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職4年3次榮獲縣嘉獎
這位95后特崗教師究竟有何
教育秘方?
常德市石門縣大山峻嶺中的子良鎮(zhèn)中心學校的校園里,清晨的朗讀聲總是格外響亮。在九年級126班的教室中,語文老師李輝蓉正彎腰指導一位學生朗讀課文,陽光透過窗戶灑在她的肩上,映照出一張年輕、陽光、堅定自信的面龐。
1998年出生的李輝蓉,是地道的石門縣子良鎮(zhèn)人。2021年,她從南華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畢業(yè),以特崗教師的身份返回家鄉(xiāng),致力于山區(qū)教育事業(yè)。在短短四年的時間里,她連續(xù)3年獲石門縣人民政府嘉獎,并榮獲“師德標兵”“教學能手”等榮譽稱號。

“初登講臺時,我也曾手忙腳亂”
“第一次組織家長會,我在空教室里練習開場白長達三天?!崩钶x蓉回憶起剛?cè)肼殨r的情景,不禁搖頭微笑。那時的她,面對陌生的教學環(huán)境,也曾感到不安。教授《春》這篇課文時,她甚至不確定應該重點講解修辭還是結(jié)構(gòu),焦急地在宿舍邊吃面包邊翻閱教學參考書。
幸運的是,學校的老教師陳少君主動伸出援手,帶著她備課、磨課?!八偸钦f,課文就像一棵白菜,一層層剝開就能找到核心?!比缃?,李輝蓉的教案本上仍然保留著陳少君當年用紅筆勾畫的批注。
“每個學生,都是我的‘小約定’”
李輝蓉的教育智慧,藏在與學生的點滴約定中。
2022年,她接手126班時,龔若涵在課堂上連一句完整的《觀滄海》都讀不出來,緊張得把課本角都卷皺了?!皠e怕,我們慢慢來。”李輝蓉和她約定:每天完成一個小背誦任務,隔天檢查。從磕磕絆絆到流利背誦,龔若涵的進步讓全班驚訝。如今,初中階段的所有背誦篇目,她都能熟練掌握。
內(nèi)向的覃俊瀟被推選為科代表卻少言寡語。李輝蓉通過周記與他交流,化解其與奶奶的隔閡。如今,他不僅勝任工作,更養(yǎng)成了用文字表達的習慣。
體育生鄭晶星的故事則更加有趣。一次作文課上,他寫下了自己在籃球比賽中受傷仍堅持上場的故事。李輝蓉批注道:“這股韌勁兒如果用在背古詩上,能考全班第一?!睕]想到,第二天鄭晶星就主動找到她:“老師,我要是能背下《木蘭辭》,能讓我當古詩課代表嗎?”如今,他成了李輝蓉的“小助手”,每天負責督促同學們完成語文任務。

“山路再崎嶇,也要堅持家訪”
子良鎮(zhèn)位于山區(qū),許多學生居住在偏遠的村落。去年秋天,李輝蓉和同事騎摩托車去護城峪村家訪,山路陡峭,摩托車熄火三次,最后一段路只能推車前行。
當學生黃銳的家長看到滿身塵土的老師出現(xiàn)在家門口時,既驚訝又感動:“李老師,這么難走的路,您都來了?!崩钶x蓉的手機里保存著許多家訪照片——蜿蜒的山路、夕陽下的村莊,還有家長遞來的一杯熱茶。
“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jié)合”的教學探索
李輝蓉的教學方法既傳統(tǒng)又創(chuàng)新。她會在課堂上使用AI生成作文評語,同時也堅持手寫板書;她會插入短視頻片段活躍氣氛,但早讀課仍然帶領(lǐng)學生大聲誦讀。
為了研究網(wǎng)絡語言對語文教學的影響,她甚至“潛伏”進學生常刷的短視頻平臺,發(fā)現(xiàn)他們喜歡用“絕絕子”夸贊人后,便在講《核舟記》時設計了“尋找課文中的絕絕子細節(jié)”活動。那堂課,連最沉默的學生都舉手發(fā)言,教室里熱鬧得像趕集。
“愿做一根火柴,點亮孩子的眼眸”
“教育不是填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边@是李輝蓉的大學老師說過的話,也是她一直堅守的信念。
在子良鎮(zhèn)中心學校的教師辦公室里,總能看到學生送給她的“小禮物”——自制的祝??ㄆ?、潤喉糖,甚至有一瓶蜂蜜,包裝盒上歪歪扭扭地寫著:“李老師,少生氣,多喝水。”
“在這片大山里,我或許無法點亮漫天焰火,但若能成為一根火柴,在某個瞬間點亮孩子的眼眸,那就足夠了?!崩钶x蓉說。就像她在學生作文本上畫的小太陽一樣,她希望每個孩子都能相信——在最平凡的文字里,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光芒。

▍信息來源:湖南教育發(fā)布
▍綜合編輯:艾尚石門信息網(wǎng)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