那么朝上也沒關(guān)系,它自己會調(diào)整,覆蓋上3-5厘米厚的土壤。輕輕壓實土壤,然后澆透水。
3.施肥+模擬競爭
施肥:關(guān)鍵點來了! 不要過多施肥,尤其是氮肥。過多的肥料會讓植株徒長,葉子茂盛但根莖風(fēng)味變淡,更接近人工種植的效果。只需要在種植初期施一次底肥比如腐熟的有機肥,之后除非植株明顯長勢羸弱,否則盡量不追肥。讓它在相對“貧瘠”的環(huán)境中自然生長,積累風(fēng)味物質(zhì)。這就是所謂的“窮養(yǎng)”。
模擬競爭: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在旁邊種植一些其他不強勢的植物,制造一點點生長壓力,模仿自然界的競爭環(huán)境,這可能有助于激發(fā)折耳根積累更多風(fēng)味物質(zhì)。
4.采收:不要過早采收。等植株生長一段時間,根莖看起來比較成熟不會太嫩時再挖取。通常種植后幾個月就可以開始采收了。采收時可以只挖取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繼續(xù)生長,這樣可以持續(xù)有得吃。
通過以上方法,雖然不能保證100%達到頂級野生折耳根的風(fēng)味,但相比于市場上購買的普通人工品種,你種出來的折耳根在風(fēng)味濃度和口感脆度上,肯定會顯著提升,更接近“野味”。

折耳根怎么做才好吃
折耳根的吃法很多,可以炒臘肉、燉雞、燙火鍋,甚至榨汁。但在眾多做法中,要說最能體現(xiàn)其本真風(fēng)味、最受愛好者推崇的,我認為還是涼拌。涼拌的做法簡單直接,沒有經(jīng)過高溫烹煮,能最大限度地保留折耳根的脆嫩口感和那股特殊的沖勁。
下面分享一個最經(jīng)典的涼拌折耳根做法:
1.食材準備:
新鮮折耳根,最好是野生的:一把,大約200-300克
大蒜:3-4瓣
小蔥或香菜:適量
干辣椒面:1-2勺
花椒粉:少許
醬油(生抽或味極鮮):2-3勺
醋(陳醋或香醋):1-2勺
白糖:半勺到一勺(提鮮,中和辣味和酸味)
鹽:適量
香油或芝麻油:幾滴
熟油辣子(紅油):2-3勺,這是靈魂之一,最好是自己熬的或者品質(zhì)好的
炒熟的花生碎或油炸花生米:一小把,增加口感

2.制作步驟:
處理折耳根:將折耳根的須根仔細掐掉或者用刷子刷洗干凈,老的、硬的部分也去掉。清洗干凈,尤其注意根莖連接處的泥沙。洗凈后切成大約3-5厘米長的段。有些做法會用手掐斷,據(jù)說風(fēng)味更好,但我認為差別不大,主要是心理作用。切好后用清水再淘洗一遍,瀝干水分備用。
準備調(diào)料: 大蒜去皮,搗成蒜泥,或者切成非常細的末。蒜泥能更好地釋放蒜香味。 小蔥或香菜洗凈切末。 在一個小碗里,放入干辣椒面、花椒粉。
制作基礎(chǔ)調(diào)味汁:在裝蒜泥的碗里,加入醬油、醋、白糖、鹽,攪拌均勻,讓糖和鹽溶解。
激發(fā)香味:鍋里燒少量食用油,燒到冒煙后關(guān)火,稍微冷卻一下,大約七八成熱,淋在裝有干辣椒面和花椒粉的碗里,“呲啦”一聲,激發(fā)出辣椒和花椒的香味,制成簡易的香辣油。注意油溫不要太高,以免把辣椒面炸糊。
混合:將瀝干水分的折耳根段放入一個大碗中。倒入步驟3的基礎(chǔ)調(diào)味汁,再淋上前面激發(fā)好的香辣油,或者直接用現(xiàn)成的熟油辣子/紅油。滴幾滴香油。
拌勻:用筷子充分攪拌均勻,讓每一段折耳根都沾上調(diào)料。
加入配料:撒上蔥花或香菜末,加入花生碎,再次輕輕拌勻。
靜置入味:可以馬上吃,也可以稍微靜置5-10分鐘,讓折耳根更加入味。但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折耳根會失去部分脆度。
折耳根一定要新鮮,清洗要徹底。調(diào)料的比例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調(diào)整,喜歡酸就多放醋,喜歡辣就多放辣椒。熟油辣子的品質(zhì)對最終味道影響很大。蒜泥是點睛之筆,最好不要省略。
這樣拌出來的折耳根,酸、辣、咸、甜、鮮、香各種味道交織,口感脆嫩爽口,那股獨特的風(fēng)味在調(diào)味料的激發(fā)下更加突出,吃起來非常過癮。對于喜歡折耳根的人來說,這無疑是最能解饞、最能體會其魅力的吃法。

總而言之,野生折耳根因難以復(fù)制的濃郁風(fēng)味,在許多食客心中擁有不可替代的地位。人工品種在供應(yīng)量和便利性上優(yōu)勢明顯,但風(fēng)味還是沒那么濃,追求極致口感的愛好者們?nèi)匀粚σ吧贩N念念不忘?,F(xiàn)在野生折耳根越來越少,如果條件允許,不如自己種吧,自產(chǎn)自銷,天天吃野味,何不快哉。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