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看過《家有兒女》,劇中的劉星可謂是一代經(jīng)典。
在這個離婚重組的家庭中,劉星是家里的老二,也是媽媽劉梅的孩子。
夏雪是最大的姐姐,夏雨是最小的弟弟,是爸爸夏東海的孩子。

由于后媽的身份加持,再加上劉星性格比較跳脫,每次孩子們闖禍時,媽媽劉梅第一時間懷疑的就是劉星。
但如果是劉星做了,那迎接他的就是一句威力十足的“劉星”和一連串的訓斥。

就算劉星做了好事,媽媽劉梅的第一反應也是質(zhì)疑。
作為家里的老二,劉星可謂是在夾縫中生存。
其實,在電視劇之外,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家里的老二是最“命苦”的孩子,是兄弟姐妹之間的受氣包。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主要是由于家長對不同排行的孩子的期待不同。
老大:扛起家庭的責任
俗話說,長兄如父,長姐如母。
家里最大的孩子,往往被父母寄予厚望。
父母常常會對老大說,要給弟弟妹妹做個好榜樣。
因此,家里最大的孩子,盡管被父母嚴厲對待,他們也明白這都是父母對自己的期待。
由于年齡更大,老大也會主動承擔起照顧弟弟妹妹,替父母分擔壓力的責任。

研究發(fā)現(xiàn),家里的老大在早期的成長過程中,在語言、感知能力等方面往往會更有優(yōu)勢。
由于默認的家庭責任,老大在情感上也會更加的成熟。
照顧弟弟妹妹的過程中,老大會表現(xiàn)出“成熟化”的特征。
在責任感的驅使之下,家里的老大往往是最優(yōu)秀的那一個。
老二:夾在中間的受氣包
家里的老二,位置往往會比較尷尬。
論責任和擔當,老二自然是比不上排在前面的老大。
論寵愛,老二也比不上家里最小的孩子。
在弟弟妹妹沒有出生之前,父母對老二的注意力還有一些。
然而,當?shù)艿苊妹贸錾螅隙妥兂闪思依镒顩]有存在感的孩子。

當父母對孩子的注意力較少時,孩子就會故意做出一些“引人注意”的行為,最常見的就是調(diào)皮搗蛋。
我們常說,調(diào)皮的孩子往往有一股聰明勁。
就像《家有兒女》中的劉星,總是非常的靈活,鬼點子也很多。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了“出生順序理論”,他認為老二往往是最容易取得成就的孩子。
這是因為,父母對于老二,往往不會給予過多的溺愛。
為了證明自己以獲得父母的認可,老二的內(nèi)心往往會有追求優(yōu)越的欲望,以此來超越哥哥姐姐。

這種行為不會止步于成年,相反,長大后他們也會比較自己與那些更優(yōu)秀的人,并且試圖超越他們。
阿德勒認為,老二一般會更有野心,也更容易產(chǎn)生遠大的抱負。
老幺:全家的掌上明珠
家里最小的孩子,往往是最受寵愛的孩子。
由于前面已經(jīng)有哥哥姐姐們“試水”,父母也已經(jīng)學會怎樣教育孩子會更好。
在父母心里,對最小的孩子的要求也比較低,只要最小的孩子健康開心就好。
同時,每個哥哥姐姐也會關愛最小的孩子。
也就是說,家里最小的孩子是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寶貝。

在這種備受寵愛和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下,最小的孩子往往能最大程度上發(fā)掘出自身的潛能。
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曾提出“無條件積極關注”的概念:
指的是當個體被一種無條件的愛所關懷著時,這種關懷包括喜愛、溫暖、尊重、認可等情感,就會使被關注著感受到被接納的幸福。
每個人都需要這樣一個“安全基地”,才能盡情地探索外在的世界。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無條件積極關注能夠幫助孩子感受到安全和被理解,為孩子提供一個可以大膽地探索的家庭氛圍。
盡管最小的孩子做錯了事,父母往往也會以一種寬容的態(tài)度處理。
因此,許多家里最小的孩子,往往表現(xiàn)出驚人的創(chuàng)造力。

總而言之,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家里最“命苦”的孩子往往是老二,但老二也最具發(fā)展?jié)摿Α?/p>
同時,這也告訴每個父母,要盡量地對家里的孩子一碗水端平,不要顧此失彼。
-The End - 作者-貓頭鷹 圖片源自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
熱門跟貼